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二、裁剪 修改對一首詩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凹舨酶≡~謂之裁”,“裁則蕪穢不生”,稱體為美,過長過短都不行,所以修改文章不要舍不得刪,不合主題,蕪枝蔓葉堅決汰除。陸機(jī)說“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意思是說,如果與主題不合,再好再舍不得也在必刪之列。取舍增刪,如匠之就繩墨,否則“若術(shù)不素定,而委心逐辭,異端叢至,駢贅必多”。要做到:“句有可刪,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薄吧苿h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辭殊而意顯?!比绻恰白謩h而意闕,則短乏而非核”,“辭敷者而意重,則蕪穢而非贍?!边@幾點就對如何敷如何刪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刪要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難!難!難!如孔圣之春秋,司馬之史記。如宋玉之賦美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儂纖得度,恰到好處?!案恼码y于造篇,易字艱于代句”就是說修改的不易。 上文說的煉字煉句其實就是修改的過程,只不過煉字煉句著眼于一字一句,這里所謂的裁剪著眼于全篇。 有人說,好詩是改出來的,這句話我信。有的時候,我們對一首詩中的某一個字或某一個詞或者某一句不滿意,然后改掉這一句,改后很好了,但發(fā)現(xiàn)上下句不相協(xié)調(diào),就逼著你不得不動其他句子,以致于一首詩幾乎全部都與原來的全異,這樣的事相信大家都有過。有時,一首詩不滿意,我們可以先放一放,過一段時間再看,也許會忽然有悟,找到修改的辦法。有時,寫好了一首詩,不是很滿意,于是用大字抄好,張掛于醒眼處,自己反復(fù)朗誦,也能找到修改的靈感。這是一些很個人的做法,與大家共享。初稿一次不成,二次、三次直到滿意為止,這就是所謂“詩不厭改”。 “始躑躅于燥吻,終流記于濡瀚”(陸機(jī))意思是說,開頭還顯得出語不暢,有些干癟,經(jīng)過反復(fù)修改以后,終天達(dá)到暢快淋漓,文采斐然。如婷婷之樹,干枝通達(dá),層次井然,遞進(jìn)清楚。讀到得意處,自己也免不了會心一笑。這樣就達(dá)到了修改的目的。 修改一定要舍得割愛,如果與主旨不符的或與道義相悖的,自己再喜歡也一定要刪去。要做到“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