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xiāng)土植物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所以,你怎么好意思不認識它們? 1.月季 學名:Rose chinensis Jacg 別名:長春花、月月紅 原產(chǎn)地:我國,早在漢代就有栽培。 習性:常綠、半常綠灌木,為陽性花木,喜光不耐蔭。喜溫暖環(huán)境,也耐一定低溫;適合生長溫度為15~25度。喜肥、水、土壤,也較耐貧瘠干旱地;適于露地栽培、盆栽。 觀賞用途:花色品種多,不光單色,還有很多復色、鑲邊品種;不少品種還有芳香;是適宜園林、庭院普遍栽植的優(yōu)良花木。是北京市市花。 2.榆葉梅 學名:Prunus triloba 別名:小桃紅、鸞枝、榆梅 原產(chǎn)地:我國 習性:落葉灌木。喜光,稍耐陰;耐寒,在-35℃的條件下能安全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中性至微堿性而肥沃土壤為佳。耐旱力強。不耐水澇。有較強的抗病力。 觀賞用途:榆葉梅是早春優(yōu)秀的觀花灌木,花形、花色美觀,可孤植、叢植,適宜在各類園林綠地中栽植。 3.迎春 學名:Jasminum nudiflorum 別名:金腰帶、小黃花 原產(chǎn)地:我國中部和北部 習性:屬落葉灌木,喜陽光,耐寒、耐旱、耐堿、怕澇;不擇土壤,但在深厚、肥沃、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生長強健,適應性強,基本沒有病蟲害,栽培管理也較為簡便。 觀賞用途:枝條細長柔軟,葉對生,小葉三枚灰綠色,花朵呈鮮黃色。適宜栽植栽花壇綠的邊緣,雅致美觀。 4.西府海棠 學名:Malus micromalus 別名:小海棠果 原產(chǎn)地:我國華北、西北和山東等地 習性:屬落葉灌木,有的也能長成小喬木。喜光,耐寒、耐旱,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而濕潤的土壤中生長好。 觀賞用途:樹姿俏麗,樹條直立性強,春天開花粉紅美麗,是優(yōu)良的庭院觀賞樹。 5.牡丹 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別名:木芍藥、花王、洛陽花 原產(chǎn)地:我國西北部 習性:落葉小灌木,性喜涼怕熱,喜高燥、畏低溫,懼烈風酷日。宜植于土質(zhì)疏松肥厚又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中,北京地區(qū)植物越冬需要加埋土防寒。 觀賞用途:牡丹株形端莊,花姿典雅,花色絢麗,香氣襲人。適合在庭院,草地,園林中為花壇栽植。 6.大葉黃楊 學名:Euonymus japonicus 別名:冬青衛(wèi)矛、正木 原產(chǎn)地:我國中部、北部及日本 習性:常綠闊葉直立灌木或小喬木,喜陽光,但也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北京地區(qū)宜栽植在背風向陽的地方。耐修剪,壽命長。 觀賞用途:葉色濃綠而有光澤,生長繁茂,四季常青。其抗污染能力強,可植于園林、庭院綠化中用作綠籬。 7.金銀木 學名:Lonicera maackii Maxim 別名:金銀忍冬、雞骨頭、馬氏忍冬 原產(chǎn)地:我國南北各省、區(qū)均有栽培 習性:屬落地灌木,不擇土壤;雖喜光,也耐蔭,還耐寒、耐旱;適應性很強,成長強健,管理比較簡便。 觀賞用途:樹勢旺盛,枝葉豐滿,雖花開不艷,花朵成對開放,一黃一白相應且有淡淡微香,雅致美觀。果為球形漿果,熟時呈暗紅色。宜栽植在綠地、庭院、路旁。 8.丁香 學名:Syringa oblata 別名:紫丁香、華北丁香 原產(chǎn)地:我國華北地區(qū) 習性:屬落葉灌木,既喜陽,又稍耐蔭、耐旱。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不嚴,但以在排水良好、肥沃而濕潤的輕壤土中生長良好;怕水澇。 觀賞用途:葉對生且寬大,花暗紫堇色,密集成圓錐花序,又濃香。適宜栽植在綠地或花壇角隅。 9.棣棠 學名:Kerria japonica 別名:地棠、黃碧棠、棣棠花 原產(chǎn)地:我國華東、華中地區(qū)。 習性:是落葉直立灌木,適宜種植在背風向陽而又較濕潤的地方,喜排水良好、較肥沃的中性土壤中,在半遮蔭的地方生長也較好。適應性強,生長健壯,管理較簡便。 觀賞用途:花、葉、枝干均較秀麗美觀,是春賞花,冬觀枝的觀賞花木。適宜栽種在籬邊、樹叢中、花壇角等處。 10.金銀花 學名:Lonicera japonica 別名:忍冬、金銀藤、左纏藤 原產(chǎn)地:我國特產(chǎn) 習性:半常綠纏繞灌木。適應能力很強,喜陽,但也耐蔭、耐寒;耐旱、耐水濕;除重堿土以外,其余土壤均可。最適宜深厚的砂質(zhì)土壤。適宜性強。 觀賞用途:花初開時為白色或紅色,后變?yōu)闇\黃色并染有紫暈,花氣芳香。宜在公園綠地和家庭院落中種植。 11.珍珠梅
學名:Sorbaria sorbifolia 別名:走馬蓁、古氏珍珠梅 原產(chǎn)地:亞洲北部,我國的河北、山東、遼寧等省均有野生種。 習性:屬從生的落葉直立灌木,適應性強,喜蔭少光生長,對土壤選擇不嚴格,但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砂壤土中生長開花最好,花期也長。 觀賞用途:圓形花蕾潔白而且明亮,宛如一粒粒珍珠,又酷似梅花。可栽植于草坪邊緣或水邊、房后、路旁、是適合庭院背蔭處種植的重要觀賞花木之一。 12.紫藤
