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散記
初夏時節(jié),去到了傾心已久的九寨黃龍旅游,其后又在成都盤桓幾日。一趟旅行歸來,便會有些旅途中的事情記憶深刻,于是有此散記。
乘車見聞
雨后的清晨略感涼意,拎著行包走在人跡稀少的街面上,輕松而愉悅。每一次外出旅行,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擺脫束縛回歸了自由。到達(dá)長途車站,捏著車票,期待著將要去達(dá)的遠(yuǎn)方,眼瞅車站內(nèi)外忙忙碌碌為生計而奔忙著的眾生,便有一絲超脫自得,油然而生無事一身輕的感觸。這恐怕也是眾多人喜歡外出旅行的原因。
這些年長途汽車也興起了安檢,給很多外出打工或回鄉(xiāng)探親者帶來不便。安檢帶上,一位旅客的背包因捆扎不牢被甩開,裝著的洗漱用具水果書籍扔得滿地都是,另一位農(nóng)婦更慘,因忙著卸下背上的包裹,沒注意一籃子雞蛋已經(jīng)過了安檢,無人照料的雞蛋直接傾翻在地,滿地都是黏糊糊的蛋清蛋黃,安檢人員見慣不驚地視若無睹。
7:00上車,車內(nèi)沒有坐滿,還剩一兩個座位,這樣最好,舒適有度。一個農(nóng)村婦女模樣的人上來,卻嚷嚷著非要與乘務(wù)員換座位,說那里視線好,坐著不暈車,惹得車中人曬笑。眼前這一幕場景,令我想起前些年乘車外出的一些趣事:一次下鄉(xiāng)途中,車中一老婦見汽車已從家門前駛過,急得起身到駕駛員旁邊,使勁叫喚:“吁...吁...”還一個勁拍打司機(jī):“背時的,停下??!”氣得駕駛員大罵:“什么吁吁吁,我是牛啊...全車笑翻。還有一次,一個老農(nóng)民買票時抖抖索索解開深藏于長衫里的手帕,逐一清點皺巴巴的零錢,被售票員嫌惡地怒視,而一個鄉(xiāng)民因為無錢,便用一籃子雞蛋換取車票,售票女郎欣然笑納...
時隔多年,雖然汽車早已普及,但對于身居邊遠(yuǎn)之地較少出門的鄉(xiāng)民而言,長途乘車,依然還是一種奢侈。
車上錄像放著《人在囧途.泰囧》,片子選得真有意思,坐在舒適的車中看別人囧在旅途,有些滑稽,又有種幸災(zāi)樂禍的感覺。
旁坐是一對情侶,女孩嘟噥著紅唇在男孩懷里磨蹭撒嬌,兩人親吻時吱吱有聲,車行不久,女孩又摟著男孩一臉幸福地昏然入睡,大家熟視無睹,這便是時代的進(jìn)步。
空中經(jīng)歷
2;30鐘飛機(jī)起飛,飛往九黃機(jī)場。飛行旅程并不長,僅需約50分鐘,上機(jī)一小會就要準(zhǔn)備下機(jī)。然而飛臨機(jī)場上空卻被告知下大雨無法降落,盤旋一陣只能返航。乘客有些遺憾,卻也理解,返航到成都候機(jī)樓,等待天氣好轉(zhuǎn)后再次起飛。
