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網(wǎng)友拍了一組關于此次選拔賽的照片,風和日麗的,相當??!防務菌注意到幾張?zhí)K-27系列飛機的照片,有一些有意思的細節(jié),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jù)防務菌的信息,這兩架飛機應該是來自如今駐克里米亞的第38殲擊航空團。飛機上使用的迷彩挺漂亮,似乎是此類涂裝首次亮相。 以往的蘇-27SM涂裝比較單一,主要有兩種(參考下面兩張圖),基本上憑涂裝也就可以判斷型號了。蘇-27的這個新涂裝或許和駐克里米亞要有新形象有關。當然,這是防務菌瞎猜的。 那蘇-27SM怎么就和蘇-30MKK扯上關系了呢? 其實情況很簡單,俄羅斯在為中國設計改進蘇-30MKK時,發(fā)現(xiàn)相關的技術完全可以用在蘇-27上嗎?;仡^再一看,蘇-27也快老了,俄軍也很久沒進新飛機。 于是俄羅斯就把蘇-30MKK的成果用于蘇-27的升級,后來俄軍一共升級了4個中隊約48架蘇-27SM,起初這些蘇-27SM大多部署在遠東。后來隨著蘇-35開始部署遠東,加之俄羅斯南部局勢緊張,一些蘇-27SM就開始轉隸俄羅斯南部軍區(qū),這些采用新涂裝的蘇-27SM便屬于這種情況。 對于蘇-27SM3,相信人們不會陌生。它是俄羅斯準備提供給中國組裝殲-11的配件被拒,然后本國空軍接盤的產(chǎn)物。不像蘇-27SM是升級來的,這些蘇-27SM3全是最近全新制造的“10后”。  當然,關于蘇-27SM3的亮點不是老掉牙的中國退貨,而是上圖的“紅色59”號。注意這架飛機的翼尖是掛載電子戰(zhàn)吊艙的。 從外形看該吊艙并非蘇-34、敘利亞戰(zhàn)場上蘇-30SM使用的“希比內(nèi)山”系列,而是較早L005型吊艙。  目前,除蘇-27SM3外,俄軍的其它空優(yōu)飛機,如蘇-27、米格-29、蘇-35是極少像出口的飛機一樣使用電子戰(zhàn)吊艙。其中一個原因是俄軍自用飛機通常都有內(nèi)置電子戰(zhàn)裝置。外掛電子戰(zhàn)吊艙通常是威脅升級,需進行全頻段覆蓋的情況下使用。例如蘇-35去敘利亞就外掛了電子戰(zhàn)吊艙。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防務菌在想,這些會不會也是之前準備給中國的,后來中國不要了就?   說了蘇-27SM、蘇-27SM3,也許有人會問有木有蘇-27SM2存在?原來其實是有的,俄羅斯計劃使用蘇-35的成果(雷達、航電、武器系統(tǒng))來改進一下蘇-27,后來發(fā)現(xiàn)有技術難度,價格也貴,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 
|  | 
來自: alayavijnana > 《軍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