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常見于 30 ~ 50 歲的婦女,20 歲以下少見。據(jù)統(tǒng)計,30 歲以上的婦女約 20% 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就是惡性腫瘤嗎? 子宮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也可以發(fā)生惡變,變?yōu)閻盒阅[瘤。但惡變發(fā)生率很低,僅為 0. 4%~0. 8%,多見于絕經后伴有疼痛及出血的患者,若絕經后肌瘤增大應警惕發(fā)生惡變的可能。 腫瘤和癌癥有什么區(qū)別,腫瘤就是癌癥嗎? 腫瘤和癌癥并不能完全劃等號,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區(qū)別。 腫瘤分良、惡性,其中惡性的腫瘤被統(tǒng)一稱作了癌。所以,腫瘤是更大的概念。 腫瘤當中的癌癥以中老年人多見,40 歲以上人群尤為顯著。而很多良性的腫瘤在各個年齡階段都可以發(fā)生。 癌和瘤這兩個字的使用在臨床診斷當中是非常慎重的,因為一旦寫下了癌字,就意味著整個病情的預后將比較兇險。許多病人見到這個字心理壓力也會很大。相反,大多數(shù)情況下,用瘤來命名的疾病中,良性居多,比如脂肪瘤、纖維瘤等等。所以,當聽到瘤這個字的時候,應該長出一口氣才對。 但比較討厭的是有幾種惡性腫瘤并不叫癌,比如淋巴瘤、骨肉瘤等等。 所以,當拿到診斷書的時候,還是需要向醫(yī)生詢問清楚具體病情,以便在后續(xù)階段配合醫(yī)生完成治療。 子宮肌瘤嚴重嗎?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疾病,多無或很少有癥狀,對人體的影響較輕,是比較容易治愈的疾病。主要會導致月經不調、下腹墜脹、腰酸背痛,少部分可引起不孕或流產,極少危及生命。 子宮肌瘤的發(fā)病原因是什么? 確切的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多認為與女性性激素相關,肌瘤組織局部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另外,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子宮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染色體常存在異常改變。 子宮肌瘤有什么癥狀? 常見的癥狀包括: (1)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子宮肌瘤使宮腔增大,產生月經的子宮內膜的面積增加,并影響子宮收縮,從而導致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2)白帶增多: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及盆腔充血,導致白帶的分泌量增加; (3)尿頻、尿急、腹脹、便秘:大的子宮肌瘤向前可壓迫膀胱,導致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可壓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難,后壁的肌瘤可向后壓迫直腸引起下腹墜脹、便秘; (4)下腹疼痛:有時候也可導致急性下腹疼痛; (5)下腹包塊:當肌瘤逐漸增大使子宮超過盆腔時可以從腹部觸及。 子宮肌瘤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B 型超聲是常用的檢查方法,能區(qū)分子宮肌瘤及其他盆腔腫塊,多能明確診斷。MRI 可準確判斷肌瘤的大小、數(shù)目和位置。 子宮肌瘤分為幾種類型? 按肌瘤生長的部位 分為宮體肌瘤(90%)和宮頸肌瘤(10%) 按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 分為 3 類: (1)1 肌壁間肌瘤:占 60% ~ 70%,肌瘤位于子宮肌壁間,周圍均被肌層包圍; (2)漿膜下肌瘤:約占 20%,肌瘤向表面生長,并突出于子宮表面; (3)粘膜下子宮肌瘤:占 10% ~ 15%,肌瘤向宮腔內生長,突出于子宮腔,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可擠出宮頸外口而突入陰道。 子宮肌瘤都是怎么治的? 子宮肌瘤不論大小,沒有癥狀可無需治療。但當出現(xiàn)以下癥狀時需手術治療:月經過多引起貧血,且藥物治療無效;嚴重的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體積較大引起尿頻、尿急或便秘等壓迫癥狀;能確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復流產的唯一原因;疑有肉瘤變(是一種惡性腫瘤)。 