|
古董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留下來的精華物質遺產的精髓。它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和社會信息,帶我們進入先人當年的生活,這些信息是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的。所以這也是古董為何那么值錢的原因之一。一旦事物出現了市場價值就會被卷入市場經濟,古董也不例外。從古至今由于那么多的原因和動機,不少人對獨一無二的古董做出了大量的仿制品,所以在古董市場內真真假假,魚目混珠。演變到現在,不少人不會鑒賞古董。今天我們來教大家學習一下古董鑒賞的實用技能。 鑒定一件古董除了要鑒定它的真?zhèn)巍⒉馁|,為了更好確定它的收藏價值,還要判定它的具體年代、出處(是否為大師作品,又或者是官制還是民間作品)等,非常復雜。因此鑒定者除了古董的專業(yè)知識外,還需要掌握豐富的歷史、文學、藝術、理化等方面的知識。 一、陶瓷類古董常見鑒賞方法 1、看刀法是否流暢自然;釉面無耀眼浮光; 2、用獸皮去擦可見極細小的細紋; 3、真正出土的古董陶瓷上的土銹是滲入到瓷器里的,而仿制品的土銹經過反復擦拭是可以去除的; 4、聽音,瓷器因年代、原料、窯口不同,敲擊發(fā)出的聲音也不盡相同。 要注意的是,有時候造假者為了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會采取“拼接”的手法,就是一件瓷器由真假兩部分拼接而成,通常這發(fā)生在一些殘缺的真品上。 瓷器中,元青花、琺瑯彩瓷尤為珍貴。 二、書畫類古董常見鑒賞方法 1、要從紙、墨/色彩、畫風、筆觸的流暢性等方面去觀察識別。 2、首先,你要對作者的各個時期的風格、功力有相當的了解,最好多看看一些他收藏在博物館等地被確認為真品的作品,了解他的習慣,甚至是他所用的印鑒也要仔細觀察。 3、有時候,模仿者可能對作者的書畫風格臨摹的相當到位,但是在用章時,因為印泥的緣故而留下破綻。 三、古玉類古董的常見鑒賞方法 1、如果真是多年埋藏后出土的古玉,仔細聞,多少會有一些土腥味,而經化學藥水浸泡過的則有一股刺鼻味。 2、也有特別殘忍的造假者會把玉燒熱,直接戳進牲口體內,形成血沁,這種情況下就要從玉的表面火燒裂紋、紅絲紋理等方面去辨別。 3、另外,玉的包漿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鑒別要點。 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包漿非常自然漂亮,而人工作出來的包漿難免會有些松散,很難做到完全天然渾成,仔細看,總會有種違和的感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鑒定古董時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例如放大鏡,聚光手電筒,看的時候要仔細,每一個部分都要顧及。用手電筒的時候,要從不同角度觀察,而有些藏品鑒定時有規(guī)定的觀察角度。這些都是初步的手段,更仔細的鑒定,就需要用到一些現代儀器,例如光譜、質譜儀等,來分析確定藏品的成分及年代。 所以朋友們可以把這些記起來,說不定哪一天還可以派上用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