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澳大利亞男孩大衛(wèi)·莫雷(David Morley)和家人在杭州西湖旅游時,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主動上前問好,并希望可以和他對話練習英語。于是,莫雷就和男孩成為了好筆友。 后來,這個主動的男孩成為了中國首富。 他不是別人,是我們的馬爸爸。
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博達克咨詢公司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將于4月12日出版一本新書——《阿里巴巴:馬云的商業(yè)帝國》(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講述的是馬云成功的故事,這本書當中就透露了馬云和大衛(wèi)·莫雷之間那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阿里巴巴:馬云的商業(yè)帝國》英文版封面 在西湖邊上勾搭成功之后,莫雷不僅接受了馬云的請求,還成為了好筆友,長達30多年的友誼之路就這樣開啟。莫雷曾經(jīng)開玩笑說,他可能無意中啟發(fā)了日后的中國首富。 剛開始馬云和莫雷用英文互通書信,馬云寫信時,每一行下面都會空一行,莫雷會糾正他的英語,然后再回信。 再后來,就開始用電子郵件交流了。莫雷收到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就來自馬云。 一來二去的,馬云的英語水平有了不錯的底子,為他的出國路打下了基礎。 1985年,馬云應莫雷父子邀請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澳大利亞悉尼。莫雷一家人帶他去看歌劇院,還有Taronga動物園。 后來,馬云又去了美國,接觸并認識了互聯(lián)網(wǎng),受到啟發(fā)。馬云回國后建立了中國最早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之一——中國黃頁。
據(jù)說,大衛(wèi)·莫雷當時來中國,因為他的父親肯·莫雷(Ken Morley)是個“左翼”“共產(chǎn)主義支持者”,一直都很向往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去中國是為了了解共產(chǎn)主義。 Clark在書中透露,馬云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也是肯·莫雷送給他的。不過,這是不是真的,還得問馬云自己。 馬云的助理陳偉也曾在《這還是馬云》一書中用“情同父子”來形容他和Ken之間的關系。 直到現(xiàn)在,兩個家庭仍有聯(lián)系,2004年9月,馬云還專門去澳大利亞看望臨終的Ken Morley。 后來馬云的兒子出生,取名Kun(馬元坤)也是以Ken命名的。 莫雷說:“爸爸總是說馬云是那種能做成事的人……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網(wǎng)絡工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