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表現(xiàn)作者春游滿井輕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寫波光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寫山巒為晴雪所洗后的鮮艷明媚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句子 (1)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2)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來之知也。 3.文中表現(xiàn)"閑適滿意"的一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 4."游人雖未盛……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幾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從哪兩個方面寫出了"春"的信息? 5.“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這樣寫魚鳥,有什么好處? 6.你是如何理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這句話的含義的? 附答案 1.①若脫寵之鵠;②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2.C。注意原文中語言點:"將舒未舒"意為"將要舒展開還尚未完全舒展開";"披風"意為"在風中散開"。3.悠然自得4.修辭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借代(呷浪之鱗,"鱗"代指"魚");從人的活動和動物的活動兩方面寫出了"春"的信息。5.這樣寫增加了景物的動感(靈氣),同時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6.是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回應首段。表達了他對春回大地的喜悅與贊美,并對城居者困做京城而不知大好春光的惋惜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