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大學 文/羅余作 又到畢業(yè)季,讓人懷念起那一段難忘的青蔥歲月。四年大學青春的樣子如新,它記載著歲月的走過,每逢有著愉悅的和傷感的回憶……一幕幕的場景就像一張張絢爛的剪貼畫,串連成一部青春的電影。 1982年的9月3日凌晨,我?guī)е鞴I(yè)大學入學通知書,爸媽送我到村口,姐姐、姐夫和三哥送我到吉安市長途車站。上午7:30,我愉快地踏上了南昌上學的征途。 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踏進大學校門時的感受,莫名地有一種要好好學習的愿望!似乎渾身每一個細胞都在跟自己說:勤奮、努力、加油!初入校園的那一天,一處處、一點點感受著大學的因子。大多數(shù)的時間是用眼睛在看,用心在感受。顯然,從范圍來看,大學可比中學大多了。大學那靜謐的校園,那綠綠的草地,那一棟棟建筑,那一池被垂柳包圍著的荷塘,甚至是那一條條樹木掩映下的小徑……無不透出一股吸引人的魅力!能夠在這樣的校園里學習、生活,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忘不了當時的輔導員胡敏老師和大學團委書記甘攸青老師為我們做的開學動員,總結一句話,“你們將會是大學的驕子,時代的寵兒”。當時,我在想,大學學習時光有多好,這終歸是我的一個夢想,我會為之奮斗! 開學之初,學校為我們放映了《今日江工》這部由父女兩代人就讀本校的經(jīng)歷和大學變遷及發(fā)展的情景。此刻,我們全心沉靜在美麗的校園里。赫然的教學樓、圖書館、游泳館、翠湖、蘑菇亭、池塘、學生宿舍、食堂、操場、禮堂和電影院,夾道的林蔭,飄蕩著白襯衫的晾衣繩、插著愛護花草牌子的草坪等等,星光下的夜晚,每一個都溫柔如風。 之后的值周勞動后,我們開始了四年漫長奔跑的過程,有血、有淚、有釋放的歡笑,有挫敗的哀傷。無數(shù)個不眠的晝夜里,除了面對著一大堆科學和工程的理論、無休止的作業(yè)、實驗、實習、設計和考試,留下的就是均勻的鼾聲和盥洗室里永無止盡的滴答水響。還有一次次的把我們的靈魂搭載在校園與城市之間的7路公交車…… 著名的英雄城里,南昌八一廣場、公園、動物園……美麗的鄱陽湖畔、梅嶺……中山路、勝利路書店、政府和城里各所大學圖書館……這些都是我們周末時光曾經(jīng)寄托的地方。忘不了,我們在梅嶺開展了第一次郊游爬山比賽。忘不了,我們傍晚圍繞著白鷺洲公園的花圃跳起青春圓舞曲。忘不了,我們在八大山人公園的美麗小徑上爭搶鏡頭。忘不了,我們席地坐在南昌八一廣場聊天嬉戲。每一個片斷都值得懷念。 歷經(jīng)一段學習時光后,我開始看到,好大學是不需要管教學生的,學生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學校也會給學生這種權利。 忘不了1982年的秋季,我們作為大學入學的新生,高呼《青春萬歲》,開始了我們四年的同窗《大學時代》。那年,我好好回味了從這書里和電影所看到的特別感人情節(jié),我從中獲得了足夠的能量和勇氣,計劃著開辟了我的大學之旅,從中體會著在學校,同學之間開始凝結起來彌足珍貴的友誼。記得有個晚上,我們散步在校園里,饒有興致的聊過理想這回事。那時都想當一名工程師或科學專家。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小學中學的在作文里,大概都寫:我的理想,是長大了當一個科學家。要不,就是老師。
