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上美食攻略(下) (2009-12-29 09:51:02) 
 貴州菜:上海最火的貴州菜館應(yīng)該是黔香閣,前兩年第一財經(jīng)大做廣告 “黔菜用辣,出神入化”,他們的辣有別于川菜和湘菜的辣,確實有一套,米豆腐,酸湯烏江魚都是我的最愛,不過我不明白,小時候課本里說“黔無驢”,可貴州菜館里怎么會有驢打滾?由此可見書上說的很多都是假的。 東北菜:東北菜多半粗糙,就像北方的大老爺們,南方人很難消受。上海也有不少東北菜館,不過大同小異,無非水餃,拉皮,醬骨頭。相對來說,陜西南路的東北人還是比較有特色的,裝飾上紅紅綠綠,還有大土炕,東北味十足,到那弄盤大豐收,整幾個本山大叔土的掉渣的笑話,還是很有味道的。 創(chuàng)意菜:錦廬,擁有一個高高的屋頂,空間感極好,充滿情調(diào),原來的老菜單上每道菜都有一個詩意的名字,現(xiàn)在新菜單又把詩句去掉返璞歸真了(不過還可以跟他們要老菜單來把玩),菜很精致味道也很不錯,訓(xùn)練有素的服務(wù)員不動筆墨全憑腦子記下你點的菜名,讓人覺得付點服務(wù)費也是尊重勞動。不過這種適合文藝青年去吃的地方,窮秀才可能又嫌貴。 素菜:普羅旺斯的樹,聽這名字就夠矯情的,多年出入美羅城,也從未產(chǎn)生興趣,后來不幸去吃了幾次,原來就是把豆制品制成牛排,雞塊,蝦球之類的,外觀和味道都極像,不過我覺得這種人工調(diào)制出來東西,比吃肉危害還大,只有村長上樹(村上春樹的哥哥)才會上這普羅旺斯的樹,可能現(xiàn)在大學(xué)生都成了村官下鄉(xiāng),沒了村長上樹,這兒自然就冷清了,前幾天終于關(guān)門被一家鮑魚店代替了。 面館:上海最富傳奇色彩的街邊小店當(dāng)屬思南路的阿娘面館(泰和飲食店),這家地攤式小店很好的闡釋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尤其是在上海小資圈里的名氣那是大大地(比方說《蝸居》里郭海藻拉宋思明去那吃黃魚面),可以不夸張的說,阿娘面館排隊的號牌就是給上海小資頒發(fā)的戶口,仿佛沒領(lǐng)過這號牌就算不上正宗上海小資,從這點上說,阿娘比上海民政局長還牛,這就叫“大隱隱于市”吧。阿娘面館每天只做固定分量的面,用完為止,決不再續(xù),所以每天都是長長的隊,每天都有一批扼腕嘆息沒吃到面的人,可惜的是聽說這個老太太今年仙逝了。時間過得真快,上次去吃已經(jīng)是四年前的事了,今天想來,還是很佩服那個僅靠一份面就留給上海一個傳奇的老奶奶。 韓國菜:其實韓國沒啥飲食文化,印象里只有泡菜和烤肉,不過“PANKOO釜山料理”的味道還是不錯。(注意:還有一個“PANKOO盤古烤肉”和“PANKOO釜山料理”是一個公司的,但經(jīng)營的不是原始的韓式烤肉。) 日本菜:上海有很多日式壽司拉面店,大都是香港人開的,比較適合我這種一個人找飯吃的。上海還有一些私密的小鬼子的店,不對外人營業(yè),弄塊破布遮著門口,顯得很狹隘。 東南亞菜:印度三哥開的菜館不多,錦江飯店里有家Tandoor,菜是三哥親手做的,只不過我實在適應(yīng)不了,燈光昏暗至極,滿屋的香料味嗆得我老反胃,一疊黃豆上來,哎呀,比藥丸還難吃,弄完米飯,奇貴無比。泰國菜倒還能勉強接受,淮海路香港廣場對面有家瑪滿礦,味道還不錯,可能是被這種聽不懂的名字蠱惑了吧,相比來說,焦葉反讓人感覺不夠東南亞。 美國菜:說美國菜就和說上海菜一樣,讓人難以找到什么招牌,一想就是麥當(dāng)勞、肯德基、漢堡王這些垃圾食品,不過最近有家HOOTERS貓頭鷹餐廳好像很火爆,跑去吃了下,無非也是些垃圾食品,不過那的女孩子都很青春活力,而且一到整點就排起隊來跳熱舞,我仔細看了下,還有溝,雖說沒有白人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深,但一排人站一塊,也有黃土高坡溝壑縱橫的壯觀。HOOTERS比較適合那些火氣大的年輕朋友。 意大利菜:Colabo是朋友推薦的一家意大利餐廳,坐落在汾陽路一棟老式的花園小洋房里,周邊破舊,里面優(yōu)雅,無非營造一種“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震撼感,要有那種不好對付的客戶,拉去嚇唬嚇唬他可以,其實菜名連我自己都看不懂,那里的Pizza做的不錯,不過這也不是正宗的意大利餐廳。 法國菜:在中國吃法國大餐,只有上海有氛圍,在上海吃法國大餐,最好是去外灘,去外灘吃法國大餐,最好是外灘三號的Jean Georges,這里一切都不會讓你失望,你需要做的只是帶一個值得你帶的人,試想那幅美妙的圖景:天上是皎皎空中孤月輪,地下是車如流水馬如龍,江里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岸邊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吃的是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品的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眼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心中是少年壯志當(dāng)拿云!誦一篇“春江花月夜”,歌一曲“大江東去浪淘盡”,靜時水面如鏡,動則翻江倒海,如果你憑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換來這一切,你就是最幸福的,不過,超過三十歲再來找這種感覺就沒意思了。這里鵝肝和巧克力是真的棒,價格也不賴,加上服務(wù)員小費,人均總要過千,花這個錢單單局限在吃上就虧大發(fā)了,這種地方吃的不是菜,也不是環(huán)境,而是文化,當(dāng)你胸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再去品法國文化,呵呵,什么法國大餐,小菜一碟罷了。 十年一覺海上夢,贏得餐館饕客名。 (我和阿娘。照片攝于上海,2005.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