在候機(jī)樓里枯坐,一等就是5個多小時,這對每個人的耐心都是一個考驗。一些旅客開始焦躁抱怨、不耐煩。有人對盒飯質(zhì)量挑三揀四,有人對空姐出言不遜,有人摔打敲擊座位上的陳設(shè),空姐則帶著職業(yè)微笑無語地佇立,真欽佩她們的好脾氣。一趟飛機(jī)也是一個小社會,從乘客的表現(xiàn),可以大致判斷其身份和素質(zhì)。如果長途汽車?yán)锟吹降氖瞧胀ǔ丝偷乃刭|(zhì),那么飛機(jī)乘客則應(yīng)該具有較為良好的身份或素質(zhì),遺憾的是并非如此,個別乘客的表現(xiàn)甚至很不耐看。一個看起來還算漂亮的女人嘴里罵出來的臟話令人驚愕,另一個衣冠楚楚的男子氣急中居然揚手抽打工作人員。
坐等至夜里9點,終于通知再次登機(jī),群情振奮,爭先恐后地上機(jī)。落座后,疲憊的旅客大都假寐,靜靜等待降落。不料飛機(jī)飛臨九黃機(jī)場上空盤旋數(shù)次,依舊無法降落。廣播說:“因天氣原因,我們只能再次返航...”沉寂的艙內(nèi)一下嘩然,情緒失控,爆發(fā)出叫罵責(zé)問,情緒激動地抱怨和粗口不絕于耳,一片混亂。有人氣急地責(zé)問:“我們預(yù)定了酒店房間怎么辦...”空姐笑而不答。飛機(jī)在喧鬧中返航。此時已近深夜11:00,一眾被拉進(jìn)空港酒店休息,并告知明晨5:00起飛,雖然滿肚子焦慮氣憤,卻也只得無奈地接受現(xiàn)實。
凌晨4:00,服務(wù)員叫醒眾人,乘車前往機(jī)場。清早的候機(jī)樓并不寧靜,熙熙攘攘地旅客不少。一行人睡眼惺忪地登機(jī)后倒頭繼續(xù)補覺,然而好半天都不見起飛,說是對方機(jī)場天氣仍然不好,須下機(jī)就地等待。大家一聽氣急敗壞,有人當(dāng)即憤怒:“既然天氣不好,一大早把我們拉來干什么...”“什么破飛機(jī),這樣子來回折騰人...”罵歸罵,卻又無奈。一眾下機(jī),再次回到候機(jī)樓,吃過味同嚼蠟的盒飯后坐等。焦躁憤懣,憂慮生氣卻又無可奈何,那種無所事事地枯坐盼望而又無果,那種不上不下被懸著的味道,真是難以形容。所謂“度日如年”,也就是這種狀況了。
10:00左右,終于開閘,第三次登機(jī),有人說好事不過三,這次不會再返航了吧?被人立馬”噓”住,誰都害怕第三次折騰返航。
還好,11時許,終于平安落地,歡呼聲雀起,幾經(jīng)磨折疲憊不堪的旅客們魚貫走出機(jī)艙。此時已比原先的行程延誤了一天,預(yù)定的酒店、景點門票、旅行社等都已失效,每個旅客都不同程度受到損失。
大雨后的機(jī)場一片安寧,遠(yuǎn)處山坡上有仍未消融的皚皚積雪堆積,氣溫一下降了10多度,空氣清冽而寒冷,目視暴雨殘雪過后蒼翠欲滴的樹木,心中有劫后余生的輕松。
九寨用它的神奇,給了前來觀光者一個下馬威。
人間仙境
用童話世界來形容九寨黃龍,一點都不過分。藍(lán)天白云下,奔泄而下的樹正瀑布,綿延數(shù)里的蘆葦湖泊、靜若處子的長海、色彩斑斕的五彩池,林濤洶涌的原始森林,蜿蜒流淌的花間溪流,無不讓人感受到靜謐安詳和空靈悠遠(yuǎn)。流連其間,遠(yuǎn)離了塵世,遠(yuǎn)離了嘈雜喧囂的市聲和令人心堵的人事糾葛繁雜俗務(wù),昨日的種種不快全然遠(yuǎn)去,身心被洗凈般的清爽,深深吸一口潮濕清新帶有花香的空氣,感覺通體潔凈。前些年一份報紙的副刊名為《明澈》,很讓我咂摸了好久,置身斯情斯景,恍然明了什么是“明澈”。
