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⑤腰部、膝蓋、腳踝對地屈折的動作 再下來的動作是身體傾斜,在腰部、膝蓋、腳踝彎曲的過程中,會刺激足六經(jīng)與下腹的下丹田。在此過程中,位于人體正中央的任脈和督脈也各自折屈和伸展。有助于男人的精力旺盛,女人在懷孕與生理方面也有所改善。 所謂足六經(jīng),乃指負責消化的胃經(jīng)、脾經(jīng),負責排泄與先天之氣的膀胱和腎經(jīng),負責解毒和抗壓的膽經(jīng)和肝經(jīng)。從彎曲腰部,膝蓋觸地的姿勢中,足六經(jīng)逐一受到刺激,從而改善消化功能、泌尿生殖功能與解毒功能。不止如此,還可鍛煉下半身,使全身氣血循環(huán)暢通。特別是在身體最大限度緊貼地板的狀態(tài)中,當腳趾頭彎曲時,會刺激涌泉穴。涌泉穴乃是能強力刺激人體生命里的穴道,在中醫(yī)里被比喻為起死回生的穴道。因此,當涌泉穴和位于腳拇指上屬于脾經(jīng)的隱白穴受到強烈刺激時,便能促進消化功能,使生命充滿活動。⑥手與膝蓋觸地的動作 彎腰屈膝的動作之后是手掌觸地的動作。手掌朝地板向前伸直的時候,可以強化大腿部、腹部和上腕部的肌肉。特別是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法運動到的腹肌與腸腰肌、腹內外斜肌等,位于腹部的肌肉,都可藉此動作強化。不僅可強健消化器官,對于腰痛、脊椎相關疾病的預防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位于上腕部的三頭肌、背闊肌、肩胛下肌等也得以放松,三角肌、二頭肌拉緊,可預防肩膀疾病。 ⑦低頭跪拜的動作 接下來手肘和手貼地低頭,頸部兩側的胸鎖乳突肌與前頸部的肌肉拉緊,夾板肌、半棘肌與后頸部肌肉放松。抬頭的時候,相反地前頸部肌肉放松,后頸部肌肉拉緊。通過反復的運動、能使頸部周圍肌肉變得柔軟,隨之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藉此,頭部沉重、臉部熱辣的癥狀,或是視力模糊、視野狹窄的癥狀、青春痘等顏面皮膚疾患、顏面痙攣等都得以舒緩。此姿勢中,手指與腳趾屈折后舒張,使得腳背的伸拇長肌和前脛肌、小腿肚部分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因抗力而拉緊、放松。有助于足部血液循環(huán)、強化肌肉。只要堅持反復練習108拜運動,就可改善平日腳麻、抽筋等癥狀。 ⑧以腳后跟和腹肌起身,結束跪拜起身的動作 從結束跪拜起身的動作,需要使用到手臂的力量以及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再度對手六經(jīng)、任督二脈,以及透過與向前跪倒時相反的動作,對足六經(jīng)給予逐一的刺激。此時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膝蓋受力,利用下半身的彈力起身,主要是利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這時候腳底的屈拇長肌、屈趾長肌之類的肌肉和小腿的肌肉,腳筋、大腿根部之類等后大腿部的肌肉,以及位于腹部深處的骼腰肌、長短內轉肌等處受力。使用這類的肌肉,可強化下半身與腹部的力量,從肌肉學來看,可以預防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各種疾病。 |
|
|
來自: 菩薩娘娘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