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是臨床上常見的外感病,常由風邪病毒侵襲人體而發(fā)病。其臨床癥狀以發(fā)熱、惡風、鼻塞、流涕、頭痛、身痛為特征。按其證候可分為風寒、風熱兩大類。其病情輕者稱為傷風;其重者稱時行感冒,有較強的傳染性,其特點是“病無長少,率相近似”。     【病因病機】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風邪病毒,由于氣候突變、冷熱失宜,侵襲人體而發(fā)病。由于稟賦不足、起居失宜、寒暖不調、疲勞過度等因素,使肺衛(wèi)不固,則風邪易乘而發(fā)病。《證治匯補》說:“有平昔元氣虛弱,表腠疏松,略有不謹,即顯風證者,此表里兩因之虛癥也。”病邪入侵人體的途徑,自呼吸道首先犯肺,故其病變在肺衛(wèi)。肺主氣司呼吸,喉為其系,開竅于鼻,外合皮毛而衛(wèi)外,性屬嬌臟,不耐邪侵,感邪之后,即現肺系及肺衛(wèi)癥狀。     臨床癥狀:鼻塞多嚏、流涕、頭痛惡風、咳嗽、咽癢或痛、寒熱,甚則四肢酸痛。如為風寒則無汗、惡寒重,痰白,脈??;風熱則微惡風,痰黃,脈浮數。     【辨證用藥】感冒因受邪不同,脈證各異,辨其寒熱,制定治則。     1.風寒感冒證屬風寒者,治以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方以蔥豉湯加味。如果夾濕,則癥現身熱不揚、頭脹如裹,宜加疏風散濕藥,如防風、羌活、蒼術、厚樸、茯苓等。忒窖實用中醫(yī)診療手冊     處方:蔥白、豆豉、防風、桔梗、前胡、杏仁、貝母、紫蘇葉。     方中蔥白通陽散寒;豆豉透達表邪;紫蘇葉解表行氣寬中;防風解表散風;桔梗、前胡、杏仁、貝母疏風宣肺,止咳化痰。共收宣肺解表散寒之功效。     2.風熱感冒證屬風熱者,治以辛涼解表,宣肺清熱。方用銀翹散加減。朱震亨說:“傷風屬肺,多宜辛溫或辛涼之劑散之。     處方:金銀花、連翹、蘆根、竹葉、薄荷、桔梗、桑葉、杏仁、貝母。     方中金銀花、連翹、蘆根、竹葉清上焦氣分熱毒;薄荷、桑葉疏風散熱解表;桔梗、杏仁、貝母疏風宣肺,止咳化痰。共收宣肺解表、清熱化痰之功。     【典型醫(yī)案】     例一     李某,女,15歲,學生。主訴發(fā)熱咳嗽1天。由于同班同學大部分患流感,患者也出現發(fā)熱、咳嗽、流涕、少痰等癥狀。用康泰克等治療不效。     癥見發(fā)熱,咳嗽,鼻塞流涕,少痰,嘔惡,舌質微紅、苔薄,脈滑數。     此乃冬溫病毒侵襲而成之冬溫病。氣候反常,應冷反溫,病毒為患,而成流感。治以清熱解表,止咳化痰。投以銀翹散加減。     處方:金銀花l5克,連翹l0克,魚腥草15克,大青葉15克,紫菀l0克,射干l0克,桔梗l0克,牛蒡子10克,杏仁l0克,陳皮10克。3劑。水煎服。每天l劑。     服藥l劑后熱退,3劑痊愈上學。     例二     劉某,男,2歲。其母代述,感冒2天。     癥見發(fā)熱,咳嗽,乏力,少食。舌質紅、苔薄,脈浮數。     此乃冬溫病毒侵襲機體而成感冒。冬天當冷,而今反溫?!夺t(yī)宗金鑒》云:“應冷反溫冬溫病,應溫反冷寒易傷?!敝我饲鍩峤舛荆箍然?。方用銀翹散加減。     處方:金銀花l0克,連翹5克,牛蒡子5克,荊芥5克,薄荷5克,蘆根5克,桔梗5克,射干5克,杏仁5克,大青葉5克。3劑。水煎服,每天l劑。 用藥3劑后痊愈。   例三   紀某,男,56歲,村民。主訴感冒1周,高熱不退,體溫39℃右。用青霉素靜脈滴注,每日1次。并用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等內服,仍然發(fā)熱,咳嗽吐黃痰。     癥見發(fā)熱少汗,咳吐黃痰,舌紅、苔薄黃,脈數。     此乃溫病。經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邪內侵,因而發(fā)病?!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疲骸帮L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治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法。方用銀翹散加減。     處方:金銀花30克,連翹l5克,薄荷l0克,桔梗l0克,荊芥10克,竹葉l0克,牛蒡子15克,蘆根20克,魚腥草3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     用藥4劑后癥狀全消,痊愈。     【附方】     蔥豉湯(《肘后方》)  組成:蔥白、豆豉。功用:通陽發(fā)汗。主治:外感初起。     銀翹散(《溫病條辨》)  組成:連翹、金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黑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鮮蘆根(為引)。功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主治:溫病初起。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24..感冒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