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乖的寶寶,突然變得不聽話
你是否常常有這樣的感慨? 一歲多的寶寶總愛說「不」,元芳,你怎么看? 在嬰兒時期,你的小寶貝并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是獨立的個體。當(dāng)孩子開始會爬,他發(fā)現(xiàn):噢,原來我可以掌控自己和媽媽的距離!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地,他明白了原來他是獨立的,他和媽媽是不同的,他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愿。由此,他的自我意識逐漸產(chǎn)生了。這是孩子的一個進步。 真相是這樣的 這個時候,媽媽往往會發(fā)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說「不」,或者是媽媽說東他非要往西,我們不要覺得這是孩子的抵觸心理或者覺得孩子這是和父母對著干。其實,他是在嘗試表達自己的意愿呢。 怎么辦?不能硬碰硬 和幼兒相處的一條重要原則是:不要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給孩子立規(guī)矩并不表明我們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如果我們能從體會和理解他的感受出發(fā),并且考慮到他的發(fā)展特點,也許比硬碰硬能更快、更好地達到我們的目標(biāo)。我們可以學(xué)習(xí)「打太極」。 太極四招教育寶寶,有用一.以簡致勝很多父母有耐心給孩子講道理。這一點非常好,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對于1~3歲的孩子,我們可以講道理,但要直入主題,簡潔明了。
有時候,甚至?xí)驗槲覀冋f得太多,小家伙反而把我們反對的事情理解成允許的事情,這樣就事與愿違了。所以,只要簡潔講明我們的要求就可以了。 比如,如果孩子打媽媽,我們只要簡單地說:「不能打媽媽,這樣會痛?!购芏鄷r候,幼兒打人,只是因為他不知道怎么和別人接觸,而且掌握不好力量。所以我們還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我知道你喜歡媽媽,你可以輕輕地摸,也可以輕輕地抱?!刮覀兘o孩子示范,讓他知道正確的方式。 二.以柔克剛有些媽媽本意是好的,要立規(guī)矩,但是執(zhí)行起來太過死板,引來孩子的一陣陣哭鬧,這時候,媽媽反而容易對自己的教育方法失去信心。其實,不妨通過游戲或者引誘等辦法,讓孩子把事情做了就好。
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對游戲或者是角色扮演很感興趣,用這樣的方法往往能順利達到我們的目的。 我家兩個孩子,有一陣子非常喜歡海綿寶寶。在我有要求的時候,常常利用海綿寶寶來幫忙。晚上,要是小寶不去自己的房間睡覺,我就說:「哎,小蝸,現(xiàn)在已經(jīng)9點了,應(yīng)該去自己的房間睡覺了」?!感∥?,快去自己的房間,快爬到自己的床上!」小寶通常會立刻進入角色,像小蝸一樣 miumiu 叫著,飛快地爬向自己的房間。 三.以退為進在立規(guī)矩、讓孩子執(zhí)行規(guī)矩的時候,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孩子剛剛體會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愿,如果我們經(jīng)常不讓他們表達,會讓他們覺得憤怒,從而爆發(fā)壞脾氣。
所以在對待孩子這個問題上,可以采取有進有退的策略。 當(dāng)孩子哭鬧著要看電視的時候,一種辦法是我們強制關(guān)掉,孩子頂多哇哇哭一陣,只要我們堅持住,次數(shù)多了,他們也就知道我們的底線,也就不鬧了。這種辦法適用于1~2歲幼兒(插播一句,我個人不支持2歲以前看電視,這個在我的文章《看電視節(jié)目是早教還是傷害》已經(jīng)寫得很清楚了。不過,有時候沒有辦法還是會讓孩子看一點,父母一定要控制時間)。 另一種辦法是以退為進,和孩子談條件。我們的底線是電視不能多看,只能看30分鐘或者一集。但是,如果孩子個性非常倔,吃軟不吃硬的話,我們強行關(guān)掉勢必會讓孩子哭很長時間,大人的心情也不好。這時候,我們可以退一步,允許再看一個短的片子,但前提是:這個看完了,你自己去把電視關(guān)掉,說話要算數(shù)。逐步把他律轉(zhuǎn)換成自律,對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有幫助,這種方法適用于稍微大一些(3,4歲)的孩子。 所以說,在執(zhí)行規(guī)矩的時候,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我們既不能毫無原則的退讓又不能死板的毫不退讓,和孩子僵持,很多時候只要我們退一小步,就能夠創(chuàng)造雙贏的局面。讓孩子心服口服,特別是當(dāng)孩子做到的時候給與表揚,這個時候的強化就非常有效。 四.事先避免從孩子會爬起,父母逐漸覺得自己對孩子說不的次數(shù)增多了,不要碰這個,不能到那里去……
比如,對于我們可以控制的環(huán)境,要盡量讓它變得更安全,如把易碎的裝飾品收起來,把電源插座蓋起來等等。 很多媽媽都抱怨,家里的墻壁被孩子畫花了。1~2 歲的時候,如果孩子要寫字畫畫,可以給他那種水可以洗掉痕跡的筆,這樣就不怕孩子在墻壁上亂畫。孩子也許聽得進去道理,他們也明白不能亂畫,但是我們必須承認(rèn),他們對自己行為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好,如果我們不能事先預(yù)防,就難免會發(fā)生墻壁畫花的情形。 所以,對很多事情,如果我們能夠事先有預(yù)防,就能減少很多和孩子之間的沖突。 當(dāng)太極法都不好使時:用百試不爽的「謝謝」最后一個辦法,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或者不能做什么事時,可以先用謝謝堵住他的嘴。 有位媽媽說,孩子總是把整理好的衣服故意擼到地上,跟他講道理也不聽,罰站也沒用。怎么辦?也許我們可以說:「哎喲,衣服怎么掉地上了?能不能幫媽媽撿起來,謝謝!」 我常常在孩子做到要求之前先謝謝他,這很有用,孩子還是喜歡聽贊揚的。偶爾一次小寶幫我撿了衣架,我謝了他以后,他經(jīng)常在我晾衣服的時候等在一邊,如果我不小心掉了衣架,他立刻給我撿起來,就想聽我夸他。? 原文刊登于《父母必讀》,2013年4月刊,有刪節(ji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