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恥乾隆焚毀的一部兵書(圖) 在中國的歷史上,從順治到乾隆,又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禁書狂潮,尤其乾隆年間的禁書運動真可以用不絕如縷來形容。這一點,在中國的禁書史上可以說是紹承秦皇而又空前絕后,無人可以相比的。禁書、筆禍、文字獄,緊緊相連,是清代禁書的最大特色?!币韵率俏以谶@本禁書總述中看到的感興趣的部分被禁或被毀書目的。必須說明的是,它只是這本書的極小部分且簡要的摘錄,只能反映清代禁毀書的冰山一角,其中有的禁毀書由于刻本較多、海外有存等種種原因得以幸存下來。
![]() 從這些禁毀書中,深切感受到有清一代文字獄為禍之大。明代人所撰的《軍器圖說》曾言:“夷虜所最畏于中國者,火器也”,此書乾隆時被禁毀。而在英使馬戛爾尼邀請清“名將”福康安檢閱英國使團衛(wèi)隊演習歐洲新式的火器操法時,“福大人意頗冷淡,岸然答曰: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法,諒來沒有什么稀罕!”清代康乾時,明代火器之長已全數(shù)喪失,中國已遠遠落后于西洋,皇帝與將軍正在做著井底之蛙卻不自知而且還自鳴得意! ![]() 《軍器圖說》是由畢懋康[明朝]所著,于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成書刊印,本書羅列了各種火器,圖文并舉,敘說軍器之制造,使用與威力等。成書時間 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 《軍器圖說》于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成書刊印,本書羅列了各種火器,圖文并舉,敘說軍器之制造,使用與威力等。
反映了明朝末年火器在我國長久的發(fā)展。作者:畢懋康[明朝]字東郊,歙縣(今安徽歙縣)人。萬歷年間進士?!盾娖鲌D說》一書,在乾隆文字獄期間,以乾隆修四庫全書之名義被焚毀。直到道光年間開放書禁,才再版。 《軍器圖說》一書表明 明朝時期中國的火器技術還是處于領先的,清朝統(tǒng)治者為了奴役中國人,排除先進技術思想,以至于挨打 ![]() 《軍器圖說》一書中一段話:“夷虜所最畏于中國者,火器也”
火器是滿人刻意消滅的。 因為他們擔心火器一旦擴散,滿人政權恐怕會不保。 ![]() 圖片來自 CCTV紀錄片《槍》借鑒國外同類紀錄片的理念,以陸軍槍械為主要介紹對象,以我國及世界范圍內(nèi)的的老槍、新槍傳奇故事為切入點,關注導致世界著名武器型號改進及升級原因,分析武器的優(yōu)勢與不足及其對具體戰(zhàn)役的影響,揭示戰(zhàn)爭、武器及科技的關系。
|
|
|
來自: 情系故鄉(xiāng) > 《時事新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