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損傷多見于年輕人群,他們熱愛運動,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運動訓練衛(wèi)生知識和出現運動損傷后的應急措施,而對傷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嚴重者甚至導致終身遺憾。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運動損傷緊急處理方法:
最常見的莫過于皮膚表面的擦傷,多發(fā)生于身體四肢部位。器械使用不當時,非常容易造成擦傷。如果擦傷部位較淺,涂上消毒、消炎藥水即可;如果擦傷部位較臟或有滲血,應該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口,然后再涂藥水。
運動中,肌肉急劇收縮或被過度牽拉,就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這時要立即停止運動,并進行冷處理。即冷水沖洗或毛巾冷敷,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和水腫。肌肉拉傷之初,切忌揉搓和熱敷。 此外,身體局部與鈍器發(fā)生碰撞,會造成軟組織挫傷,也就是俗話說的“磕著碰著”。輕度損傷不需要特殊處理;比較嚴重的損傷,可以外用活血化淤的藥物,比如正紅花水、止痛噴霧劑、云南白藥等。
韌帶及關節(jié)損傷是由關節(jié)部位突然過度扭轉、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的,輕者造成韌帶拉傷,重者造成韌帶斷裂或關節(jié)脫臼。最易發(fā)生韌帶及關節(jié)損傷的部位有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腰椎以及腕掌部。 急性損傷發(fā)生后,應立即停止活動,然后局部冷敷。1—2天后,可以使用溫熱毛巾熱敷,并按摩受傷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身體恢復。如果損傷較重,發(fā)生韌帶撕裂或關節(jié)脫臼,應保持安靜,盡量不要活動,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因此,早期正確處理韌帶損傷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結疤等影響關節(jié)活動的功能性障礙。
如果肢體被割傷、戳傷后導致出血,主要可通過以下方法緊急處理:抬高肢體,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臟;簡單清洗傷口,然后用繃帶擠壓包扎;手腳、小臂或小腿發(fā)生出血時,可彎曲肘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并加棉墊,然后用繃帶作“8”字形包扎。
一旦發(fā)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帶纏過腦部,在對側腦作結。如脫臼部位 在髖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軟臥上送往醫(yī)院。 常見的骨折分為兩種,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發(fā)生骨折后,應首先用紗巾對傷口做初步固定,再用擔架或平木板固定患者送醫(yī)院處理。注意運送傷者過程中盡量不挪動骨折部位。 回復【野營】看應急哥是怎么說的…… 覺得不錯請點贊或轉發(fā) ↓↓↓ 來源 | 網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