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之儀《汴堤帖》 紙本 行書 縱28.3 橫35.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之儀再拜啟:自汴堤瞻近,遽復累年。一曾于書海上,不辱報,勿勿不敢嗣音。而舊德相求,庶幾未在棄黜,故役投滿,謂得還遂見□右。又爾維縶,其味可知,美績在人固久,顯部回翔,詎得為終風歲計。歸歷嚴近,勤向尤屬,晚春更覬善衛(wèi)。前對光寵,之儀再啟。 鑒藏印記有“宋犖審定”、“淞洲”、“皇十一子成親王詒晉齋圖書印”、“蓮樵鑒賞”等。 《汴隄帖》是李之儀對友人應酬問候的信札。此帖筆畫勁媚,結(jié)構(gòu)緊湊,重心于上,展示了李之儀的書法特點。著錄于《書畫鑒影》卷一一《名賢手簡冊》之一。 李之儀, 生卒年不詳,字端叔,樂壽(屬河北?。┤恕1彼卧S年間登進士第,曾為蘇軾知定州時的幕賓,歷樞密院編修官、原州通判。元符中,監(jiān)內(nèi)香藥庫(管理香藥庫的官)。宋徽宗時期因為給范純?nèi)蔬z表作行狀(人物傳記),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遂居姑熟(今安徽省蕪湖),又自號姑溪居士,后徙唐州(今河南泚陽),至朝請大夫。李之儀善文章,尤工尺牘,蘇軾謂之“如刀筆三昧”。有《姑溪居士前后集》七十卷行世,前集五十卷,為南宋吳芾所編;后集二十卷,據(jù)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亦出自宋人之手。今有《四庫全書》本、《叢書集成》本。存世墨跡除《汴隄帖》外,還有《別紙?zhí)罚ú赜谂_北故宮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