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損妙方選
僅供參考
血頭行走穴道歌
周身之血有一頭,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時遇穴若傷損,一七不治命要休。
子時走往在心窩 丑時須向泉井求。
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已鳳頭。
午時卻與中原會,左右蟾宮分在未。
鳳尾屬申屈井酉,丹腎俱為戌時位。
六宮直等亥時來,不教亂縛斯為貴。
凡受傷不知左右,若有吐血癥,見血自明。
斷傷在左在右
血黑者左受傷,血鮮者右受傷,若無血吐出看眼珠,亦可知其定所。
烏珠包丑者傷在左。白珠包丑又加紅大者傷在右。
左屬肝,右屬肺。烏珠屬肝,白睛屬肺,瞳仁屬腎。
常見右邊受傷,發(fā)時左邊便痛。
不可單治一邊,必左右兼治,其病始愈。
歸尾兼生地,檳榔赤芍宜。 四味堪為主,加減任遷移。
乳香并沒藥,骨碎以補之。頭上加羌活,防風白芷隨。
胸中加枳殼,枳實又云皮。腕下用桔梗,菖蒲濃樸治。
背上用烏藥,靈仙妙可施。兩手要續(xù)斷,五加連桂枝。
兩脅柴胡進,膽草紫荊醫(yī)。大茴與故紙,杜仲入腰支。
小茴與木香,肚痛不須疑。大便若阻隔,大黃枳實推。
小便如閉塞,車前木通提。假使實見腫,澤蘭效最奇。
倘然傷一腿,牛膝木瓜知。全身有丹方,飲酒貴滿卮。
苧麻燒存性,桃仁何累累。紅花少不得,血竭也難離。
此方真是好。編成一首詩。庸流不肯傳,無乃心有私。
簡介:《跌損妙方》一書作者為異遠真人,明代人
,生于公元1368,卒于1644年。
金創(chuàng)門
函人唯傷人,乃仁術也,軍中固多備用。北俗人皆佩刀,睚 之怨,抽刃而起,其賴有此與。(輯金創(chuàng)門)
金創(chuàng)降真散
降真香(用節(jié)) 松香
文蛤(各等分)為末,摻傷處,夾縛定,神效。
金創(chuàng)灰蛋散
鍛石(細研)
雞蛋清(和灰成餅)過候冷,研細,遇傷摻之。
神效佛手散
治金槍重傷,筋骨斷折將死者。
鹿茸 當歸 蓯蓉 禹余糧
菟絲餅 桑螵蛸 紫石英 熟地 白芍 川芎 干姜 覆盆子 酸棗仁 五味子 琥珀 茯苓(各等分)共為末,姜三片,棗一枚引。
軍中第一仙方
生狗頭一個(將肉刮盡,文火 存性,為末) 指甲灰 血余灰(各一錢)
陳松香(五錢)共為末,摻傷處,斷骨即續(xù),刀傷即愈。以四味等分,用酒調服亦可。
金創(chuàng)迎刃散
治傷重出血不止。
白芷
甘草 水龍骨(各一兩) 共為末,文武火炒赤色為度,用嫩苧葉 韭菜取自然汁,前末陰干;入參三七 血竭 南星 牛膽(各一兩) 片腦(三錢)
野苧(五錢)傷處擦上即愈。
住痛生肌止血方
韭菜根(二兩)
未毛鼠(二個) 嫩鍛石(二兩)同放石臼內,搗爛作餅,陰干為度,用時以刀刮末敷傷處。布裹即愈。
治刀斧傷
止血,定痛,生肌。
降真香(挫碎炒存性)
五倍子(微炒) 血余炭(各等分)為末摻之;將干箬葉護住,用軟棉扎定。兩日一換,愈。
又方 赤石脂 象皮 棕衣
血余 舊氈帽 松香(各五錢) 兒茶 龍骨 乳香 沒藥白礬??錢)共研極細末。
刀口見血方
生半夏 南星 白芷
研末用。
生肌散
治刀斧傷成瘡,膿水難干,肌肉不生,此方神效。
五倍子
爐甘石 兒茶 龍膾皮(各等分)為末,瓷器貯用。
洗方∶ 防風 荊芥 甘草 共煎湯。無風處洗。
英雄丸
乳香 沒藥 自然銅 地龍
地鱉蟲 密陀僧 花椒(各八分)研末蜜丸,酒服。臨打時不覺疼,血不侵心,甚妙。
棍傷髀骨
茯神 花粉(各一錢二分)
靈砂 龍骨 丹皮 紅花 自然銅 川烏 腳樟 獨活 牛蒡乳香 沒藥 甘草(各一錢) 木香(六分)
桃仁(七粒)酒煎服。再用敷藥。
花椒(一錢) 梔仁(十個)地鱉蟲(五個) 酒藥(七個) 麝香(一分) 蔥地蚯蚓(五分)共搗爛,麻油調敷。再服后藥∶當歸 生地 乳香
沒藥 石耳 柏葉(各一錢五分) 血竭 人中白 參三七 朱砂 木香 云皮紫草茸 自然銅(各一錢) 猴骨(五分) 七厘散
共為末,肉湯化服之,即愈。
金創(chuàng)傷摻法
松香 白礬(為末摻)
半夏(六錢) 白礬(四錢,為末摻) 細鍛石
韭汁作餅,貼壁上陰干,為末摻;鍛石同生大黃片炒桃紅色,去大黃名桃花散。摻之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