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源自筑龍社區(qū)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1、三級鋼筋機械連接采用套筒剝絲連接時,有沒有什么規(guī)范標準要求套緊套筒后,套筒內(nèi)的絲不少于10扣,套筒外鋼筋上允許露出1~1.5扣絲。 2、接頭驗收合格后應用紅漆標識。鋼筋連接接頭控制要點: 1)采用套筒連接時,梁上部鋼筋的連接部位應在受力較小的位置,連接區(qū)段長度為35d,同一區(qū)段內(nèi)接頭百分率不宜超過50%,相鄰連接點的距離應超過連接區(qū)段長度,且同一受力筋不宜有兩個接頭; 2)綁扎搭接時,搭接長度應符合規(guī)范;搭接區(qū)應在中心和兩端三個部位用鐵絲扎牢,搭接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 3)梁上部支座負筋在支座處的彎錨長度為15d。 3、梁抗扭鋼筋在支座處錨固長度不足la時,應做15d的彎錨。
1)鋼筋的定位措施和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控制。 2)抗震設防的要求。 3)鋼筋的接頭設置及接頭質(zhì)量。 4)鋼筋安裝的外觀質(zhì)量做到橫平豎直、間距均勻一致。 5、非框架梁的上部支座負筋上部雙排布置時,第一排在梁凈跨的1/3處截斷,第二排在梁凈跨的1/4處截斷,上部支座負筋與架立筋的搭接長度為150mm。 6、當梁側面構造縱筋的搭接與錨固長度可取15d。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和拉筋見標準圖集(11G101-1)第87頁。 7、梁箍筋加密區(qū)長度≥1.5hb,梁箍筋的起步距為50mm。 8、三層及三層以上的柱子箍筋加密區(qū)為柱底距離樓面不小于
9、柱子鋼筋偏位較大。 采取措施:植筋處理,植入樓板的深度應達到錨固長度。為了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宜在搭接處綁一道橫筋定位,澆筑混凝土時應有專人看管,澆筑后再次調(diào)整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 10、柱子變截面位置縱向鋼筋構造。 有些地方做法是直接截斷 規(guī)范做法:在頂部做12d的彎錨,小尺寸柱子的縱向受力鋼筋錨入深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 11、剪力墻鋼筋: 1)豎筋與伸出搭接筋的搭接處需綁3根水平筋,其搭接長度及位置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2)剪力墻筋應逐點綁扎,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或支撐筋,其縱橫間距不大于600mm,鋼筋外皮綁扎墊塊或用塑料卡。 3)剪力墻與框架柱連接處,剪力墻的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nèi),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4)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宜在搭接處綁一道橫筋定位,澆筑混凝土時應有專人看管,澆筑后再次調(diào)整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剪力墻的拉筋豎向應交叉布置,水平方向上應隔一布一且相鄰拉筋應錯位布置。 12、樓梯底部鋼筋的連接處在同一連接區(qū)段內(nèi)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于50%,上部縱筋需伸至樓層平臺梁靠外邊再向下彎折15d,底部縱向受力鋼筋應伸進梁不小于5d。 13、AT型樓梯縱向受力鋼筋在樓梯起步梁處的錨固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起步梁不少于0.35lab,再彎錨15d;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起步梁不小于5d。
·END· 【聯(lián)系方式】 |
|
|
來自: 天涯游客951 > 《7、鋼筋、模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