想當初,我對所學專業(yè)認識不夠,總覺得學虧了。而在前往江西省圖書館借閱的車上,我碰上一對母子,孩子問:“叔叔是干什么的?”“是大學生”,媽媽回答。“大學生是什么的?”“是上大學,念大書,將來干大事!”母親的回答,給了我以很大的震動,使我從人們的心目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了解到人們對大學生的希望和要求。那時,我感到自己是無比的幸福。于是,按做一個“真格”的大學生要求做了自己的大學計劃。 我這樣寫道:在大學里,我要系統(tǒng)地擴大知識面,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足夠的科學詞匯,以便有效地進行交際,還要懂得一些諸如增進身體健康,保障安全以及了解周圍環(huán)境等有用的常識。我是學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yè)的,我國的機械制造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是落后的,許多重要的大型設備還需從國外進口,因此,我更要立志學好機械制造與設備自動化專業(yè),為將來制造機器和設備奠定基礎。另外,我還想掌握一門技術――電子計算機,因為未來的世界是電子的世界。如有可能,我還想報考研究生,爭取繼續(xù)深造。這就是我大學時的理想,但是,我的最高理想未變,為黨的事業(yè),為人類社會服務。大學階段,我非常崇尚雷鋒、保爾,崇尚飛機的發(fā)明者莫扎依斯基,時刻以他們?yōu)榘駱?,培養(yǎng)自己象他們那樣勇敢,頑強和堅定。大學四年,我處處不忘編結自己的知識之網(wǎng)。 我童年時也夢想過當科學家和宇航員,高中的時候由校長推薦選學了理科,因為喜歡做實驗的感覺。那種感覺,好像事情的每一步,你都看得見,都能掌控,而且,錯了還可以重來。生活若是能像試管那樣透明就好了。可惜不然,許多時候,我們無法控制生活,所以愈加喜歡在實驗室的生活,單純沉靜。我依然記得我們曾經(jīng)充滿激情的四年大學時光。 大一的時候,覺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撲面而來,新鮮而燦爛,熱情而緊張。橙色的記憶里,有第一次見到老師的激動,第一次代表系里參加百科知識競答的激情,第一次考試的緊張…… 大二的時候,生活是綠色的,青春拔節(jié)生長,旺盛得像正在生長的樹,夢想也一點點接近現(xiàn)實。跟同學討論問題時,看見人們臉上滿意的微笑;跟老師批改作業(yè)和實驗報告時,給自己打了個滿意的分數(shù);開始熟悉校園里任何一處美景,也常常在教學樓和圖書館里呆到很晚…… 大三的時候,生活變成藍色。我們冷靜了下來,明白自己離未來究竟有多遠,并要為此做出選擇:留校,考研,還是工作。所有與這個決定相關聯(lián)的一切都可能會變化,包括我們的理想和事業(yè)。那時,我們還年輕,沒經(jīng)歷過風雨的愛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層薄薄的灰色。在各種選擇里彷徨,每一個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沒寫完的詩,匆匆開始就要匆匆告別。但那灰色里,卻有記憶閃閃發(fā)亮。那些彩色的歲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們是我們的資本,也是我們的慰藉。 可是,四年后,我們和往年學長畢業(yè)時一樣,把行李裝好了箱,一點點往外運,整個宿舍樓就這樣在幾天之內變回空樓,變成一個無限傷感的符號。那是我們的流金歲月,也是我們的寶藏。 1986年那年畢業(yè)季,是誰在唱著畢業(yè)驪歌,彈奏離別琴弦。我們的笑臉,都定格在那張畢業(yè)照片。夕陽余暉,我們紅彤彤的臉幸福在這一刻特別完美。那一年,我們畢業(yè)了。從此各奔東西...... 那季校園的傍晚,學校廣播總在不斷地在朗誦節(jié)目,回憶我們的青春和過往,也想最后留住大學時光的快樂和憂傷,也是最后見證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友誼!
