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很樂意跟孩子分享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并希望他們能從中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雖然有時也會遇到一些不太好開口的話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總能找到合適的機會跟孩子談論這些事情。 最近幾年,網(wǎng)絡和電視上出現(xiàn)的一些關于校園傷害和恐怖襲擊的新聞越來來頻繁,不知世事的孩子接觸這類信息后,如果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很容易給它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我們不得不提前跟孩子解釋生活并不是總是充滿陽光,這世上還有很多不幸的人和事。但暴力和恐怖襲擊是我們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更別說是跟孩子討論這些了,我見過很多父母都不愿跟孩子談論這些社會的陰暗面,擔心孩子接受不了,或是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情緒。其實大多時候,我們只是不知道怎樣和孩子講述而已。 為什么要跟孩子說這些? 首先,孩子普遍善于觀察,但往往不能正確地“理解”身邊發(fā)生的很多事情,如果父母不對他們加以解釋,他們可能會發(fā)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對事情做出完全不同的理解,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其次,如果我們總是回避這些話題,其實就是在給孩子傳遞不安和恐懼的信息。 很多父母都會這樣想:可能孩子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事情,我們有必要自尋煩惱嗎? 是的,在家我們可以管住孩子,不讓他們接觸不好的信息,但是出了家門,孩子會聽到什么和看到什么,就不是父母們所能掌控的了。 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wǎng)絡,鋪天蓋地的信息,關于校園傷害事件和國外恐怖襲擊的報道層出不窮,即使是在學校,同學之間的閑聊也能讓孩子獲取大量信息,“探索世界”對孩子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但孩子對這些信息理解的正確與否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所以,不要再等孩子開口問我們,他們可能永遠不會開口,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我們要說些什么?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試著問孩子(而不是扭扭捏捏讓孩子感到不自在),比如,“前段時間巴黎發(fā)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你聽說了嗎?” 如果孩子已經(jīng)知道,我們就繼續(xù)問:“那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呢?” 注意哦,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孩子知道些什么,才能進入“正題”: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發(fā)生了什么,如果孩子知道的信息不全或是有錯誤,幫他補全或糾正過來。 如果孩子對這些事感到不安,那么一定要讓他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告訴他“有很多人受到了傷害,我們都感到很難過,但是我們這里很安全,不要擔心,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記得多問問孩子他們在想什么,讓孩子把心里的疑問和不解都說出來,幫助他們解答疑惑是我們這些父母的職責。 父母在向孩子解釋生活中的陰暗面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是自己的爸爸媽媽,遇到這種事情,也會很難釋懷,將心比心能讓孩子更易于接受父母的解釋;還要告訴孩子,以后再遇到這些事情,可以多跟爸爸媽媽聊聊,這些問題是可以拿出來和媽媽談論的,并不是什么禁忌。 生活中依舊充滿陽光 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他們覺得難過、害怕都是是正常的,父母還有身邊的叔叔伯伯們也都感到很難過,但我們并不害怕,因為我們是大人,我們的職責就是好好保護他們不受任何傷害。雖然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事情,但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概率很低,我們都很安全。還有,不管發(fā)生了什么,要確保孩子有正常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環(huán)境,平時也要多給孩子灌輸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最后,別忘了給孩子一個長久的擁抱。
|
|
|
來自: 昵稱3222299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