子宮肌瘤吃藥能治好嗎? 子宮肌瘤是一種實性腫瘤,藥物治療多起到改善癥狀的作用,用于癥狀較輕及近絕經年齡的患者,較大的子宮肌瘤藥物治療多無效。 子宮肌瘤手術方法有哪些? (1)肌瘤剔除術:僅將肌瘤剔除,適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2)子宮切除術:用于年齡較大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或疑有肉瘤變的患者。 子宮肌瘤哪種手術方法比較好? 手術方法包括開腹手術、陰道手術及微創(chuàng)手術,三種手術方式各有優(yōu)勢。 開腹手術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恢復較慢,但在肌瘤剔除術時可以用手感觸肌瘤的位置,因此肌瘤剔除的較為干凈; 陰道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盆腔粘連發(fā)生率低,缺點為手術視野小,手術難度大; 微創(chuàng)手術包括腹腔鏡和宮腔鏡,腹腔鏡可用于漿膜下和肌壁間肌瘤的剔除,但對于多發(fā)性子宮肌瘤不易切除干凈。宮腔鏡適用于黏膜下子宮肌瘤的切除。微創(chuàng)手術的特點是創(chuàng)傷小,手術失血量少,術后感染率低,恢復時間短,但手術時間相對較長。 因此,手術方式不存在好壞之分,應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決定手術方式。 子宮肌瘤對懷孕有影響嗎? 黏膜下肌瘤可影響受精卵著床,導致早期流產;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可使宮腔變形或內膜供血不足引起流產;直徑小于 4 cm 的漿膜下肌瘤早期對妊娠的影響不大,可考慮先懷孕,以后再處理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手術后多久可以懷孕?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會在子宮肌壁上行成子宮瘢痕,較大、較深的肌瘤剔除后如同剖宮產手術一樣,子宮需要一定的恢復過程,若間隔時間較短就懷孕,隨著子宮的增大有發(fā)生子宮破裂的危險。小的粘膜下肌瘤宮腔鏡術后 1 年可以考慮懷孕, 其余需嚴格避孕 2 年。 子宮肌瘤惡變率高嗎? 子宮肌瘤惡變發(fā)生率很低。僅為 0. 4%-0. 8%,多見于絕經后伴有疼痛及出血的患者,若絕經后肌瘤增大應警惕發(fā)生惡變的可能。 子宮肌瘤怎樣預防? 子宮肌瘤沒有好的預防辦法。 處女會得子宮肌瘤嗎? 子宮肌瘤的發(fā)病與有無性生活無關,因此無性生活的女性也可能存在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瘤有區(qū)別嗎? 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都是良性的。區(qū)別在于子宮肌瘤邊界清晰,可以完整剔除。子宮腺肌瘤屬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多會導致痛經,邊界不清,不能完整剔除。 子宮肌瘤會傳染嗎? 子宮肌瘤與自身體質及體內雌激素水平有很大的關系,不是傳染病,不會引起傳染。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會復發(fā)嗎?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較易復發(fā),有 50% 的復發(fā)機會,約 1/3 需再次手術。 什么是肌瘤變性? 肌瘤變性是指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結構,并引起相關的癥狀。常見的變性包括玻璃樣變、囊性變、紅色變性、肉瘤樣變及鈣化。 什么是多發(fā)性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常有多個,各種類型的肌瘤可發(fā)生在同一子宮,稱為多發(fā)性子宮肌瘤。 為什么多發(fā)性子宮肌瘤不易剔除干凈? 多發(fā)性子宮肌瘤的患者多具有生長肌瘤的體質,較大的、向外突出的肌瘤可以剔除,但生長在肌壁間、較小的肌瘤不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不易剔除干凈,另外,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手術后容易復發(fā)形成新的肌瘤。 