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古文觀止》讀書筆記

 優(yōu)雅a 2016-04-01

    有時候直接讀古文原文其實挺累的,最近發(fā)現(xiàn)讀它的白話版本,也有很多益處:如果是以道理取勝的文章,讀白話文并不妨礙明白道理;如果是以文辭取勝的文章,文白對比才更能感受到它的神韻。

所以最近閱讀《古文觀止》,既然旨在涵詠文辭、辨識人心、斟酌事理,所以就找了白話文版本,必要時再參照著原文讀。整理了一份簡要的讀書筆記,以飧同道。

 

l  《馮諼客孟嘗君》

原文: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感:我們生活中也常遇到這種情況:三言兩語沒法把對方要了解的情況解釋清楚,與其掛一漏萬,不如玩笑岔開,等待對方對你給予充足的信任,否則就算解釋清楚也無益。)

 

l  《秋水》,莊子

原文: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于理。達于理者,必明于權(quán)。明于權(quán)者,不以物害己?!?/span>

譯文:北海若說: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情達理,通情達理的人,一定很懂得權(quán)宜應(yīng)變,能應(yīng)變的人,就不會因物而傷害自己。

(感:古人很看重通過學習培養(yǎng)人寬厚豁達的性情,比如曾國藩所說的“明強”。他們的共同點,都在此句了。)

 

l  《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原文: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譯文:家里積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這說的雖是小事,卻可以引申到大的問題上。

 

l  《史記 · 滑稽列傳》,司馬遷

譯文:《禮》用來節(jié)制人們的行為,《樂》用來啟發(fā)和諧的感情,《書》用來敘述史事,《詩》用來表達情思,《易》用來演繹神妙的變化,《春秋》用來闡發(fā)微言大義。

 

l  《報任安書》,司馬遷

譯文:人天生的感情都是熱愛生命,害怕死亡,思念父母,顧及妻兒的。至于被正義和真理激動起來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有一種無法克制的沖動。

 

l  《報孫會宗書》,楊惲

譯文:為人輕財好義,廉潔無私,但自矜其能,不能容物,每有忤己者必欲害之,因此得罪不少朝廷顯貴。

(筆記: 這是司馬遷的侄子。借此可以思考家風的影響。)

譯文: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圣人也不加以禁止。

 

l  《漢書·蘇武傳》,班固

原文:仗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

(筆記: 讀到這里每次都想哭。有比生命更執(zhí)著的堅守,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吾亦無悔。)

譯文:后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邊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個俘虜,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喪服,說是皇上死了。蘇武聽到這個消息,面向南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達幾月之久。

(感:漸漸明白,這不是夸張?zhí)撗裕灰矟u漸相信,這樣的磨難能使得生命力更旺盛持久。)

譯文:尊稱他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優(yōu)寵他。蘇武把所得的賞賜,全部施送給弟弟蘇賢和過去的鄰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點財物。

(感:經(jīng)歷過人世滄桑,此時的蘇武一定已經(jīng)明了,什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l  《漢書·霍光傳》,班固

譯文:第二天早上,霍光聽說這件事,停留在畫室中不進宮。昭帝問:大將軍在哪里?左將軍上官桀回答:因為燕王告發(fā)他的罪狀,所以不敢進來。昭帝下詔召大將軍?;艄膺M宮,除下將軍冠叩頭自責,昭帝說:將軍戴上冠。我知道這奏書是假的,將軍無罪。

(感:太佩服了!這個時候的霍光還能保持這么鎮(zhèn)定,是如何辦到的呢?)

 

l  《讓縣自明本志》,曹操

譯文:辭官之后,年紀還輕,回頭看看與我同年被薦舉的人當中,有的年紀已五十多歲了,還沒有被人稱作年老。自己內(nèi)心盤算,從現(xiàn)在起,往后再過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歲中那些剛被舉為孝廉的人相等罷了。所以返回,整年不出,在譙縣東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棟精致的書房,打算在秋夏讀書,冬春打獵,只希望得到一點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斷絕和賓客交往的念頭。但是這個愿望沒有能實現(xiàn)……但要我就此放棄所統(tǒng)率的軍隊,把軍權(quán)交還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這實在是不行的啊。為什么呢?實在是怕放棄了兵權(quán)會遭到別人的謀害。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考慮到自己垮臺,國家將有顛覆的危險。因此不能貪圖虛名而使自己遭受實際的禍害。這是不能干的啊。

(感:曹操這些一定是肺腑之言,只是天下理解他的有幾個呢?他肯定知道自己會背負幾千年的罵名,卻依然遵循更恒久更根本的尺度我行我素,曹操是真豪杰啊!不知道歷史上,他的知己能有幾人。蔡文姬父女可能是,所以曹操全力相救。)

