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安德特人大概80萬年前和智人分道揚鑣。這個時間是怎么推算出來的呢?其實是通過DNA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80萬年之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失去了一些DNA,這些DNA的缺失導致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失去了面部的毛發(fā),也沒了陰莖刺(就是貓咪和狗狗JJ上的那些小刺或者倒鉤,用來勾住雌性避免她逃脫,同時加大對陰莖的刺激程度,促使快速射精),這說明80萬年之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還是沒分開的;但是之后二者的基因就有了一些差異,而且越來越大。這就可以大致推斷出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分道揚鑣的時間。 大概在4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率先離開了非洲大陸,遷徙到了今天西歐一帶。他們鼻孔粗大,呼吸道可以充分的加熱冷空氣,脂肪代謝的效率也比咱們智人高的多,這都讓他們很好的適應了當時歐洲寒冷的氣候;他們骨骼粗大,肌肉強壯,抗打擊能力強,這讓他們可以捕獵大型的野生動物(甚至是猛犸象)。種種優(yōu)勢使得他們不僅在西歐繁衍生息,還不斷地向各個方向擴張,甚至一度到達了西伯利亞的西端。 而具體是智人產(chǎn)生的何種影響導致了尼安德特人消失,卻成了一個千古謎題。 一開始有一種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的智商低下,無法制造先進的工具以及武器,在與智人的競爭中處處都在下風(這個學說假設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發(fā)生了很尖銳的沖突)。但越來越多的尼安德特人頭骨被發(fā)掘出來,經(jīng)過測算,他們的腦容量居然有1200-1700ML,而智人的腦容量是1400-1600ML,也就是說,單從腦容量上來看,尼安德特人并不占下風,甚至可能還比現(xiàn)代人腦容量更大一點點,說他們是蠢死的,恐怕站不住腳。而且,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尼安德特人制造的石器,還發(fā)現(xiàn)他們會制造飾品,會紋身,也發(fā)現(xiàn)了他們有明顯的使用火的痕跡,從工具的角度,也不能認為尼安德特人比智人落后很多。 后來又有一種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不會說話,沒有語言就不能產(chǎn)生交流,也不能形成復雜的社會性,各個部族更是很少通婚,尼安德特長期處于小部族的階段,無法快速擴張人口,又頻繁的內(nèi)部通婚,引發(fā)了不少的遺傳疾病,最終導致了滅絕。但是近年來隨著DNA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尼安德特人同樣有和智人一樣的、對發(fā)展語言功能至關重要的幾個基因突變,也就是說,尼安德特人很有可能是有語言的,這個學說也有漏洞。 還有一個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的飲食結構害死了他們。這個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是純?nèi)馐车娜祟?,靠著捕獵大型動物過活,但是隨著冰河時期結束,很多大型動物(比如猛犸象和大角鹿)不能適應氣候變化而滅絕,同時智人的到來也加劇了野生動物的消耗量,尼安德特人無法捕獲到足夠的獵物,所以餓死了。但是,最近在西班牙發(fā)現(xiàn)的幾個尼安德特人聚居點里,也發(fā)現(xiàn)了尼安德特人食用大量植物性食物的證據(jù),所以這個學說也不是完全就能成立…… 甚至還有激進的理論認為:尼安德特人沒有滅絕,而是被智人逐步同化了。但這個學說有個致命的缺陷:如果是這樣,那同化也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目前的考古證據(jù)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晚于距今3萬年的尼安德特人骨骼和聚居點,也就是說,尼安德特人是在距今3萬年左右的時間點突然就銷聲匿跡了的。 總之,目前對尼安德特人滅絕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各方面的證據(jù)都不充足,誰也拿不出可以服眾的說法。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全球人類(除了撒哈拉南部的非洲黑人)身上的尼安德特人的血統(tǒng)都差不多,但歐洲人好像遺傳了更多的尼安德特人特征,最典型的就是白種人有更高的脂肪轉換率,也就是更抗凍,這是尼安德特人的一個顯著特征。有人認為是歐洲的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發(fā)生了更多的通婚,可目前無法解釋的是,如果真是如此,白種人身上的尼安德特人血統(tǒng)應該更多,到實際上他們的尼安德特人血統(tǒng)和其他智人都差不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