什么情況下 子宮肌瘤 醫(yī)生建議切除子宮? 以下幾種情況建議行子宮切除術:年齡較大無生育要求的、月經量過多引起嚴重貧血經藥物治療無效的、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痛及疑有惡變者。 子宮切除術可以不切宮頸嗎? 保留宮頸的手術稱為次全子宮切除術,保留宮頸對性功能和盆腔器官脫垂沒有幫助,且術后 7% 的患者仍保持周期性陰道出血,另外,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較高,保留宮頸會留下隱患,一旦發(fā)生癌變,再次手術比較困難,因此不建議保留宮頸。 子宮切除術什么情況下需要同時切除卵巢? 絕經后卵巢功能衰竭,失去內分泌功能,是卵巢上皮性腫瘤的高發(fā)年齡,因此對于絕經后的患者建議全子宮切除術中行預防性卵巢切除。而對于年齡超過 50 歲尚未絕經的女性也建議將卵巢預防性切除,因為切除或保留卵巢兩者的長期生活質量沒有差異,且卵巢切除術后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療者,其預期壽命較保留卵巢者更為長久。45-50 歲尚未絕經的患者可根據(jù)個人意愿和術中情況決定保留或切除一側或雙側卵巢。 子宮肌瘤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因此應避免進食雌激素含量高的食品,目前認為子宮肌瘤患者避免進食家禽類食物,注意低脂飲食,其他食物大多無特殊,另外要避免使用避孕藥。 子宮肌瘤的患者能吃豆制品嗎? 可以。豆制品中,存在著被稱為「植物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但是大豆異黃酮對人體的調節(jié)是雙向的。 一方面,在人體雌激素水平不足的時候,它能稍微彌補雌激素的不足;另一方面,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時,大豆異黃酮和雌激素受體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體雌激素和雌激素受體的正常結合,整體上反而降低了體內的雌激素作用,所謂「遇低而補,遇高而抗」。所以,子宮肌瘤的患者吃豆制品并不會加重本身的病情。目前認為子宮肌瘤患者應注意低脂飲食,其他食物大多無特殊,另外要避免使用避孕藥。 為什么每次 B 超 子宮肌瘤 的大小會不一樣? B 超結果大小存在誤差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子宮肌瘤大多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類圓形,因此每條徑線的長度都是不同的,而每次 B 超檢查醫(yī)生不可能選擇到同一條徑線進行測量; (2)B 超本身的測量誤差,沒有一種測量工具和方法是沒有誤差的; (3)肌瘤可能存在短期內迅速增長,一般認為短期內兩次測量徑線超過 2 cm 認為肌瘤明顯增大。 子宮切除后會影響性生活嗎? 全子宮切除術對性交頻率及術后性高潮沒有明顯影響,且大多數(shù)接受全子宮切除術的女性術后 1 ~ 5 年,性功能有所提高或無變化,但對 5 年后的影響尚不明了。 為什么 子宮肌瘤術前要做宮頸檢查? 全子宮切除術前一定要篩查宮頸疾病,一旦發(fā)現(xiàn)宮頸癌,需要根據(jù)宮頸癌分期確定手術范圍,保證手術切除范圍足夠,避免全子宮切除術后行二次手術。 孕期子宮肌瘤如何處理? 子宮肌瘤對胎兒一般不會產生影響。妊娠期間肌瘤容易發(fā)生紅色變性并迅速增大,可能會引起疼痛,但采用保守治療通常能緩解。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一般不影響自然分娩,若肌瘤阻礙胎兒下降應及時行剖宮產,術中是否切除肌瘤,需根據(jù)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的情況決定。 懷孕期間發(fā)現(xiàn)子宮肌瘤,該怎么辦? 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 對于孕期發(fā)現(xiàn)的子宮肌瘤有兩種方案:觀察等待、手術治療。 孕期合并子宮肌瘤對母親和胎兒都可能產生影響,懷孕期間的特殊激素水平可能導致肌瘤體積變大、變性,出現(xiàn)腹痛、發(fā)熱、嘔吐等癥狀。此外特殊部位的肌瘤也可能導致流產、分娩困難等。 肌瘤可以手術切除,但孕期手術切除肌瘤可能出現(xiàn)大出血、流產、早產等,還會增加分娩時子宮破裂的風險。所以,除非迫不得已,一般都不做手術。 因其癌變的幾率極低,所以不需要太擔心,可以先注意觀察,若肌瘤特別大,或因肌瘤導致經常腹痛、頻繁子宮收縮等,才考慮手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