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聚精會(huì)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原文】關(guān)尹子曰:人勤1于禮2者,神不外馳,可以集神;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攝3精。仁則4陽(yáng)而明,可以輕魂;義則陰而冥5,可以御魄。 【譯文】關(guān)尹子說:人如果能連續(xù)不斷地行為于社會(huì)行為規(guī)范,神氣不向外馳騁,那么就可以集中神氣;人如果能連續(xù)不斷地行為于智慧,精氣不向外移動(dòng),那么就可以保養(yǎng)精氣。仁愛效法陽(yáng)氣而明亮,因此可以使魂氣輕清;最佳行為方式效法陰氣而深遠(yuǎn),因此可以駕御魄氣。 【說明】所謂向外馳騁、向外移動(dòng),是指我們將精神集中在名譽(yù)地位財(cái)富上,而忘卻了自身的根本,忘卻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我們聚精會(huì)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幸福與快樂就會(huì)自然而然地來到我們的人生中。 —————————————————— 【注釋】1.勤:(qín琴)《書·召誥》:“我非敢勤,惟恭奉幣。”《詩(shī)·豳風(fēng)·鴟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勤而無所?!薄独献印ち隆罚骸熬d綿若存,用之不勤?!薄独献印の迨隆罚骸伴]其門,終身不勤。””《楚辭·天問》:“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這里用為“連續(xù)不斷地”之意。 2.禮:(lǐ李)《書·皋陶謨》:“天秩有禮?!薄对?shī)·鄘風(fēng)·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詩(shī)·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禮則然矣?!薄豆茏印の遢o》:“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zhǎng)、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jīng)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論語(yǔ)·學(xué)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韓非子·解老》:“禮者,所以情貌也?!边@里專指為禮法、禮節(jié)等級(jí)社會(huì)的典章制度;傳統(tǒng)習(xí)慣、規(guī)定社會(huì)行為的規(guī)范之意。 3.攝:(shè社)《管子·內(nèi)業(yè)》:“大攝,骨枯而血沍?!薄独献印の迨隆罚骸吧w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韓非子·解老》:“動(dòng)無死地,而謂之善攝生?!边@里用為保養(yǎng)之意。 4.則:(zé責(zé))《書·禹貢》:“咸則三壤成賦。”孔傳:“皆法壤田上、中、下三品,成九州之賦?!薄对?shī)·豳風(fēng)·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yuǎn)?!薄对?shī)·小雅·鹿鳴》:“視民不佻,君子是則是效?!泵珎鳎骸笆莿t是效,言可法效也?!薄对?shī)·大雅·抑》:“不僭不賊,鮮不為則?!薄对?shī)·魯頌·泮水》:“敬慎威儀,維民之則?!薄豆茏印しń罚骸皠t生之養(yǎng),私不死?!薄独献印て呤隆罚骸爸艺呦?,則我者貴?!薄墩撜Z(yǔ)·泰伯》:“大哉?qǐng)蛑疄榫?!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禮記·中庸》:“伐柯伐柯,其則不遠(yuǎn)?!薄妒酚洝は谋炯o(jì)》:“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边@里用為仿效、效法之意。 5.冥:(míng明)《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薄对?shī)·小雅·斯干》:“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老子·二十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薄盾髯印駥W(xué)》:“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薄墩f文·冥部》:“冥,幽也?!睆埡狻端夹x》:“游塵外而瞥天兮,據(jù)冥翳而哀鳴。”這里用為很高遠(yuǎn),很深沉之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