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子是整個人類中對世界好奇心最大的群體,但隨著成長,卻容易被日積月累的習慣所累。習慣后容易視而不見,世界在他們眼中慢慢變平、變窄,他們也開始形成固執(zhí)的理念,然后傲慢、偏見、誤解……(為了說明嚴重性,說得嚴重了) 從小看父母見著小強就喊“踩死它”,很多小朋友還從未看過小強真面目就讓它們嗚呼在了腳下。 習慣了從地球上看月亮,有一天從空間站傳來從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時,發(fā)現(xiàn)那顆漂浮在宇宙中的地球魔幻極了。 而每天渾然不知的生活,最容易習慣和忽略的是自己的身體。練習過瑜伽和冥想的人都知道[觀呼吸],觀照自己的呼吸,觀照自己的身體,這是修行的方法。而上面這個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精彩過程,更讓我們直觀地感嘆人體的精妙和神奇! ▼ 我們常說換個角度看世界,但對孩子們來說,并不像轉(zhuǎn)換全景和微距模式那樣簡單。最新引進的威爾頓·歐文的SEE INSIDE,直譯為“看里面”系列,包括三本書,中文版分別是《昆蟲和蜘蛛可以這樣看》《地球可以這樣看》和《人體可以這樣看》,我們不能指望一套書就改變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但可以為他們提供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帶他看世界。 ----世界,可以這樣看-----
這是三本書中最漂亮的一本。 日常生活中總是把蟲子嚇人的一面放大了,書中的手繪圖則把它們美麗的一面做了放大。如果孩子對蟲子的第一印象是這樣的,他們就隨時能在草叢中、石縫下發(fā)現(xiàn)各種可以玩耍的伙伴了。
蟬,漂亮! 除了漂亮的手繪,書中介紹昆蟲的方式,像是把人類縮小到昆蟲那么大,從昆蟲的視角去觀察它們。因為昆蟲們都有自己的世界,而每個蟲都有自己的秘密,為了更好地讓小朋友感知它們,書中做了PVC膠片頁的設計。 金蛛 金蛛有個特殊天賦,它們的網(wǎng)中心總是織繪出英文字母X的圖案,這樣能讓蛛網(wǎng)更牢固。因為這個X圖案看起來像潦草的涂鴉,它的英文被叫成Writing Spider。 胡蜂 翻動書頁,可以看到去掉了外骨骼后的胡蜂內(nèi)部、胡蜂、以及它可能看到的人類無法看見的顏色,因為它們能更細節(jié)化地看一朵花兒,這甚至能引導它找到花粉。 蝴蝶 剛剛破蛹而出的蝴蝶的翅尚未干燥和伸展,翅身還是很柔軟,不能立即飛翔。等到血液注入翅,翅變得干燥和平整后,就可以隨時準備起飛了。(沒錯,蝴蝶的“翅膀”不是翅膀,是“翅”。因為昆蟲的翅由翅脈和翅膜組成,沒有內(nèi)骨骼、肌肉和神經(jīng)。鳥的翅膀才叫“翅膀”) 從絢麗的蝴蝶,到強壯的甲蟲,《昆蟲和蜘蛛可以這樣看》呈現(xiàn)了不同昆蟲的生活環(huán)境和精巧復雜的昆蟲王國。PVC膠片插頁設計可以透視昆蟲的身體結構,讓孩子在閱讀中自己動手“揭”秘,面對面觀察昆蟲的發(fā)育過程。領略隱秘世界的獨特魅力!
![]() 先俯下身,從一片土壤開始,關注我們腳下的土地。然后了解陸地、地球上的水、天氣......
火山噴發(fā),海嘯肆虐,地球的力量神秘又驚奇!
《地球可以這樣看》呈現(xiàn)了不同地貌的截面與構造,透視地球神秘的內(nèi)部世界。從炙熱的地心,到最高的山頂,讓孩子感受這顆藍色星球的驚奇力量!
![]() 李世石對戰(zhàn)AlphaGO那段時間,有很多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科幻作家劉慈欣說,人工智能目前的發(fā)展還非常初級,我們對自身意識的產(chǎn)生、智力以及腦科學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大腦神經(jīng)元數(shù)量就像銀河系的星星一樣有上千億個,每一個神經(jīng)元結構都極其復雜。
人體確是一臺復雜精密的機器,每一秒,身體內(nèi)的細胞都在飛速運行,一個血細胞從出發(fā)進行循環(huán)到回到心臟只需要20秒。但我們一般在身體出狀況時才會關注它。我們的身體里有了不起的科學,認識世界,從了解自己開始吧。
皮膚是人體最大和最重的器官,成人的皮膚約占自身體重的16%,為兩平方米左右,差不多是一張單人床那么大。 舌頭、唇、臉、頸、手、足和指尖,是人體最敏感的部位。 人體的耳朵和鼻子始終處于生長中。 ......
《人體可以這樣看》以獨特的立體視角,透視人體的各個部分,用不同的顏色區(qū)分它們的功能和職責。從皮膚到肌肉到骨骼,進入神秘的人體工廠,展開不可思議的冒險。 ▼
《昆蟲和蜘蛛可以這樣看》這本書邀請博物君做了審校,后來他還一臉高冷地為整套書寫了這樣一段推薦語:
OK,這是一套好科普,鑒定完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