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竇鳳琴 (竇鳳琴演唱的《斬秦英》遵陳景民先生版本)
陳景民,陜西咸陽人,生于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903年),幼年時期在陜西涇陽秦鏡社學藝。民國17年(公元1928年)25歲時來蘭在文化社搭班演戲,他專攻青衣戲。來蘭后首場在山子石皖江會館會戲上演《斷橋》里的白娘子,出場前在幕后只唱了一句尖板“與天兵打一仗提心在口”,音高宏亮,聲如銅鈴,沖破云霄。金城的觀眾大力驚動,齊說從來沒有聽過這么響亮的嗓音,個個爭先恐后、以睹其容為快。 陳景民的著名戲有《斬秦英》、《鐵獸圖》、《四賢冊》、《五典坡》、《三娘教子》、《雙官誥》、《趙五娘吃糠》等,尤其是《趙五娘吃糠)30年來唯他獨尊。他演吃糠時一邊嚼吃鋸末,一邊高聲吐唱,使觀眾驚嘆不已。在《斬秦英》中,他扮演的銀屏公主在唱腔中運用三拉腔時,其音一腔接一腔地既婉轉(zhuǎn)而又宏亮,音調(diào)壓得臺下觀眾鴉雀無聲,莫不贊嘆。 陳景民于30年代初期在蘭州創(chuàng)設(shè)新興社,社址在城內(nèi)三圣廟(原鼓樓南南口對面),后移至雙城門外柏道路。新興社是繼文化社之后在蘭州城內(nèi)成立的又一個文藝社班,他領(lǐng)導(dǎo)的這一社班,不僅將在蘭有些著名演員吸收在內(nèi),并陸續(xù)由西安等地請來一批著名演員,還培訓(xùn)了一些青年新秀。他自已是唱旦角的,可絲毫不嫉妒名旦,如他從陜西和甘肅先后請來的有何振中、張正聲、李愛云以及肖正惠、傅榮啟、樓英杰、王曉玲等。 在30年代中,新興社生、旦、凈、丑齊全,老中青演員結(jié)合,演員陣容及演技方面可以說空前絕后而譽滿金城,一直在蘭州藝壇中成為佼佼者。陳景民品性高尚,意志剛烈,說一不二,重視信義,有股堅強毅力和任事精神,在數(shù)十年的文藝生涯中,一直被觀眾譽為蘭州秦腔劇壇中的金嗓子、也是蘭州秦腔界的一株冬梅。他于1964年謝世,終年6l歲。
(本文文本資料來自中國甘肅網(wǎng)) 【注:據(jù)《中國戲曲志 甘肅卷》載陳景民先生生于1901年】 【注文中錯誤??保汗饩w十九年為189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