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情術:破譯體態(tài)語言 掌握對方意圖
據(jù)說,李鴻章曾帶了三個人去拜見曾國藩,請曾國藩為他們分派職務。不巧曾國藩出去散步了,李鴻章示意那三個人在廳外等候。不久,曾國藩散步回來,李鴻章說明了來意,請曾國藩考察那三個人。曾國藩說:“不必了,面向廳前,站在左邊的那位是個忠厚人,辦事讓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應一類的工作;中間那位是個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配做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擔不得大任;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可獨當一面,將來作為不小,應予以重用?!?/font> 李鴻章很吃驚,問:“還沒用他們,您是如何判斷的呢?”曾國藩笑著回答說:“我剛才散步回來,走過他們身邊時,見左邊那個低頭不敢仰視,可見是位老實人,因此適合做后勤供應一類的事情。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敬,可等我走過之后,就左顧右盼,可見是個陽奉陰違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如一根棟梁,雙目正視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將之才。” 曾國藩的識人秘訣,就是善于觀察他人平常的表情、言語及行為。通過得到的信息,自然可以理出對方若干思維模式及行為規(guī)律。然后再根據(jù)對方在待人處事時表現(xiàn)出來的蛛絲馬跡,換個角度仔細分析,就看清了人的本質(zhì)。 可見,在人際交往中,只要通過對他人表情、行為等方面的細致觀察與深入分析,就可以了解其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有時,觀察人的肢體語言,比聽他說什么更重要。如果一個人的嘴巴講一種意思,而表情卻講另一種,我們應當相信他的表情所講的。 春秋時期,梁惠王為圖大業(yè)廣招天下人才。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薦淳于髡,于是,梁惠王接連召見了他兩次,每一次都屏退左右與他傾心密談。但這兩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語,弄得梁惠王很難堪。事后梁惠王責問推薦人:“你說淳于髡有管仲、晏嬰的才能,我看名不副實呀!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個不足與言的人?” 推薦人用梁惠王的這番話問淳于髡,淳于髡笑笑回答說:“確實如此,我也很想與梁惠王傾心交談。但第一次,梁惠王臉上有驅(qū)馳之色,想著驅(qū)馳奔跑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就沒說話。第二次,我見他臉上有享樂之色,是想著聲色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又沒有說話?!?/font> 那人將此話告訴梁惠王,梁惠王一回憶,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嘆服淳于髡的識人能力。 一個人向外界傳達完整的信息,離不開體態(tài)語言。體態(tài)語言通常是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它很少具有欺騙性,所以想了解他人的心理狀況時,體態(tài)語言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工具。 很多時候,肢體動作會在不經(jīng)意間表露出一個人的心理。談話時,如果對方雙手交叉地抱在胸前,又蹺起二郎腿,說明此人內(nèi)心緊張和不愿坦露心跡。如果在談判場合看到這種姿勢,則說明對方對你缺乏信任。在這種場合只有自己擺出坦誠和信任的姿勢才能幫助你。你不妨手掌朝上地攤開雙手,意思是說:“我不會對你有壞心眼?!痹谡勗挼臅r候你還可以把一只或一雙手都伸向?qū)Ψ?,這多少可以消除他的警惕心理。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善于進行深度“揣情”,然后制定應對策略。只要運用得當,沒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來源;鄭建斌《跟鬼谷子學處世跟菜根譚學修身》 感悟:社會形勢日益復雜多變,要想更好地處世離不開策略與技巧。交往策略得當,就能建立成功的人際關系;經(jīng)營策略用好,就能在經(jīng)濟上節(jié)節(jié)攀升;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得體,就能贏得外界的助力??梢哉f,無論說話辦事、交往溝通,一言一行都離不開智慧。在提高處世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修身藝術。我們常說:為人處世,與處世同樣重要的就是為人。為人即修身。修身是指修養(yǎng)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人生之成敗,往往不在于外力,而在于自己修煉身心的內(nèi)功。文/單眼老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