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孩子正玩得不亦樂乎,一個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了,并立即哇哇大哭起來,哭得呼天搶地。 如果一個大人處理這件事,會如何? 在我想來,出不了以下幾招:趕快跑過去哄,給孩子拍著身上的泥,嘴里說著要孩子立即停止大哭的話,具體說些什么就看各人了。或者鼓勵:勇敢點,自己爬起來,別哭;再不就朝地出氣,說這些地真壞,看我不打它……效果呢,盡可以去猜,總之,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都不會出現(xiàn)什么奇效。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個小女孩是怎么處理的。 她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愣了愣,接著,跑了過去裝著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旁,她跌倒了,還笑得咯咯響。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淚,又玩將起來。 天衣無縫,不是嗎? 小女孩大概并沒有從深層次考慮她行動的方式和意義,但她確實是以一個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的,且充滿靈性,小女孩行動自然而然,沒有刻意雕琢,信手拈來,水到渠成,仿佛生命的狀態(tài),仿佛生命與生命之間本就該如此。 相比之下,我們成年人辦事是不是有點老套、程式化?有點老塑料的感覺。 在成年人身上的變化就這么一點點發(fā)生著,這變化就是“智力退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