漫步溪畔花間,滿眼的綠色滿目的美景:隱約可聞的林濤、雪層下悠閑吃草的牦牛,悄然開放著的不知名花草、通達(dá)肺腑的清新空氣,這一切構(gòu)成了人間仙境。雄渾的大自然讓人感覺渺小,也讓人感到脫離凡塵的清靜。身處于此,家庭里的俗務(wù)、同事間的爭斗、仕途上的升遷包括愛情上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都變得不重要,通通被扔到遙遠(yuǎn)的爪哇國,眼前唯有美景秀色花香鳥語和纖塵不染的寧靜。佛教里講“出世”,此刻這種萬念俱忘一切皆空的心境,離“出世”怕是不遠(yuǎn)了??嗫嗾覍さ男腋!裘乱郧筮h(yuǎn)離煩惱遠(yuǎn)離痛苦的解脫,在這里觸手可及。
聽到過“移步換景”的說法,一直不甚了了。在九寨和黃龍,終于得其精妙。徜徉仙境,幽靜神秘的自然界猶如美艷誘人的仙女,既充滿了妖冶,又相當(dāng)?shù)囟嗲?,穿行其間,滿眼都是誘惑,可謂舉步有妙處,四望皆勝景。時間一長,便被迷惑,感覺頭腦飄然難以自持,生起撲進(jìn)大自然懷抱狂嘯高喊的沖動,又有想在茵茵青草地上歡快打滾的欲望,還想不顧一切跳進(jìn)清澈見底的池塘?xí)秤捂宜?..始信自然和美景不僅可以令人流連還可讓人情動發(fā)狂,這就是自然界的魅力。美麗的景色喚醒人的真性情,讓人撕下平日里緊緊包裹的偽裝,回歸自然還原自我,平常再嚴(yán)肅刻板一本正經(jīng)的人到了這里,估計都會被打動被誘惑而丟開面具恢復(fù)人性還原本真。
景區(qū)里,間或可以遇見悠然信步的高原牦牛和有著“高原紅”臉蛋的藏民,還有卷曲著頭發(fā)跟隨羊群小狗跑前跑后嬉戲的羌族小孩,他們在藍(lán)天下悠閑自得的樣子令人向往。身處高原,遠(yuǎn)離都市和現(xiàn)代生活,依水草而生,與白云為伴,按說他們應(yīng)該寂寥落寞,卻活得無憂無慮自在逍遙,倒是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都市人,紙醉金迷鐘鳴鼎食,自以為活得滋潤,卻失去了人生最根本的東西 —自由,為世情為物欲所累而不自知。到了這里,方才知曉什么是真正的悠閑自在和自由逍遙。
古往今來,都有士大夫或胸懷奇才的隱士潛居山野,過著粗茶淡飯懶掃柴門的恬淡生活,他們深諳不問世事幽居山林的個中三昧,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真不是空穴來風(fēng)!于是想到,為什么每次外出時會心神快慰,潛意識里,不就是向往那一份清靜自由,向往掙脫羈絆沒有束縛的心靈之旅!今人雖無法效仿古人那樣隱居那種風(fēng)骨,卻可以通過旅行通過短暫的放逐,去達(dá)到放下和解脫。旅行,行的是路,旅的,卻是身心,是心情。這一點,三毛比我們理解得透,也做得更好。
一趟九寨黃龍之旅,體驗到了心靈凈化和“蕩氣回腸”!