 

l  《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

譯文:人與人之間相互成為好朋友,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天生的本性,然后成全他……如果以為世俗的人都喜歡榮華富貴,而唯獨我能夠離棄它,并以此感到高興;這樣講最接近我的本性,可以這樣說。

 

l  《后漢書·班超傳》,范曄

譯文:班超到了鄯善國,國王廣接待他們禮節(jié)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變得疏忽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隨從人員說:“你們難道沒覺察鄯善王廣的態(tài)度變得淡漠了么?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來到這里,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服從誰好的緣故。頭腦清醒的人能夠預(yù)見到還未發(fā)生的事情,何況現(xiàn)在已明擺著呢?!”于是班超找來一個服侍漢使的鄯善人,誑騙他說:“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來了好些天了,現(xiàn)在住在哪里?”這侍者一慌張害怕,就將實情全都招認了。班超便關(guān)押了這個侍從,將一起出使的三十六個人全部召集,與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時候,順勢用話煽動他們說:“你們諸位與我都身處邊地異域,要想通過立功來求得富貴榮華。但現(xiàn)在北匈奴的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王廣對我們便不以禮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們縛送到北匈奴去,我們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們看這怎么辦呢?”大家都齊聲說道:“我們現(xiàn)在已處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馬決定吧?!卑喑阏f:“不入虎穴,焉得虎子?,F(xiàn)在的辦法,只有乘今晚用火進攻匈奴使者了,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一定會感到很害怕,我們正好可趁機消滅他們。只要消滅了他們,鄯善王廣就會嚇破肝膽,我們大功就告成了?!北娙颂嶙h道:“應(yīng)當和郭從事商量一下?!卑喑拥卣f:“是兇是吉,在于今日一舉。郭從事是個平庸的文官,他聽到這事必定會因為害怕而暴露我們的行動計劃,我們便會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聲,這就稱不上是壯士了?!贝蠹艺f:“好”。

……

接著,班超就把鄯善王廣請來,將北匈奴使者的頭髗給他看,鄯善舉國震恐。班超趁勢對鄯善王曉之以理,又安撫寬慰了他一番,于是接受鄯善王的兒子作為人質(zhì)。

……

神巫散布空氣說:天神發(fā)怒了,你們?yōu)槭裁聪肴w順漢朝?漢使有一匹嘴黑毛黃的好馬,你們趕快把它弄來給我祭祀天神!于闐王廣德聽了就差人向班超索取那匹騧馬。班超暗中已得知這一陰謀,但仍滿口答應(yīng)獻出此馬,只不過提出要讓神巫親自來索取才行。不一會神巫來到,班超立即砍下他的腦袋,親自去送給于闐王廣德,并就此事責備他。廣德早就聽說班超在鄯善國誅滅匈奴使者的事,因而非常惶恐不安,便下令攻殺北匈奴的使者而歸降班超。班超重重賜賞了廣德及其臣下,于闐國就這樣安撫鎮(zhèn)定了。

(感:這一連串殺伐決斷的行動,帥呆了!這就是漢朝,這就是班超!)

 

l  《恨賦》,江淹

原文: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佩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

譯文: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黃河北岸。曾佩帶瓊玉一起浴沐著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煙裊裊的金爐旁……

(感:畫面太美,不忍直視。)

 

l  《與朱元思書》,吳均

原文: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嶂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猨則百叫無絕。鳶飛唳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岸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感:以前中學的時候?qū)W這些課文很難感受到它的好,不知道為什么,這些年越讀越妙,卻難以用語言表達。比如“水皆縹碧”、“游魚細石”、“泠泠作響”、“清榮峻茂”這些詞句,寥寥數(shù)語,好像自己就穿越到了其時其境,并彌漫起和作者一樣的悠然、淵然的心境。)

 

l  《與韓荊州書》,李白

譯文:您的著作堪與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動天地;文章與自然造化同功,學問窮極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寬宏,和顏悅色,不因我長揖不拜而拒絕我。如若肯用盛宴來接待我,任憑我清談高論,那請您再以日寫萬言試我,我將手不停揮,頃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認為您是決定文章命運、衡量人物高下的權(quán)威,一經(jīng)您的品評,便被認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階前的區(qū)區(qū)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揚眉吐氣、激厲昂揚、氣概凌云呢?

