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史以來第一次,火箭在漂浮在海中的船上降落。 
記住這個日子:2016年4月8日,周五(北京時間2016年4月9日凌晨4時52分)。這是SpaceX,一家由高科技企業(yè)家埃隆·馬斯克創(chuàng)建的公司,也許將人類歷史進程更迅速的推向外星系的日子。在SpaceX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的發(fā)射了229英尺高的Falcon9號火箭的幾分鐘后,火箭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部件重新落向地球。但是那個幾百萬刀的一級火箭并沒有像之前幾乎所有火箭一樣成為沉在大洋底部的廢品。相反地,一級火箭將自己降落在了位于大西洋上的一艘自主駕駛回收船上。在這里將展示SpaceX是怎樣達成這難以置信的壯舉以及這對人類未來意味著什么。  現(xiàn)階段,我們依賴火箭把衛(wèi)星或補給發(fā)射到在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
 但是僅僅一個火箭造價就有6千萬美元,而且你只能使用一次。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和太空企業(yè)家杰夫·貝佐斯把這形容這就像用747客機飛越美國一次然后就扔掉一樣。
 這就是為什么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和杰夫·貝佐斯的火箭制造企業(yè)藍色起源試著開發(fā)可回收火箭。
 比起每次發(fā)射就扔出去6千萬美元,可回收火箭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起飛。而每次發(fā)射的代價只是一些可替換部件和2十萬美元的火箭燃料。
 當然可回收火箭并不是什么小兒科。SpaceX發(fā)布的圖片簡略展示了他們的革新性火箭技術運行的大概步驟。
 首先,發(fā)射229英尺高的大型火箭。
 然后火箭分離成兩個部分。上面的部分,稱作二級火箭,運載著貨物繼續(xù)飛向太空。下面的部分,稱作一級火箭,這就是4月8日SpaceX降落在船上的那部分。
 你可以看到二級火箭繼續(xù)飛入太空。但是一級火箭的推進器進行噴射將火箭完全調轉,使火箭底部朝向地球。
 接下來,一級火箭的一些引擎進行小型噴射,將火箭調整到垂直姿態(tài)?;鸺蜷_側面的柵格翼來幫助調整方向。
 一旦火箭接近地球,引擎在降落前重新點燃幫助減速。柵格翼進行調整使火箭保持正確的方向。
 一套復雜的導航系統(tǒng)告訴火箭在哪降落。周五一切都按計劃進行著,看起來就像這樣。
 當然,這不是第一次有人使火箭安全著陸。SpaceX之前在陸地上就完成過,但那是個相比在海浪中漂浮的船要穩(wěn)定得多的著陸目標。
 杰夫·貝佐斯的火箭公司藍色起源的火箭也曾成功降落,補充燃料,然后重新發(fā)射。那很了不起,但是SpaceX想要達成的是完全不同的,并且難度要大得多。
 現(xiàn)在藍色起源只對太空旅游項目感興趣,這包含發(fā)射宇宙飛船到太空邊緣(大約地球上方62英里),在那里花了錢的乘客們可以體驗幾分鐘的零重力。
 所以藍色起源的火箭并沒有足夠的動力將宇宙飛船或衛(wèi)星送入軌道,那需要比現(xiàn)在多大約100倍的能量。
 另一方面,SpaceX的火箭在海上降落之前確確實實的把“龍”飛船送入了軌道。那意味著火箭會飛得更高更快,也使得降落的時候比起藍色起源要更加棘手。
 如果SpaceX能在海上這個相對于陸地更加安全的地方成功演示更多的火箭降落,那可能會使進入地球軌道的費用大幅降低。
 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說一次次的回收火箭,并學習像飛機一樣駕駛它,可以把減少進入太空的費用縮減到百分之一的數量級。
 同時那可以支持馬斯克的終極目標:送百萬人去殖民火星,并把火星變?yōu)槿祟惖摹皞浞蒡寗悠鳌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