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友竹 “真正讓我們難以忘懷、身懷感激的,絕對不會是路上的苦楚和風雨,而是最初那個不顧一切清醒勇敢的自己”。不知為何,讀到這里突然就想起了幾年前的自己。
那時候,只要不下大雨,每天早上天剛亮就一個人來到家附近那所校園里跑步。跑累了停下來的時候,放眼望去周圍空無一人,只能聽到高高大樹上的鳥鳴聲,卻完全看不到鳥的影子。然而,有一天早上我發(fā)現了某棵樹下的一只很小的鳥蛋殼兒,于是忍不住蹲下來仔細看,不斷想象著一只脆弱的小鳥用力啄開殼兒,從里面走出來,第一次見識到這個巨大世界時懵懂的樣子。
必須承認,我就是這么感性的一個人,不做事的時候就容易盯著一個小東西琢磨。其實,那會兒剛剛畢業(yè)的我又何嘗不像極了一只初次直面新世界的出殼小鳥呢!脆弱無力還不足以形容,簡直還有說不出的恐懼吧。畢業(yè)了求職當然是第一要務,在完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我跟大部分同學一樣就被稀里糊涂地被裹挾進了各種考考考、面面面的洪流。筆試的分數并不是不高,復試的表現也挑不出差錯,但是最后為什么就不能如愿以償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輾轉別的單位尋找機會。
社會繼續(xù)一輪輪地篩選,我們繼續(xù)一次次被虐。最后終于塵埃落定了,卻發(fā)現:啊,原來這小破地方的水還這么深,毫無水性的我們竟如此難以生存。正如書里說的“還有很多難以啟齒的往事,那些都是我?guī)缀醪辉偬峒暗倪^往”。是的,最初的自己是多么勇敢,ta在那么輕的年紀獨自抗下了一切,面對在今天看來明顯充滿不公與不義的環(huán)境里,沒有牢騷抱怨、也沒有淚流滿面,而是選擇了繼續(xù)前行。為什么現在看起來反而退步了呢?
答案應該就在我們自己心里。拿我自己來說,跟以前最明顯的差別就是,不再像以前那么堅持晨跑了。一方面因為早上事情多,一方面還是因為不再對生活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了。我們覺得生活空間已經被排滿了,漸漸忘記了清晨一個人在慢跑中體會到的美妙滋味。所以,我覺得讀到一本能夠跟自己心意相通的書特別重要,因為,那些文字會牽引你慢慢找回那個敏感、清醒的自己。其實,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活在世界上,我們隨時都會體驗到剛出殼的小鳥的軟弱無力之感。
你能保證自己內心變得足夠強大了就能笑傲人生?不盡然吧,你看,連這么遠那么近都說了:他寫的是正能量,可自己并不是一個特別積極的人,這些文字是激勵讀者,更是安慰自己。我想說,他的文字真的很有力量。順便引用尼采那段著名的話來勉勵自己: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所以,我們都需要找回當初那個勇敢清醒的自己,并盡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
|
來自: youbam061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