(筆記: 哈哈哈,這篇文章好萌,李白天真自信的樣子躍然紙上,很有一點我教過的那些傻乎乎大個子歐洲人的感覺。)

 

l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李白

原文: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筆記: 一股蓬勃的氣象撲面而來。從前朝轉(zhuǎn)至此,突然就這么文辭長達、豁然開朗,讓人猝不及防,讓人想起岳麓山外的遼闊蒼穹,想起岳陽樓上逸興騰飛的遠望。這樣的氣象好熟悉、好親切,它仿佛就在你我的身上,它回蕩著生命的律動、時代的交響,所以讓軟弱的身軀也能撐起清剛的意志,讓心內(nèi)源源不斷地流淌著希望。)

 

l  《原道》,韓愈

原文: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養(yǎng)之道……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

譯文:古時候,人民的災(zāi)害很多。有圣人出來,才教給人民以相生相養(yǎng)的生活方法……用它們來教育自己,就能和順吉祥;用它們來對待別人,就能做到博愛公正;用它們來修養(yǎng)內(nèi)心,就能平和而寧靜;用它們來治理天下國家,就沒有不適當?shù)牡胤健?/span>

(感: 和西方契約論對比。)

原文: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感:如何避免呢?)

 

l  《書褒城驛壁》,孫樵

譯文:管理驛站的官吏的話還沒有講完,有個老農(nóng)在旁笑了,并說:現(xiàn)在所有的州縣都象驛站一樣。

(感: 印度等欠發(fā)達民主國尤其如此。)

 

l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王禹偁

原文: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感:多美的竹樓啊!心已經(jīng)飛過去了。)

 

l  《岳陽樓記》,范仲淹

原文: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感:這樣簡單的句子,讀上去心和眼睛一齊亮瞎了,沒有范仲淹這樣的宰相胸懷還真說不出來!)

 

l  《辨奸論》,蘇洵

譯文:就因為愛好和憎惡擾亂了他心中的主見,而利害得失又左右著他的行動啊。

(感:誰不是呢?可怎么樣才能減少這種干擾呢?可能在于瞄準頭頂?shù)男强瞻桑。?/span>

 

l  《賈誼論》,蘇軾

“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譯文: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yīng)該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對于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感情深厚地結(jié)交他們,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后,整個國家就會按我的主張去治理了。

君子要想達到長遠的目標,則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則一定要能夠忍耐。

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象賈誼這樣的臣子,就應(yīng)當了解這類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起來。而象賈誼這種人,也應(yīng)該有節(jié)制地發(fā)泄自己的情感啊!

(感:古往今來,在升世、盛世屈才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賈誼這樣的心胸;蘇軾的分析很通達,然而他也屈才,世道就占主要原因了。)

 

l  《超然臺記》,蘇軾

原文: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病?/strong>餔糟啜醨,皆可以   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譯文:人們之所以求福避禍,是因為福能帶來快樂,禍會引起悲傷。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外物卻是有限的。孰美孰丑,在心中爭論不已,取此舍彼,又在眼前選擇不停,這樣可樂之處常常很少,可悲之處常常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求禍避福,難道是人之常情嗎!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們只游心于事物的內(nèi)部,而不游出于事物的外面;事物本無大小之別,如果人拘于其內(nèi)部而來看待它,那么沒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臨視著我,那么我常常會眼花繚亂猶豫反復了,如同在隙縫中看人爭斗,又哪里能知道誰勝誰負?因此,美丑交錯而生,憂樂夾雜并出,這不是很大的悲哀么!……我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在于我的心能超出于事物之外??!

(感:蘇軾的文筆,怎么讀都很帥。)

 

l  《方山子傳》,蘇軾

譯文: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勛之家,例應(yīng)有官做,假如他能廁身官場,到現(xiàn)在已得高官榮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了,偏要來到窮僻的山溝里,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

(感:自己也到富貴場上“幻游”了一通,才知道方山子所換來的,是真正的自在。)

 

l  《潮州韓文公廟碑》,蘇軾

譯文:一個普通人卻成為千百代的榜樣,一句話卻成為天下人效法的準則。這是因為他們的品格可以與天地化育萬物相提并論,也關(guān)系到國家氣運的盛衰。他們的降生是有來歷的,他們的逝世也是有所作為的。

(感:不能人人都做這樣的人,但是能夠襄助這樣的人,也是極大的幸事。)

 

l  《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

原文: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

譯文:一個人從事學習,如果不立志在遠大的方面,即使學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l  《金石錄后序》,李清照

譯文:我又驚又怕,想到明誠向來性子很急,無奈生了瘧疾,有時發(fā)燒起來,他一定會服涼藥,病就令人擔憂了……(梁元帝亂世奪書)難道人性之所專注的東西,能夠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嗎?……在這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然而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這是人間的常理。有人丟了弓,總有人得到弓,又何必計較。

(感:夫妻深情、罹亂凄愴,文筆至真、感人至深。)

 

l  《瘞旅文》,王守仁

譯文:歷盡瘴毒而能勉強保全自己的生命,主要是因為我沒有一天懷有憂戚的情緒啊。今天忽然如此悲傷,乃是我為你想得太重,而為自身想得很輕啊。我不應(yīng)該再為你悲傷了!

(感: 王陽明為什么能夠“沒有一天懷有憂戚”呢?這樣的功力讓人敬服,好想學習!)

