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宮頸靜脈曲張是罕見的,目前文獻僅報道了 14 例,其中 8 例合并前置胎盤或低置胎盤。雖然宮頸靜脈曲張病例已在大量產前或產時出血中被報道,但仍缺乏詳細影像學結果或臨床進展。 日本大阪醫(yī)學部婦產科的 Tanaka 學者等報道了一個宮頸靜脈曲張合并前置胎盤的案例,并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文章發(fā)表在 J Obstet Gynaecol Res 上。 病例報告 患者,35 歲,G1P0,有脊髓腫瘤病史,并在兩歲時進行手術治療,這使她右腿癱瘓、排尿困難。在懷孕一年前,盆腔檢查無異常。妊娠 23 周時,陰道超聲檢查顯示完全性前置胎盤,遂至日本大阪醫(yī)學部就診。 經(jīng)陰道超聲顯示完全性前置胎盤,后壁胎盤,成熟度 0 級,但沒有宮頸靜脈曲張(圖 1A)。患者在孕 24、26、28 和 30 周進行窺器和陰道超聲檢查除了完全性前置胎盤并未發(fā)現(xiàn)其他異常情況。孕 30 周時,磁共振成像評估了胎盤的植入情況,尤其是在子宮后壁。MRI 結果顯示胎盤突起,胎盤擴張超出了宮頸內口,進入宮頸管。雖然 MRI 提示胎盤植入,但并沒有指出其他確鑿的證據(jù)(圖 1B)。
孕 33 周時,患者由于陰道出血入院治療。窺器和陰道超聲檢查均在孕 33、35 周進行,但是沒有證據(jù)顯示頸靜脈曲張。然而,孕 36 周經(jīng)陰道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宮頸管血管堵塞,延續(xù)到宮頸外口(圖 1C)。窺器檢查顯示血管充盈約 4 厘米,這證明了宮頸靜脈曲張的診斷(圖 2A)。陰道鏡檢查也證實充盈的靜脈超出了宮頸內口(圖 2B)。鑒于宮頸靜脈曲張迅速擴張,醫(yī)生決定盡快結束妊娠,避免宮頸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當天進行急診剖宮產。
剖宮產時,患者娩出一個重達 2746 g 的男嬰,1 分鐘和 5 分鐘 Apgar 評分分別為 8 分、9 分,胎盤沒有缺陷,也沒有胎盤植入的證據(jù)。因為過多的出血,術者利用縮宮素和垂直壓縮縫合法實現(xiàn)止血。術中出血約 3200 ml,其中 300 ml 陰道出血,其余來自手術部位,尤其是子宮下段。 術者認為,出血是由于前置胎盤而不是宮頸靜脈曲張導致的。為患者輸入 840 ml 的紅細胞;隨后血紅蛋白上升(8.4 g/L),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術中無靜脈充盈的證據(jù)(圖 2C),術后窺器檢查表明充血靜脈立即消失。術后七天陰道鏡檢查確認宮頸沒有靜脈曲張(圖 2D)。母親和孩子術后九天出院,無術后并發(fā)癥。 討論 在妊娠期間,靜脈曲張可在 15% 的孕婦中觀察到。雖然靜脈曲張發(fā)生頻率高,但宮頸靜脈曲張是罕見的,僅有 14 個病例被報道。己烯雌酚(DES)暴露是妊娠宮頸靜脈曲張的危險因素。在這 14 個病例中,靜脈曲張合并前置胎盤的分娩時間分別是孕 37(3 例),36(1),34(1),32(2)和 27(1)周。1 名患者妊娠中期終止妊娠。 分娩指征是防止宮頸靜脈(4 例)、前置胎盤(2)、子宮收縮(2)和胎盤早剝(1)導致的出血。在這些病例中,分娩時間往往是由前置胎盤的產科指征決定的,其中剖宮產(4 例),急診剖宮產(4),人工流產(1 例)。分娩過程中平均失血量為 1792 ml。2/3 的病例進行了磁共振成像,且在宮頸區(qū)域觀察到血管充血。 總結 宮頸靜脈曲張合并前置胎盤是復雜的,可導致產前出血。為了避免醫(yī)源性破裂,產科醫(yī)生應為前置胎盤患者進行窺器檢查和經(jīng)陰道超聲檢查,確定是否存在宮頸靜脈曲張。如果在宮頸外口檢查到擴張的宮頸血管,臨床醫(yī)生應進一步仔細查看。如果在宮頸內檢查到擴張的血管,但窺器檢查是正常的,則需進一步監(jiān)測來自宮頸內口的充血靜脈。 掃描二維碼,關注婦產時間,微信對話框回復「產后出血」即可免費下載產后出血指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