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組圖片是去年夏天參加多肉博物館集市時順手拍的,今天整理文件夾居然被我翻出來了。因為放在室外露養(yǎng)槽里,沒有在博物館內,平時都不會晃到外面去看它們。當時是神馬情況,讓牙尖想想……好像是我集市買買買完了離閉館還有1個小時,于是去參觀了下那儀仗隊似的幾十列室外露養(yǎng)槽。 當時拍的圖片不止水泡家族,還有番杏科的肉海,銀波錦屬(熊童子那個屬)肉海,那叫一個骨灰級!今年再補充點品種圖片再放上來。為什么說是肉海,因為每盆(直徑15CM盆)間隔6厘米,密密麻麻放滿,看得我密集癥都犯了。不同于賣肉大棚的苗子肉海,那可是樁子肉海。水泡家族當時是一個品種十幾盆吧,全放在一堆,外面罩著很矮的遮陽網(wǎng),密集得很難挑出單一的一盆來拍照。拍也不好拍,相機得斜著拿??赡芪胰サ臅r間不對,早上是沒有遮陽網(wǎng)的。 間隙都密得快沒了,學名標簽大部分也都是看不到的,但其實我可以抽出來查看的,懶!有拍到標牌的我都放上來的。這堆肉都是博物館的收藏品,非賣,全是母本打種子用的。但會員每年可以領到海量的各種種子。這幾年牙尖一直想著要不要入個會員收集點種子播播。每年能領到的種子都不一樣,單子上幾十上百種。其中有部分都是超級稀有品種(想想蘇黎世多肉博物館那6800個品種的多肉)。比如牡丹啥啥的,兜兜毛毛啥啥的…… 以上都是廢話,大家看圖就好。大太陽天拍的,略調光。 對了,牙尖那收集了幾十GB的肉圖里,翻到2張博物館的配土圖片,這地方平時是不允許進的,只有集市當天開放參觀。大家先自行腦補泥土內容。我還有每個配土的單獨照片,但目前還沒找到等我找到再放上來??!這堆配土應該是仙人球類的配土,不過他們的景天科貌似也用的這種配土。水泡好像不是這份配土。具體沒仔細研究過,博物館的配土我拿回來一般都是要換或者加點別的。因為完!全!不!保!水! 水泡類我只拍了這么一小部分,快閉館了。密密麻麻的我看著眼花。其余品種下次再補拍,如果論壇有人喜歡水泡家族的話。(本文作者:Jasmin牙尖得很) |
|
|
來自: THY7655 > 《肉肉、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