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日」公種號 第 072 篇文章 歡迎點贊分享,謝絕擅自轉(zhuǎn)載 授權(quán)私聊,注意節(jié)操 全文約4500字,閱讀約需要8分鐘。 第72篇,七十二辯。 從高中到大學(xué)一直是最佳辯手,這段經(jīng)歷對我來說,有利有弊。
所以身邊一早就有人推薦「奇葩說」,說是一個非常有趣又能拓寬眼界的娛樂辯論節(jié)目,但我一直沒敢看。我擔(dān)心某個話題一不留神喚醒我腦子里的那兩個小人兒,那兩個在高中和大學(xué)都導(dǎo)致我長期失眠的小人兒。 但今天老婆說她也喜歡看「奇葩說」,說只要看一集就會「路轉(zhuǎn)粉」甚至「黑轉(zhuǎn)粉」,正好周末沒事,在老婆慫恿下我也看了一集。 辯題挺接地氣的,是關(guān)于「是否贊成 #婚姻有效期七年# 」。 這個「有效期」是要立法寫在條文里,推向全社會的。 看到辯題我就覺得這對正方很不公平,基本上是被邏輯吊打的節(jié)奏。發(fā)了幾條微博仍然無法平息腦子里的兩個小人兒,干脆花時間寫點東西,舒緩一下情緒吧。 以上,是引子。 辯論的目的 說實話我不知道辯論的終極目的是什么,我只說我個人的理解。 辯論追求的從來不是真理,而是「說服的藝術(shù)」,或者說是一種「技巧」。 邏輯之于辯論,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如果是娛樂型的辯論,那么「詭辯」甚至是「煽情」,可能是比邏輯本身更好用的工具。 基于此,就能明白,贏得辯論賽,靠的不是「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主要是靠「證明對方是錯的」。 「先破后立」固然是大家風(fēng)范,但其實「只破不立」的文字游戲會讓你立于不敗之地。所以「破」對方永遠比「立」自己重要。 要想贏,你就要明白,你說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前知道,對方會說什么,并且想好如何反駁。 回到這個辯題,「是否(在立法層面)贊成婚姻有效期改為七年」,一目了然反方在邏輯上是必勝的。 簡單說一下為什么。 辯論的邏輯 既然站了反方的隊,就要想辦法擊敗正方。剛才說了,關(guān)鍵不是你說什么,而是預(yù)想對方說什么,如何反駁。 支持「立法將婚姻有效期改為七年」的人,要如何證明自己是對的?無外乎兩點:一是痛斥「終身制婚姻」的不好,二是宣揚「七年制婚姻」的好。 好與不好,都將不停地圍繞愛情、婚姻、契約、家庭、責(zé)任等等一系列幾小時都說不清的概念展開。 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坑,正方就盼著你進來,然后大打感情牌。 反方破題的「題眼」,一定要跳出婚姻本身,而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考慮「立法」的問題。 法律是一種社會契約,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
既然現(xiàn)在事實上,各個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都采用的是「終身制婚姻」,而不是「七年制婚姻」,那就簡單了。 首先,「凡是合理存在的事物,必有其合理存在的基礎(chǔ)」。 就像米開朗基羅在完成「大衛(wèi)」時說的,他并不是雕刻出了大衛(wèi),大衛(wèi)本來就在那塊石頭里,他只是把大衛(wèi)「找」出來而已。反方要做的,就是找出來,「終身制婚姻」存在的合理之處是哪些。 其次,新替換舊,收益必須要大于成本,才有意義。 但是事物永遠是有兩面性的。新的東西在帶來了新的改進時,一定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新方案的提出者,要想說服別人,就必須要充分證明:新方案帶來的新問題,不如新方案解決了的舊問題,那么嚴(yán)重。 有了這些基礎(chǔ)分析,下面就可以進入「魔術(shù)時間」: 正方你好,「終身制婚姻」確實不完美,我完全承認(rèn),你不用說了。 我就問你,為什么「七年制婚姻」要定「七年」為限?五年行不行,九年行不行,為什么偏偏是七年? 對方無法證明,只能說「七年」只是一個概數(shù),并不重要,五年、九年也行。 很好,那既然是概數(shù),七天行不行,七十年行不行?如果七天也行,那還結(jié)婚干嘛,如果七十年也行,那不就是終身制,有什么區(qū)別? 對方無法證明,只能說這個概數(shù)是有一定范圍內(nèi),在這個范圍內(nèi),比如說七年左右,是合理的,超過這個范圍,就沒意義了。 很好,既然既不是一個絕對的數(shù)值,又不是隨便哪個數(shù)值都行,那就一定要有人來判斷這個「合適范圍」是什么范圍,誰來判斷?政府立法是對社會有規(guī)范作用、對輿論有導(dǎo)向作用的,為什么你說的這個范圍一定能起到建議和引導(dǎo)的作用? 不論對方說什么,在這個問題上,唯一可能得到大多數(shù)人支持和認(rèn)同的三觀必然是:自己的婚姻期限,應(yīng)該最終仍然由自己來判斷,因為這是個人自由。 很好,既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絕對期限,甚至無法得出一個大致適用于全社會的范圍區(qū)間,那推行「七年制婚姻」還有什么意義?或者說,現(xiàn)在的「終身制婚姻」和你們想要的有什么區(qū)別?
