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眼不識泰山”一話的由來
“有眼不識泰山”里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東省境內(nèi)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國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據(jù)傳說,我國春秋時代著名的木匠魯班,曾經(jīng)招收一批徒弟。魯班十分珍視自己的聲譽,每隔一段時期,就要從徒弟中淘汰個別“不成器”的人。他的徒弟中有個叫泰山的年輕人,魯班覺得他的技藝長進不大,尤其是有一次,泰山竟然對師傅的設計提出異議,魯班覺得沒給自己面子,就毅然辭掉了泰山。
事隔數(shù)年,一次魯班率徒弟閑逛集市,忽然發(fā)現(xiàn)貨攤上擺著許多設計和做工都非常講究的竹制家具,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顧客爭相搶購。愛才的魯班很想結識一下這位竹器高手,便四處向人打聽。當人們告訴他,是魯班大師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魯班大吃一驚,想起當初錯辭泰山,深感慚愧,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span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