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抗體陽性是許多風濕免疫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現(xiàn),也是許多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最早期的臨床征象,因而自身抗體檢測在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來源:生物制劑醫(yī)保一站通 自身抗體陽性是許多風濕免疫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現(xiàn),也是許多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最早期的臨床征象,因而自身抗體檢測在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林進教授對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和解讀。 自身抗體 自身抗體是抗自身組織、器官、細胞及細胞成分的抗體。正常的免疫反應有保護性防御作用,即對自身組織、成分不發(fā)生反應。 一旦 自身免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則機體視自身組織、成分為「異物」,而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產(chǎn)生自身抗體。 正常人體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體,但不會發(fā)生疾病,但如果自身抗體的滴度超過某一水平,就可能對身體產(chǎn)生損傷,誘發(fā)疾病。自身抗體是風濕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標志。 自身抗體的分類 自身抗體主要分為五類:抗核抗體譜(ANAs)、血管炎相關自身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關節(jié)炎相關自身抗體、自身免疫性肝炎相關自身抗體。 林進教授重點闡述了抗核抗體譜(ANAs)和類風濕關節(jié)炎相關自身抗體。 抗核抗體譜(ANAs) 抗核抗體譜(ANAs)的傳統(tǒng)概念指抗細胞核成分的抗體 ,包括一組抗體。 但目前概念有了更新,包括抗核成分和胞漿成分的各種特異性抗體譜,主要包括三類:抗核抗體、抗 dsDNA、抗 ENA 抗體譜。 目前國際上通常選用 Hep-2 細胞作為底物的間接免疫熒光法作為 ANA 的檢測標準方法。 ANA 檢測的臨床意義: · 有助于疾病的診斷 · 觀察疾病活動度和治療反應; · 研究發(fā)病機理; · 低滴度的 ANA 可在感染性疾病、腫瘤及正常人中出現(xiàn),未加稀釋的正常人血清可有 1/3 的呈陽性 ANA 反應,ANA 作為自身免疫性 結締組織病的篩選試驗必須強調滴度。 自身抗體的臨床應用: 抗組蛋白抗體 HIS 屬于 ANAs 中的抗 ENA 抗體譜。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ㄈ鏢LE、SS、RA、SSC)中出現(xiàn);在藥物引起的狼瘡中達 95% 。 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體 包括一組抗體,對結締組織病診斷有重要意義,與疾病活動度不相關。 抗 Sm 抗體 抗核內(nèi)小核糖體蛋白 為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的標志性抗體, SLE 的敏感性30%左右 ,特異性95%以上。 抗 U1nRNP 抗體 · 抗核內(nèi)的核糖核蛋白(u1RNP 抗體); · 測得抗 Sm 抗體的同時, 也應測得抗 U1RNP; · MCTD 中幾乎均為陽性, 且其滴度很高; · 常與雙手腫脹、雷諾現(xiàn)象、肌炎和指(趾)端硬化相關。 抗 SSA/SSB 抗體 · 與干燥綜合征相關,非特異性,其他結締組織病亦可存在; · 抗 SSB 抗體較抗 SSA 抗體診斷干燥綜合征更為特異; · 母親抗 SSA 和抗 SSB 抗體陽性——新生兒狼瘡及嬰兒心臟傳導阻滯等先天性心臟??; · 抗 SSA 和抗 SSB 抗體常與血管炎、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光過敏、皮損、紫癜等臨床癥狀相關。 抗核糖體 P 蛋白抗體 · 主要在胞漿中的一種磷酸蛋白; · LE、RA、PM/DM、SS、MCTD 和 SD 中的陽性率分別為 24%、1.7%、9.4%、0% 和 0% · MCTD 中幾乎均為陽性, 且其滴度很高; · 與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的 SLE 相關; · 常常在 SLE 活動期中存在,與抗 dsDNA 的消長相平行,但其不會隨病情的緩解立即消失,可持續(xù) 1-2 年后才轉陰 。 抗 Scl-70 抗體 · 靶抗原為 DNA 拓撲異構酶 1; · 硬皮?。⊿D)中抗 Scl-70 陽性率 40% 左右,為 SD 的標記性抗體; · 抗 Scl-70 陽性 SD 病人,發(fā)生肺間質變的危險性較抗 Scl-70 陰性的 SD 病人增加 10 倍。 抗 Jo-1 抗體 · 靶抗原是組胺酰 tRNA 合成酶; · M/DM 的標記抗體; · M/DM 病人中 25% 陽性,合并肺間質變的 PM/DM 病人中高達 60% 陽性; · 抗 Jo-1 抗體綜合征:急性發(fā)熱,對稱性關節(jié)炎,技工手,雷諾現(xiàn)象,肌炎并肺間質變。 抗著絲點抗體 ACA · CREST(軟組織鈣化、雷諾現(xiàn)象、食道功能障礙、指端硬化、毛細血管擴張)綜合征 80% 陽性; · 在 SS 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中也可存在; · PBC 中陽性率 53.5%,陽性者易出現(xiàn)門脈高壓和消化道出血。 抗核小體抗體 僅見于三種結締組織病,即 SLE 陽性率 71.5%,系統(tǒng)性硬化癥(SSC)陽性率 45.9%,混合性結締組織癥(MCTD)陽性率 45.0%,是狼瘡腎炎的相關抗體。 類風濕關節(jié)炎相關自身抗體 類風濕因子(RF)是抗人或動物的 IgG 的 Fc 段抗體,其本身是免疫球蛋白,RF 有 IgG 、IgM、IgA 型等。 · RF 無種族和種屬特異性,與疾病活動性有關; · RF 是診斷 RA 的標準之一,并非 RA 特有; · 正常人 2% 陽性,老年人可達 5% 陽性; · 多種結締組織?。ㄏ到y(tǒng)性紅斑狼瘡、系統(tǒng)性硬化癥、干燥綜合征、多發(fā)性肌炎和皮肌炎)、感染疾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結核、肝炎)、肝硬化、彌漫性肺纖維化、結節(jié)病等均可陽性; · 有關節(jié)外表現(xiàn)者,滴度高。持續(xù)高滴度 RF 預示疾病嚴重,骨侵蝕發(fā)生率高,預后差。 林進教授最后總結:ANA 是結締組織病的篩選試驗,ENA 檢測可以確認是哪種自身抗體陽性,為臨床診斷提供更多幫助。但自身抗體檢測一定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才能夠確診,不能簡單認為抗體陽性就是患了風濕免疫性疾病,也不能認為類風濕因子陽性就等同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