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過《我11》,再看《青紅》,覺得兩部電影中有很多相似的場景。比如群情激昂的人們聚在一起唱歌——以那個年代人們特有的飽滿熱情和赤誠嗓音;比如處決犯人的槍聲——照我看來,這本該是電影和小說中令人驚悚的場景,可在那個年代刑場卻變成了公開的秀場,不惟大人們去看,孩子們也涌過去觀看了。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文革期間發(fā)生過許許多多的事,這些事情有的我們能從文學、影視中看到,有的看不到但能從經歷過那段日子的老人們口里聽到。導演王小帥的父輩們正是像青紅的父母般,從大城市被動員到荒涼農村做貢獻的人民中的一員。他們曾經滿懷激情、響應“上面”的號召,帶著夢想帶著家庭,全力以赴支援三線建設??墒堑胶髞恚驗榭床坏较M?,因為日漸長大的孩子們,他們想回城了。而在那個年代調動工作、檔案又是多么艱難的一件事! 恰在這父親為了孩子們的前途拼命撐著去求領導、拉同事的時候,女兒青紅卻跟他杠上了。父親脾氣暴烈,與家人之間一句話說不好就會引爆他體內的烈火。而女兒雖然常常悶聲不響,卻也相當倔強。上學路上父親尾隨她;放學了也會在她背后秘密監(jiān)視;學校組織實習,為了避免她與小根見面糾纏,父親不顧老師反對,堅決給她請了長期病假。但是父親的做法還是無法控制青紅渴望自由的心。青紅用計謀暫時擺脫了父親,跑到好朋友小珍家里,她們在房間里自由自在地聽流行歌曲。青紅跟小珍去了地下舞會,見識到了傳說中的大帥哥——婚后跟小珍私奔的男人。盡管她根本無法適應里面的氣氛和節(jié)奏,又一再聲明不想去,但她還是去了。這可能也出于父親對她嚴加管制的反作用。父親一貫認為自己對孩子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愛,即使讓孩子們反感、想逃離,他也不在意,好像根本沒什么可反省的。而孩子們只是覺得父親過分和不可理喻,他們之間完全沒法兒溝通,這是最可悲的事。 但是父親的火爆脾氣在面對小根時完全收斂了,面對喜歡女兒的小伙子,他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請求他結束對青紅的感情,也把握好自己的前程。因此,很多人在感嘆那個年代對年輕人的壓抑,我卻在看的過程中對青紅的父親滿懷同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把握自己的情感和命運。所以,在成長的路上能夠多理解一下跟不上潮流的父母,也算莫大的孝道。 每個講述文革往事的故事幾乎都會講到愛情,特別是令人無限眷戀的初戀,如《山楂樹》,如《孔雀》??吹侥菚r的男女青年想愛不敢愛、相愛不能愛,只能一個人躲在角落傷心難過,或兩個人偷偷抱頭痛哭,作為觀眾的我,看到這種場景總忍不住落淚??墒窃谀莻€讓人委屈的年代,愛情大抵都是這個樣子的。那時代當然也有人不為愛情痛苦,因為他們甚至被剝奪了經歷愛情的權利,而那才是最可悲的!
|
|
|
來自: youbam061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