校園里時而傳來一首首悠揚的曲子,這些天的空氣里仿佛彌滿了離別的因子,聽了讓人無限感傷??煲x別的我們都會有意無意地再逛逛校園,看一看她今天的樣子,想一想四年前她如何迎來稚氣未脫的我們。四年后,我們似乎又走回到了起點。突然覺得,四年的同窗、敬愛的老師,比想象中要真、要善、要美! 心中構筑的依然有從前的那幅校園美景:赫然的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食堂、操場、禮堂和電影院,夾道的林蔭,飄蕩著白襯衫的晾衣繩、插著愛護花草牌子的草坪等等,星光下的夜晚,每一個都溫柔如風。 綜合樓自習室的門還開著么,考研時鏖戰(zhàn)過幾個月的那個屋子,如今應該沒有什么人了吧,一直對那段埋頭苦讀的日子心存感激,不論結果如何,它讓我收獲了很多…… 來到這片校園之前,想象大學生活是白色的。因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個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純凈而自由。如果說,四年前,對我來說,跨進大學是人生夢開始的地方,那么,今天就是我夢醒的時候。畢業(yè)前的這些日子,時間過的好像流沙,看起來漫長,卻無時無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時光卻在指間悄然溜走,畢業(yè)設計、答辯,散伙席筵,舉手話別,各奔東西…… 畢業(yè)時,大家的淚光中,無不折射對曾經(jīng)共同時光的懷念和從今一份份難舍難離的寄托。最后一次坐上教室里,是我們班的獨立畢業(yè)晚會。大家除了懷念,就是暢想。最后,高潮迭起,一首當年指定的班歌《校園里一排年輕的白楊》,唱了一遍又一遍,歌聲回蕩校園,回蕩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大家久久不肯離去。因為,大家不愿意有明天。 校園的最后時光,我們82級畢業(yè)班全體同學,大家歡聚在學校禮堂,滿上一杯酒、同唱一首歌,大家盡情吃喝,帶點肆意的快感,有同學喝醉了,我們抬著回宿舍。最后,我們手拉著手,用《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相互祝福新的未來,用《驪歌》喧泄愁緒。那一陣,別離愁緒占滿心頭,這一散,何日再相見。 回憶是一劑良藥,音樂是穿透心靈的因子。人生是許多的離情難忘。我至今常常感動于同窗、戰(zhàn)友惜別時那令人動容的情景!影片《城南舊事》譜寫的《驪歌》所傾訴的心緒是一種難忘,它以抱笙加豎琴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至今還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腦海里。而影片《戴手拷的旅客》的那曲《駝鈴》讓我感覺戰(zhàn)友情篤。以至于忘記《駝鈴》這個歌名,而直呼其為“送戰(zhàn)友”!這兩首歌曲演繹得回腸蕩氣,感人至深! 一切似乎都預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過無奈。再見了,宿舍里的同學們,我們呆過的這個屋子,即將成為我們的歷史。而一切的回憶也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變成腦海里泛黃的書簽。下一站,不知道還會有什么樣風景。 離別的前一天,我清理了大學時光的值得回憶的東西,留存下來的是大一很多的信件、日記、金工實習的記錄、機械制圖作業(yè)和學習的筆記,大二參加文學、百科知識競賽等各項活動的記錄、各科實驗報告,大三生產(chǎn)實習報告和一疊機械零件設計的圖紙,大四畢業(yè)實習、設計和考研復習的資料。紙片上的記錄的計算機程序已經(jīng)發(fā)黃了,幾本用來考研的英語書好像都沒有看完過……看著看著,我竟不知不覺落下淚來,只有我才能理解每一筆每一劃里包含的意義。無法割舍卻又不得不留下一些東西,可更多更重要的東西不也永遠地留在了這里了嗎?不論是我?guī)ё叩倪€是留下的,都是我大學四年最真實的寫照。 走的那一天,我最后環(huán)視一下空蕩的宿舍。那些無法帶離的東西就都當作留念,留在這里吧。校車把我們連同最后一批行李送往車站。我們依依不舍告別大學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窗,告別這青春的故鄉(xiāng)。然而,畢業(yè),就像一個大大的句號,從此,讓我們告別了一段純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一個充滿幻想的時代…… 四年后的陽光下,我們開始走向祖國各地。是的,面對母校,我們該走了。四年前的初秋,我們懷揣著盛夏的果實,站在同一起跑線,跟在7路公交后面,追逐時光,追逐夢想,四年后的初夏,僅隔四年,我們就都各奔東西了。面對時代的召喚,面臨社會的遴選,我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許若干年后,我們會出現(xiàn)在祖國各條戰(zhàn)線的當頭。 校園的路暫且停歇,社會的路卻很悠長。忘不了在學校發(fā)生的一切,四年的時間彷佛一轉眼,不會忘記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和美麗的校園。 未來就像天空中一朵飄忽不定的云彩,而我們,從畢業(yè)這一天起,便開始了漫長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卻可能是崎嶇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一份彌足珍貴的回憶,一種割舍不掉的師生感情,一段終身難忘的經(jīng)歷。 當年,我在同學畢業(yè)留念冊的扉頁上,寫下了這首詩《我們不愿分離》: 留下了美麗的校園, 離別了青春的故鄉(xiāng); 錄下了歡歌笑語, 鑄就了美好的回憶。 你看那八二級同學的合影, 將永遠隨我們流傳。 都到哪里去了?! 四年同窗相依相伴的學友。 再見吧! 敬愛的導師,美麗的校園。 讓我們永遠記?。?/span> 導師、同學的忠言良語, 和校園的美好回憶。 朝夕相處的導師、學友, 加這美麗的校園, 我們永遠相凝在一起。 |
|
|
來自: 01一線 > 《01一線原創(chuàng)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