那么這個既無法解決舊問題、又引入了新問題的新政,有什么執(zhí)行的必要? 補刀內(nèi)容 擔(dān)心「終身制婚姻」導(dǎo)致離婚困難? 離婚困難主要是財產(chǎn)分割、孩子撫養(yǎng)、姻親關(guān)系、社會輿論幾個方面導(dǎo)致的。
擔(dān)心「終身制婚姻」導(dǎo)致愛情失去新鮮感? 很抱歉,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去解決,不要拖全社會下水。 你自己沒能力保持愛情的活力,那你就自己承擔(dān)相應(yīng)的后果,而不是憑空轉(zhuǎn)嫁社會成本,指望全社會其他人都放棄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陪你一起去追求你所謂的浪漫。 好吧,你說即使「七年制婚姻」也是可以自由離婚的,沒有綁架其他人的自由選擇權(quán)。那既然如此,「終身制婚姻」也沒有綁架你在第七年時離婚的自由,你為什么還需要「七年制婚姻」呢?因為終身制離婚困難?回到問題1。 況且,為什么其他不準(zhǔn)備離婚的人,要為了你在第七年時自動解約而免于離婚的方便,就要承擔(dān)人家婚姻幸福卻還要在第七年時主動去續(xù)約的麻煩?憑什么? 「七年制婚姻」降低了門檻,吸引更多人結(jié)婚? 有人覺得七年制嘛,不是終身制,聽起來門檻低一些,說不定害怕結(jié)婚的人就變得敢于嘗試了呢。
結(jié)束語 我們絕口不提愛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責(zé)任是什么、家庭是什么,完全不提,因為擔(dān)心自己拎不清。 而且說句難聽的,在一個娛樂節(jié)目里,就算你拎得清,你也要拎得足夠足夠清,才能讓負責(zé)投票的觀眾也跟著你拎得清,否則還是歇菜。這太困難了。 辯論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追求真理,是為了贏,為了在語言上用技巧擊倒對方。勿忘初心。 所以,我們只說法律。 政府作為所有公民讓渡了一部分權(quán)利而擁有了合法性的虛擬管理方,它所頒布的法律應(yīng)該代表了全社會大多數(shù)成員的利益,是全社會成員達成的社會契約。 法律規(guī)范的是底線,是最低保障,是盡可能多數(shù)人甚至是所有人的自由。 那么,政府,及其制定的法律,要深入到個人生活的什么層面? 你們雙方的婚姻該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jié)束,應(yīng)該由你們雙方、且只應(yīng)該由你們雙方來共同決定。政府算個屁?有什么資格出來給你建議? 人都渴望自由,卻又懼怕自由選擇時可能的不良后果。但千萬不要因為恐懼后果,就在慌亂中放棄了自由。 放棄自由,從來不是一種選擇。因為放棄了自由,你就放棄了一切選擇,包括選擇自由的自由。 一個人婚姻不幸是一個人的不幸,「老大哥」是所有人的不幸。 我們不需要知道愛情是否神圣、婚姻是否美好、責(zé)任是否偉大、家庭是否高尚。我們只需要知道,放棄自由是可怕的,一個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政府是邪惡的,就夠了。 忽悠的技巧 下面簡單羅列一下本文用到的幾個小技巧,僅供參考: 1、偷換概念 這是辯論中最重要的核心技巧。 用「類比」的方式是比較常見的。但隨著民智漸開,類比或比喻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容易讓人意識到你是在偷換概念。這時就可以換更隱蔽的手法,在不偷換字面詞匯的前提下,偷換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
接下來,開始使用「滑坡謬誤」。 今天政府立法對你的婚姻自由提出了建議,明天它還會對什么提出建議呢?會不會在建議的基礎(chǔ)上變成規(guī)定呢?變成強制呢?甚至你不做就算違法呢? 小提醒,別忘了計劃生育。 用一個現(xiàn)實存在的恐懼去「屏蔽」你的受眾的理性思考,恐懼的力量是強大的,遠遠超過理性的力量。在忽悠群眾時,要善于使用「現(xiàn)實扭曲場」。 2、立足事實 辯論的核心雖然不一定是邏輯,但邏輯肯定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邏輯最大的局限在于,大部分人是沒有邏輯的。大寫的尷尬。 怎么辦?用現(xiàn)實中存在的直白的例子,去簡化邏輯,甚至省略邏輯。 「終身制婚姻」是事實存在的,「七年制婚姻」還不存在。受眾想理解后者,本來就比理解前者費勁。所以反方是占盡了優(yōu)勢的,只要不停地問「為什么」就好了。 為什么七年制比終身制好?為什么七年制的婚姻離婚不困難?為什么七年制能給愛情保鮮?為什么七年制可以鼓勵結(jié)婚? 對方解釋半天累得要死,觀眾聽著也疲憊了。人對讓自己疲憊的東西,是沒有好感的。然后你用早就準(zhǔn)備好的事實例子,用更簡單的邏輯直接反駁,觀眾自然就會傾向于你。 3、歸因 上面兩個,都是臨場發(fā)揮時的「忽悠」技巧,是別人看得到的?!笟w因」則是你破題分析時的思考工具,是別人看不到的。
接下來「有選擇地」進行「片面而正確」的陳述。突出「七年制」的問題,弱化它的優(yōu)勢,就可以了。但前提是,你已經(jīng)分析清楚了。 4、歸謬 這個技巧在分析和臨場時都可以用到。 比如「七年」這個期限,就可以用來歸謬。
好了,倆小人兒歇了。 辯論的價值 有人問,既然辯論的目的不是真理,那辯論還有什么存在的價值,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推崇辯論? 辯論的價值,其實很明確:
而且事實上,難道真理就有什么價值嗎?世間萬事萬物的價值,都必須要通過人來體現(xiàn)。 一切客體的存在,只不過是存在,沒有價值。只有人,才是賦予外物價值的主體。人,才是唯一的價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