去過不少景區(qū),大都有“見面不如聞名”的感喟,覺得名不符實上當(dāng)受騙,而九寨黃龍卻“見面勝過聞名”,不虛此行。
一生中有此一行,是難得的記憶。
認(rèn)識市花
逗留成都期間,正值初夏,路旁的大樹上粉色花卉開得妖艷無比,一問方知為成都的市花,名為芙蓉。
成都又稱蓉城。關(guān)于蓉城的命名,有很美的傳說。相傳從唐時起,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舉行。其時百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把座古都打扮得妖嬈富麗。蜀王妃花蕊夫人從百花之中發(fā)現(xiàn)了芙蓉,喜歡上了這種形狀美麗的花,蜀王孟昶為討其歡心,遂命百姓廣植芙蓉樹,于是成都四周芙蓉花開如同錦繡,從此便有了芙蓉城的稱謂。
而杜甫的詩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更讓成都“花城”的美譽為天下所盡知。雖然如今人們習(xí)慣將“花城”視為廣州,但是歷史上的花城美譽讓成都人至今引以為豪。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成都市花是芙蓉,洛陽的市花是牡丹,香港是紫荊花,而北京則是月季。評選出的市花都有各自的說法且都以為傲,我卻覺得,成都的芙蓉花好看是好看,但少了些香味。倒是牡丹、桂花、臘梅一類,既清香淡雅,又秀麗高潔,那沁人心脾的香味讓人心境怡然,不知被哪個城市定為了市花?
前些年曾有熱心網(wǎng)友發(fā)起評選國花的活動,提出了牡丹、梅花等候選,很引起了一些人的關(guān)注,后來不知什么原因,活動無疾而終。其實世界上好些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花,國民皆以此為自豪,因為國花里面融聚了愛國情懷,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凝聚,我覺得這項活動還是有意義的。
不管是國花還是市花,都蘊含了淳樸的市民情感和濃烈的愛國思想,悉心講述起來,還會有溫馨感人的歷史掌故和文化故事。真希望哪一個有心人能夠據(jù)此出一本書,對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所喜愛的花卉如數(shù)家珍地娓娓講述,順帶把該城市的風(fēng)物人情一一羅列,該是一件多么雅致且匠心獨運的事情。這樣的書籍讀罷,若干年之后倘若有幸蒞臨斯國斯城,那記憶深處的花香會令你熟悉,像是遇上老朋友一般悠然心會。
現(xiàn)在動輒就拿文化說事。喝酒、吃飯、祭拜供神,都說是文化。其實,花卉里面是真有文化,只是大家見慣不驚或不曾深究,只欣賞其美其香,沒去關(guān)注里面的文化味道,是為一憾。
城市文化
在成都期間,見識了這個城市的文化。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成都的文化是喝茶和打麻將。
喝茶和打麻將是成都市民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了成都的一個品牌。在成都,喝茶和打麻將兩項都不沾邊的人,怕是少之又少。這種生活方式衍生傳承,逐漸成為當(dāng)?shù)厝诵蓍e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之一?;蛟S可以這樣說,許多外地人,包括一些定居成都時間不長的人,對于成都的市花是什么,周邊有哪些景點,可能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對于喝茶和打麻將這兩項,基本上全都知道,并或多或少受其影響而參與其中。
打麻將,少則兩三毛,多則三五元,賭資不高卻耗時費神,不知不覺一個半天就過去了。一桌人大體都相互認(rèn)識,至少也是點頭之交,今天你贏我,明天我又贏回來。一來二去,麻友之間都成了哥們姐們。在麻將桌上,家長里短、坊間傳說、明星緋聞都是談資,某貪官被抓的傳聞、某明星離婚的消息,某女子傍上了大款,某“小三”修成了正果,某“二奶”被“大奶”抓了現(xiàn)行而掃地出門,某官員被雙規(guī)家中搜出巨款...如是等等,在打牌喝茶的間隙中都是哂笑議論的話題,牌桌和茶館成為了社交場所的“情報交換站”。一些人甚至?xí)幸鉄o意地到茶館或麻將桌邊坐坐,以獲取新鮮消息,“麻將文化”已經(jīng)與生活有機(jī)交融。
