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中所有圖片皆為李忠玉友收藏圖 李忠先生(網名:觀玉奶瓶子)從2004年,就開始接觸和田玉。一邊實踐一邊買書學習,不管是基礎知識型的還是玉雕作品圖集畫冊,他都潛心研究。李忠先生說:“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把握好分寸,不會任人宰割?!?/span> “我有一塊玉,足以慰孤獨。 愿與君把賞,共看器物美?!?/span> 這是藏家李忠先生的心得體會。 十多年前,他幾下?lián)P州、蘇州、上海等地,更是多次走訪河南。為的就是尋寶,尋求與自己不謀而合的玉雕工藝品。李忠先生說,對于收藏家來說,寶貝是永遠都收藏不完的,收到寶貝就能斬獲樂趣。同時,收藏家也是孤獨的、痛苦的??吹郊炎鳎蠖坏檬峭纯?。不得不舍時,又如同嫁閨女一般痛苦。 玉是必須走文化之路,走精益求精的玉藝之路的。過去的市場,爛工配好料是常有的事。李忠先生自是惜料之人,看見好料“錯嫁”粗工,就很心疼。于是他就將它買下,重新磨掉,重新設計,將玉之魂與人之靈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何為收藏?就是將作者的不完美,經藏家“檢驗”,讓它變得更加生動完美。這一過程,才是收藏家真正的樂趣。
李忠先生說,現(xiàn)在玩玉不僅玩玉質還玩“工藝”,能不能流傳下去不僅看玉質更是看“工藝”。因此,他對玉雕工藝有著自己的審美標準。他收藏玉雕作品時,一般是只看作品不看作者的名字,甚至連落款都不要,更不會用價格的高低或是說作品以后升值的多少去看待一件作品。
李忠先生說:“器物與心靈的碰撞,產生的才是完美的作品。美是永恒的,不分時間,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上千年之后,美的永遠是最美的,不會因為時間、空間而改變。藏家手中的每一件作品不僅有其作者的心血,更有藏家的心思,每一件作品,都是兩者靈魂的融合?!?/span>
藏家李忠先生,給自己取網名觀玉·奶瓶子。為何以之冠名?他說:“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則惹人喜愛而更頻繁的使用,最后彼此溫暖,彼此牽掛……”
藏家, 不僅是藏家, 更是玉雕靈魂的修繕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