學名:Wisteria sinensis Sweet 別名:朱藤、藤羅、葛花 原產(chǎn)地:我國中部 習性:屬大型纏繞性木質(zhì)藤本植物,喜陽光,較耐蔭;耐干旱,也較耐寒;不擇土壤,但宜栽于排水良好而肥沃的輕壤土上。北京地區(qū)應選背風向陽的地方或建造物前。 觀賞用途:花大,紫色,有香氣,花蝶形,展葉前開放。生長迅速,枝葉茂密。是優(yōu)良的垂直綠化材料。 13.爬山虎
學名:Parthenocissus tricusidata Planch 別名:地錦、爬墻虎 原產(chǎn)地:我國,日本也有 習性:喜蔭,耐寒,對土壤及氣候適應能力很強;生長速度快。對氯氣抗性強,常攀附于巖石、墻體、樹干上。 觀賞用途:本種是一種優(yōu)美的攀緣植物,枝繁葉茂,層層密布,入秋夜色變紅,格外美麗。栽植在短期內(nèi)能收到良好的綠化、美化效果。夏季對墻面的降溫效果明顯。 14.葡萄
學名:Vitis vinifera 原產(chǎn)地:南高加索和我國西部以及北美洲 習性:屬落葉藤本植物,喜富含腐殖質(zhì)、保濕保肥力強、疏松、滲水性能好的輕質(zhì)壤土。耐干旱,喜濕潤土壤,但怕積水。喜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比較耐寒。 觀賞用途:是優(yōu)良的垂直綠化材料之一。 15.大葉鐵線蓮
學名:Clematis heracleifolia 原 地:北京、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 習性:生于溝谷邊潮濕處,耐濕也耐旱。 觀賞用途:適宜林下種植,為不可多得得耐蔭花卉。 16.大麗花
學名:Dahlia pinnata Cav.(D.variabilis Desf.) 別名:大理花、西番蓮 原產(chǎn)地:墨西哥和危地馬拉 習性:不耐寒,畏酷熱,喜高燥涼爽、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 觀賞用途:宜作花壇、花境及庭前叢植。 17.美人蕉
學名:Canna indica L. 別名:曇華、蘭蕉 原產(chǎn)地:美洲熱帶及印度、馬來半島等地。 習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闊大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肥沃的腐殖土壤,怕強風、畏霜寒、忌水澇。 觀賞用途:葉片翠綠,花朵艷麗,花色有乳白、淡黃、桔紅、粉紅、大紅、紫紅和灑金等,宜作花境背景或在花壇中心栽植,也可成叢或成帶狀種植在林緣、草地邊緣。 18.萱草
學名:Hemerocallis fulva 別名:黃花菜、金針菜、忘憂草 原產(chǎn)地:我國、日本及西伯利亞 習性: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半耐蔭;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zhì)壤土上生長更佳。喜濕潤,怕積水。 觀賞用途:花色鮮艷,綠葉成從,極為美觀。園林中多叢植于花鏡、路旁。 19.鳳仙
學名:Impatiens balsamina 別名:指甲花、小桃紅、金鳳花 原產(chǎn)地:我國,印度和馬來西亞 習性:一年生的草本花卉,喜陽光照射,不耐蔭,不耐寒;適應性強,但喜疏松、肥沃、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壤土。 觀賞用途:花色豐富,花形多種,似山茶、薔薇花、石竹花。適宜栽植于花壇和庭院中。 20.芍藥
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別名:將離、婪尾春 原產(chǎn)地:我國,在秦嶺,大別山和京西百花山等地均有野生種。 習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較耐寒,適宜栽種在遮蔭處且土壤肥沃又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地上,怕積水。 觀賞用途:花朵大,顏色艷麗;為我國傳統(tǒng)名花。常作專類花園觀賞,或用于花境、花壇以及自然式種植。 21.蜀葵
學名:Althaea rosea 別名:大蜀葵、一丈紅、端午錦、熟季花 原產(chǎn)地:我國四川 習性: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喜陽光照射,不耐蔭,較耐寒。不擇土壤,但以栽植于疏松肥沃土壤中生長最好。 觀賞用途:莖直立挺拔,葉互生,枝條頂部花序總狀生長,花期長,從六月到八月連續(xù)開花兩三月之久,花色絢麗。在庭院,綠地,公園,墻角,路旁均可栽種。 22.菊花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別名:九花、秋菊、菊華 原產(chǎn)地:我國 習性: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適宜生長在滲透性好并含有豐富腐殖質(zhì)的土壤中,不耐澇。 觀賞用途:是廣泛受到北京市民喜愛的觀賞植物之一,可以用來布置花壇,庭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