 

l  《答茅鹿門知縣》,唐順之

譯文:現(xiàn)在有這樣兩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謂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識見的人,即使沒有持紙筆苦思冥想,學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隨手寫出,如寫家信,雖然時有粗疏,然而決沒有世間的俗氣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間的一種絕好文字;另一人卻還是世塵中人,他雖然專門鉆研學寫文章,對文章的規(guī)矩布置,則盡其所能,然而翻來覆去,終不過是這么幾句老婦人的舌上常語,要尋求其中所謂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滅的識見,是絕對沒有的,這樣文章雖然工整,卻仍不免是格調(diào)低下的。

……不是真有一種千古不可磨滅的識見,而是附合因襲他人的學說,掩頭取尾,像貧困者借穿富人的衣服,農(nóng)夫扮成大商人的裝飾,雖然極力裝做,終究會丑態(tài)畢露。

(感:古今同理。)

 

l  《浣花溪記》,鐘惺

原文: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如帶、如規(guī)、如鉤,色如鑒、如瑯玕、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

(感:這樣的句子美極,譯成現(xiàn)代文卻索然無味,因為“神”沒了。這“神”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沒法翻譯呢?好難說清楚?。∶菜菩『⒆庸锹德档拇笱劬κ且环N無聲的答案。另外,“竹柏蒼然、隔岸陰森”一句,讓人想起《紅樓夢》里賈府宴會時隔溪吹笛的場景。為什么很多情境在煙、水、暮色、時光的過濾下,更顯得幽深玄妙呢?難解。)

 

l  《游黃山記后》,徐霞客

原文:遇朝陽霽色,鮮映層發(fā),令人狂叫欲舞。

譯文:遇到朝陽升起、天氣晴朗之時,層層峰巒映射出鮮艷的色彩,令人欣喜狂叫,簡直翩翩欲舞。

(感:這篇文章整體拖沓,畢竟是流水賬日記,但是有了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幾筆活色,就算是生香了。古詩文多如此。)

 

l  《原君》,黃宗羲

譯文:難道說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嗎?喜好安逸,厭惡勞動,也像常人情況一樣啊。

(感: 我怎么就不是呢?)

譯文:高明的木匠不肯為拙劣的木工改變或放棄規(guī)矩,后羿不肯為蹩腳的射手改變其拉弓的標準。倘若屈從世人的喜歡而自己貶低其所學,以求招攬?zhí)煜碌娜耍瑏韽垞P自己的名聲,那便是歪曲真理來追隨別人,那我也沒有心情花這么多的閑工夫。

(感:也是我的心聲啊!所以喜歡和古人為友。)

 

l  《吾廬記》,魏禧

譯文:他又順應(yīng)地勢,將小徑折成三段。松聲迎風鳴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這些花葉,掩映于徑下,用曲直不一的木條做成欄桿,涂上了蚌殼灰,它的光澤便閃爍在林木之間了。

(感:太有生活情趣和品味了!遠非當今的暴發(fā)戶可比。好像楊麗萍的花園也這樣美。)

 

l  《祭妹文》,袁枚

原文:予幼從先生授經(jīng),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jié)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譯文: 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愛聽那些古人的節(jié)義故事;一旦長大成人,你立即親身來實踐。唉!要是你不懂得經(jīng)書,也許未必會象這樣苦守貞節(jié)。

(感:T_T……世上有多少人為堅守自己一貫信仰的規(guī)則,喪失更寶貴的生命的呢?賀雙卿是這樣,蒙恬筆下的狄奧默東也是這樣。很多規(guī)則是有道義在背后支撐的,但是太久遠、太泛化以后,中間的道義朽壞難知,常常只剩下外面規(guī)則的空殼。為了這空殼而放棄更高貴的心靈和生命,不是明智之舉。例如儒家倫理雖可靠,但是難道孔子之前就沒有圣人?佛家雖說“不邪淫”,然而佛祖時代的婚姻、“邪淫”,和今天所說的是一回事嗎?)

原文: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奓戶入,聞兩童子音瑯瑯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

(感:好有生氣?。?/span>

 

譯文:就在你死前一日,我已夢見你來訣別,心知這是不吉祥的,急忙飛舟渡江趕回家。

(感:夢通的事情,從來都有的。)

 

l  《袁隨園君墓志銘》,姚鼐

譯文:各地的讀書人來到江南,都要前往隨園投贈詩文,幾乎每天都有人去。袁君的園林館舍,有花、竹、水、石,幽深寧靜,景色秀麗。至于建筑、器具,也都很精美,用來款待客人的東西很豐盛。袁君殷勤好客,樂意和人交往,看到別人好的地方,總要把它說出來。

(感:袁枚其性其事,煞是可敬可愛?。?/span>

 

l  《少年中國說》,梁啟超

原文: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感:常思及此句,頓覺意氣風發(f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