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話新視野第12期 華夏古代《述異記》論證龍的強悍:“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看來應龍是千年以上的龍族強者,不上千年是沒資格叫應龍的。 《廣雅》考證說:“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這樣說來,沒翅膀是不好意思叫應龍的。 黃帝時代與蚩尤的征戰(zhàn)慘烈異常,黃帝有龍助攻打敗了蚩尤,這龍就叫應龍,他背生雙翼戰(zhàn)功浩大,奉黃帝之命斬殺了蚩尤。 這件事在《山海經(jīng)》中是這樣記載的: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shù)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以上記載說明一件事,蚩尤并不是黃帝親手殺死的,而是派應龍殺掉的,因為蚩尤銅頭鐵骨和強大的戰(zhàn)斗力所以凡俗的戰(zhàn)士恐怕難以將他殺死,而身為強大的龍族戰(zhàn)將應龍親身完成了這個誅殺蚩尤的過程。后來又殺死了夸父。(看來追太陽的夸父族猛人多?。?/p> 這個傳奇應龍就在大荒北角兇犁土丘山南端。殺掉蚩尤和夸父的應龍,耗盡能量無法回到天上,因為沒有應龍布雨。下界干旱時,人們就假扮成應龍的樣子求雨,求得大雨。因為應龍躲在南方,所以南方多雨。 請注意,按著記載說法,應龍為黃龍,那么后世的金龍難道是應龍的神化過程嗎? 應龍的記載,讓我們覺知一件事,應龍不但是跨越空間,力量強悍的戰(zhàn)將,也是跨越時間歷經(jīng)滄桑的存在。 或者中國的神龍是可以穿越空間和時間的超然物種,不然何以不見他的蹤際確有他的傳說。 到了大禹時代,應龍又成了治水的功臣。 《太平廣記》有記載“禹治水,應龍以尾畫地,導決水之所出?!? 看來應龍的后尾力量強悍,是治理洪水的大禹強大的幫手,開水道這等人力局限的事應龍干得很出色。 《拾遺記》有記述:“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岳,黃龍曳尾于前,玄龜負青泥于后?!边@黃龍就是應龍,佐證了應龍治水事跡。 而另一部《巫山縣志》講述了一處斬龍臺的傳說:“相傳禹王導水至此,一龍錯行水道,遂斬之?!笨磥響堥_水道的事,是由以應龍為首的群龍完成的,恐怕其他的龍是地行龍的可能性大一些。而應龍是能飛天的大龍。 按《山海經(jīng)》廣大的地形,沒有高空飛行測繪是不能夠的,難道大禹是騎著龍游歷天下? 兩代強大的華夏英雄首領黃帝和大禹都要靠應龍,有誰能否認應龍的功績呢? 幾千年過去了,我們的時代已經(jīng)沒有龍的蹤際,只有傳說在回蕩…… 扒開歷史風洞,又回到了東西方的共通之處,按西方的傳說記載,他們所憶的龍也都是長著巨大翅膀的龍,能噴火的龍是常態(tài),而且經(jīng)常從火山中飛出。 難道所有的龍都來自地心深處? 考證下來,龍的生長周期大略顯示這樣的特點:產卵,土中發(fā)育(有些是火山溫泉中),當山洪爆發(fā)飄到江河中,破殼出生的龍沿江河到達海洋,成熟的龍回游到江河或者山地產卵,再循環(huán)。 當考古發(fā)掘出大量的恐龍化石,翼龍的形象讓人們重想起那條應龍,難道應龍就是那個躲過進化滅絕事件的最后恐龍進化嗎? 推想巨龍們的變態(tài)實力,它們必需要強大的生長條件,比如充足的天地陽氣,化生它們的地方極大可能是地心盤古世界深處的某一角落(參見神話新視野前幾期),因為地心世界的特點,它們有著洞穴生物修長的身軀,沼澤地讓它們鱗甲豐滿,而地心世界因為宇宙誕生時存有的先天陽氣充沛,所以進化的龍們有了翅膀,能吐云吐水,個別生長在極熱火山地的龍有了噴火的能力,到了后來記載的中國神龍,沒有翅膀,騰云駕霧,鉆山入水,能大能小,噴火吐水,按這種情況來看龍體內極有可能有氫氣囊,方便無翅的神龍飄浮升騰,噴火吐霧。 因為地心世界的復雜性,所以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當?shù)匦谋P古世界與地球表面世界打通時,龍們遍布地球表面,而短期的歡樂并不能解決物種的先天不足,陽氣(或者炁)的缺失,讓龍在地球表面漸漸絕滅…… 如果這是一篇未來人還能讀到的文章,你要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的龍恐怕已經(jīng)在地球表面多次毀滅后不在了,當然一些尋找炁練氣功的高手也感到人間陽氣缺失,風水上佳地難尋。而龍的子孫們有些僥幸逃生到深海的可能躲過物種絕滅的殺身之禍。很少的一部分比如解放前落在營口的龍是沿著江河靠近陸地的,但終難免一死。 那么如果龍真的來了,會怎么樣呢?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記載了養(yǎng)龍奇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后。龍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懼而遷去。 這兩條從天而降的龍,恐怕就是殘存的最后龍族,有雌有雄啊,這是繁衍龍族的絕佳機會,結果是雌龍死了又被吃掉,被吃了一條龍也佐證了人心不古,無法與龍共存的時代來臨。華夏遠古的豢龍氏已經(jīng)不在了,沒有養(yǎng)龍人,龍根本無法與人溝通…… 那么我們?yōu)槭裁捶Q為龍的傳人,因為我們曾經(jīng)與龍共舞!與龍來自相同地方,黃帝和大禹曾經(jīng)騎龍縱橫天下…… 作者:坐照入神 微信公眾號:A365AAA 本文為原創(chuàng) 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如有商業(yè)應用請聯(lián)系我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