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金鑠石(liú jīn shuò shí) 詞源:《楚辭·招魂》:“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托些!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很皆習(xí)之,魂往必釋些。歸來兮,不可以托些?!?/p> 詞由: 楚懷王作為人質(zhì)死在秦國了, 流放在江南的屈原, 聽到這個(gè)消息極為哀痛, 于是就采用招魂的形式, 表達(dá)對(duì)楚懷王的哀悼和對(duì)楚命運(yùn)的憂傷。詩人連用七個(gè)“魂兮歸來”,要把楚懷王的魂招回來。第一次是這樣招的: 王的魂靈啊快回來, 東方那個(gè)地方你是不好寄托的。那里的人是巨人,有千仞之高,是專門搜索人的魂靈的。十個(gè)太陽輪流升出來, 熱得金屬都被熔化,石頭都被毀滅。那些巨人習(xí)慣了不怕熔化掉, 可你的靈魂一到那里就必定熔化。王的魂靈啊, 那里是不可寄托的。 詞義: 溫度很高, 金屬、石頭都被熔化了。流金: 把金屬熔成液體而流動(dòng); 鑠石: 石頭被消毀了。形容天氣十分炎熱。亦作“鑠石流金”。 書證:《淮南子·詮言訓(xùn)》:“大熱鑠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南史·梁武帝諸子傳》:“季月煩暑, 流金鑠石, 聚蚊成雷, 封狐千里?!鼻濉だ顚毤巍段拿餍∈贰罚骸半m然赤日當(dāng)空,流金鑠石, 全不覺半點(diǎn)敲熱?!?/p> 二、椅席炙手(yǐ xí zhì shǒu)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三、火傘高張(huǒ sǎn gāo zhāng) 火傘:比喻酷烈的太陽。謂酷日高照。 唐·韓愈《游青龍寺贈(zèng)崔大補(bǔ)闕》詩:“光 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彼巍?劉克莊《祈雨疏》:“天瓢下注,僅施破塊 之功;火傘高張,未改望霓之意?!泵鳌だ?東陽《冷庵對(duì)》:“天有夏令,祝融煽陽,赤 龍奮飛,火傘高張?!?/p> 四、浮瓜避暑(fú guā bì shǔ) 暑日消暑的樂事。見“浮瓜沉李”。 浮瓜沉李(fú guā chén lǐ):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涼后食用。也指消夏游樂之事。三國·魏文帝《與 吳質(zhì)書》:“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 寒水?!?/p> 五、赫赫炎炎(hè hè yán yán) 形容陽光十分灼熱的樣子。《詩經(jīng)·大雅·云漢》:“旱既太甚,則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無所?!?/p> 六、五黃六月(wǔ huáng liù yuè ) 指農(nóng)歷五、六月間天氣大熱的時(shí)候?!段?游記》二七回:“只為~,無人使喚,父母 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币嘧鳌拔寤牧?月”。 七、炎陽炙人(yán yáng zhì rén) 八、綠樹成蔭(lǜ shù chéng yīn) 也作綠樹成陰,形容樹木枝葉茂密,遮蔽了陽光。 九、吳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 詞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滿奮畏風(fēng),在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奮誤認(rèn)為空隙,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痹~由:西晉時(shí),高平(今山東金鄉(xiāng)西)有個(gè)人叫魏滿奮,是魏太尉的寵孫,官任冀州刺史。魏滿奮有奇怪的毛病,異常怕風(fēng)。有一次,晉武帝同魏滿奮坐在一個(gè)富麗堂皇的房間里高談闊論。魏滿奮面北對(duì)窗而坐,雖然窗上裝著琉璃擋風(fēng),他總覺得好象沒有擋風(fēng)的琉璃,始終感到寒氣逼人。由于同坐的是晉武帝,他不敢把自己受寒風(fēng)威脅的苦衷說出來。晉武帝察言觀色,笑著說:“你為何如此怕風(fēng)呢!”魏滿奮恭敬回話說:“我就象那吳地的水牛一樣,由于怕熱,看到月亮就以為是太陽,便會(huì)喘起氣來?!?/p> 詞義:吳地的水牛怕熱,見到月亮就喘起氣來,以為是太陽。吳牛:江淮一帶的水牛。比喻因怕某一事物,以至見到類似事物就害怕。 書證:唐·李白《丁督護(hù)歌》:“吳牛喘月時(shí),拖船一何苦?” 以下九個(gè)詞語,你最喜歡哪一個(gè)? (單選)
0人
0%
流金鑠石
0人
0%
椅席炙手
0人
0%
火傘高張
0人
0%
浮瓜避暑
0人
0%
赫赫炎炎
0人
0%
五黃六月
0人
0%
炎陽炙人
0人
0%
綠樹成蔭
0人
0%
吳牛喘月
注:圖片來源于微博@光明網(wǎng),內(nèi)容綜合整理自網(wǎng)絡(luò)。編輯:走進(jìn)書香世界。歡迎投稿,投稿聯(lián)系QQ:1907347806。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走進(jìn)書香世界QQ交流群:5530504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