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人離不開經驗世界,也不能否定超驗世界。中國文化中一直告誡人們:舉頭三尺有神明,敬畏自然。只迷信于經驗世界,會導致人的盲目自大,“只要人不見,就什么也不怕”;而沉迷于超驗世界,會導致迷信、欺騙與魔性當道。所以,要在經驗生活中堅持經驗的尺度,在超驗領域中保持一份敬畏,同時也要時時不忘對超越、永恒、無限等人類深遠主題的探索。謹以此文與朋友共勉。歡迎指正! 生活中,人們??匆娺@樣的現象:一只狗,前面什么都沒有,卻一直狂叫不休。人們通常會說,狗神經病。但是,科學研究顯示,狗的眼睛比人的眼睛看到的更多。所以,換一個角度,這也可能說明狗看到了我們沒有看到的或者我們無法看到的東西。若,這一可能被確認,那么,“一只狗對著空氣狂叫”就變得復雜了。 人眼所看的可見光的波長范圍為:390nm - 780nm。這意味著:小于390nm的波長范圍和大于780nm波長范圍,人類眼睛均看不到。 人耳可聽音的頻率范圍:20Hz----20000Hz(20KHz)。這意味著:小于20Hz范圍和大于-20000Hz范圍,人類耳朵均看不到。 這對人類世界來說: “可見的390nm - 780nm 范圍”+“可聽的20Hz----20000Hz范圍”=經驗的世界 “小于390nm波長范圍和大于780nm波長范圍”+“小于20Hz范圍和大于-20000Hz范圍”=超驗的世界 也就是說,以五官感知為界限,感知到的包括儀器幫助感測到的,就是經驗的世界;感知不到的也包括儀器無法測到的,就是超驗的世界。 由此可見,世界,至少包含兩個部分:“經驗世界”和“超驗世界”。 而世界一旦分成兩部分,邏輯上,一個新問題就產生了,即:人一旦出生,就在經驗世界中存在了;一旦死亡,就在經驗世界消失了;那么,“出生前”和“死亡后”的兩個時段,人存在嗎?人在哪里? 人存在嗎?本質上是詢問人到底來自哪里? 人在哪里?本質上是詢問人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而回答這兩個問題,既不在超驗范圍(因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還未存在—未出生,或者已經消亡—已死去),也不在經驗范圍(因為看不到聽不到感知不到也測不到)。那么,這個范圍是什么呢? 這就是“先驗世界” 在本質上,先驗世界=“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總而言之,世界很復雜,看到的、聽到的、感知到的是經驗世界;看不到、聽不到、感知不到的是超驗世界;“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是先驗世界指向的地方。 面對三個世界,不同的文明體系有不同的探索: 科學體系:通過催眠技術,對人的“前世今生”進行數據性統(tǒng)計和收集;通過數學方程對世界的超驗維度進行推導,“超弦理論”把科學推到介于實證和宗教之間的模糊地帶。 宗教體系:三大宗教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對超驗、先驗領域的摸索,使得愛因斯坦不得不說:科學,因為它能向人們證明什么存在,所以他被人們接受;宗教,因為科學無法證明宗教所說的不存在,所以它一直伴人左右(大意,非原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