有這樣的笑話:飛機(jī)在云天里飛著,有乘客問:“成都到了嗎”?馬上有熱心的旁坐告訴說:“聽到稀里嘩啦搓麻將的聲音,成都就到了...”麻將不僅成為了成都的一個品牌,而且居然還成為了一個標(biāo)志性的廣告,以至于在麻將的各種打法中,有“打成都麻將”這樣一個專門的麻將類別,這在其他城市是無法想象的。
說到喝茶,其他地方是把喝茶作為一種消閑,更多則是交際需要。而在成都,相當(dāng)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則把喝茶當(dāng)作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單位里還是在茶館座位上,人手一杯(碗),不時稀里呼嚕抿上一口,自得其樂。在街上,隨時可見手里或捧或提茶杯的行人。汽車或自行車籃子里也放有茶杯。而在寬街窄巷,在街道院壩庭院深處的屋面街沿和院子里,邊曬太陽邊氣定神閑喝茶養(yǎng)神,更是一道風(fēng)景。如果說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那么喝茶打麻將無疑是成都這座城市特色最為鮮明的文化,其他城市難以得其精髓。廣州有“喝早茶”之說,那其實是請朋友“吃早餐”的代名詞,與成都的“喝茶”不可同日而語。
由于把喝茶和打麻將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享受,浸淫日久,成都人就比較講究消閑懂得享受,養(yǎng)成了溫吞斯文的性格,生活節(jié)奏比起其他地方就要慢半拍,甚至連說話都顯得綿軟而剛性不足。較之姊妹城市重慶那火爆粗獷的麻辣燙語言,成都話更溫柔,聽起來也更熨帖和舒服?;蛟S可以把成都話當(dāng)做西南地區(qū)的“吳儂軟語”。據(jù)說早年在西南地方,便有將成都話稱作“成都官話”的。電影《抓壯丁》里,王保長們拿腔捏調(diào)模仿“成都省”的“官話”,即是一例。
可能正是有了泡茶館喝茶的習(xí)俗,成都才有了講評書,擺龍門陣(嘮嗑、拉家常)等行當(dāng)。這類行當(dāng)應(yīng)該最早是出現(xiàn)于茶館。兩種均以語言講述為特色,前者一人,后者多人。但凡歷史故事江湖傳說或市井軼聞,都被栩栩如生地講來,令茶客品茗消閑之余,得知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街柳巷的趣聞軼事,很多不怎么看書看報的人,都從這里知曉國家大事坊間傳聞。評書如今已不常見,而龍門陣則還在繼續(xù)擺,甚至有一本名為《龍門陣》的暢銷圖書,專門反映老成都的逸聞趣事歷史掌故和市井傳聞,發(fā)行還不錯。
近年,有一位叫李伯清的人,在龍門陣的基礎(chǔ)上又衍生出一種新的擺法,稱作“散打”,他自己稱叫“擺閑龍門陣”。所謂散打,其實就有些像單口相聲,只不過加入了更多的方言俚語,市井趣聞和插科打諢,增加了更多笑料,有似于周立波的“海派青口”,茶客們樂在其中。除此之外,一些茶館里還有胡琴、川劇坐唱等表演。喝茶聽?wèi)?,再加上對于國家大事家長里短的評說議論,一個半天的時間就這樣打發(fā)過去了。所以,坐茶館成為了很多老成都人一種消閑、一種生活方式。
正由于這種獨特的閑情逸致,前些年成都準(zhǔn)備將城市申報為“最休閑的城市”,結(jié)果卻被杭州捷足先登,痛失交臂。談及此事,一些成都人至今耿耿于懷,認(rèn)為成都才配此稱號。城市之間千方百計爭奪一個“休閑城市”的封號,而非“最勤奮”,“最創(chuàng)業(yè)”等等,應(yīng)該是一個笑談,卻確有其事,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喝茶、打麻將,擺龍門陣、散打、再加上軟語俏言,構(gòu)成了成都獨特的文化,也為成都活色生香,有別于其他城市增添了亮色。
... ...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每一次旅行,都會有新的收獲,有人說旅行是一種修行,我很有些贊同。所謂修行,就是眼界的擴(kuò)張靈魂的洗滌,達(dá)到對于人生的感悟和心靈的涅槃。
這樣的旅行,人生中應(yīng)該常有...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