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特梭利夫人認為:兒童是通過運動來發(fā)展大腦的。運動幫助大腦發(fā)育,發(fā)育后的大腦對運動又起幫助作用——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過程?;遘嚳梢詭椭鷮殞氬憻捦炔康拇髣幼?,但是手的運動發(fā)展就同樣也和智力息息相關。 12-18個月,也是利用兒童對細節(jié)和小物體的敏感發(fā)展手部精細動作的關鍵時期。本期Go姐Ms.KA給大家?guī)淼氖桥c手部和身體運動相關的一系列蒙氏活動讓寶寶在家動起來。 戶外玩炫酷滑板,室內玩蒙氏游戲,聰明靈巧的蒙氏寶寶養(yǎng)起來~ 在蒙氏0-1歲活動中介紹了蒙氏工作墊/毯和桌椅,每次從事蒙氏活動/工作時,選擇讓孩子坐在工作毯或者小桌椅上,非常有助于培養(yǎng)專注力,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認真專注做事情的好習慣。 這期增加一個蒙氏工作托盤。購買塑料、木頭或者竹子的普通食物托盤或者茶盤就可以,沒有必要買某寶上的所謂專用蒙氏托盤。 從1歲開始,慢慢建立蒙氏活動的規(guī)矩和程序,從而形成固定的習慣。 工作/活動原則: 每次選擇一個玩具 使用工作毯或者桌椅 正確使用玩具/教具(不可以亂扔) 使用完后放回原處 以下所有的蒙氏活動都沒有對錯之分,家長可以加以引導,但是不要批評。只有當孩子出現不正確行為時(比如扔玩具),才可以制止。 蒙氏活動-大肌肉運動 1)扔! 很多小孩在12-18個月都會進入一個愛扔東西的階段,尤以男孩居多。這是一位蒙氏媽媽給她愛扔玩具的孩子設計的活動,既然孩子愛扔,那就滿足他的欲望(當然是以正確的方法)。 或者在家找一個筐子,幾個球,讓小孩練習扔吧! 2)跳舞 這個階段的孩子聽到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要跟隨扭屁股啦,從小就聽CD應該都會自己播放了!跳舞也可以幫助練習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性,這是蒙氏運動很重要的一方面。 3)敲鼓/打擊樂器 不管是鼓還是鍋碗瓢盆,都可以讓孩子敲打感知不同的聲音。上圖是推薦過無數次的Remo drum。 蒙氏活動-精細動作 手的運動發(fā)展和心理是息息相關的,就是我們說的心靈手巧吧。12-18個月手部的發(fā)展主要是通過不斷練習開始能抓穩(wěn)、到用手舉起物品。 1)瓶蓋練習 2)蓋筆帽 手眼協(xié)調性晉級訓練。蓋筆帽是Go姐家小孩超愛的工作,小孩子每掌握一個新的技能都喜歡不斷地反復練習。 3)物品搬運 讓孩子把物體從一個容器中拿出來、放進去或者從一個容器搬運至另一個容器。這個游戲可以有無數種玩法,通過變換不同的物品,可以鍛煉各方面發(fā)展。比如上圖除了可以練習精細動作以外,還能學習顏色和數量。 某寶上可以買到這種帶盒子的仿真雞蛋,有的可以打開。在次月齡可以用來練習把雞蛋歸位放入盒中、打開雞蛋等工作,大些可以用來玩過家家。
把雞蛋從一個桶里搬到另一個桶里。
提供盆、勺子和一個碗。我們家最喜歡玩廚房主題的小物品,有時候就放一把五顏六色的樂高積木,讓他用勺子把積木盛到碗里端給媽媽吃
會讓小孩安靜地玩好久的游戲:水盆里面撈乒乓球。很有挑戰(zhàn)性,不僅要有好的手眼協(xié)調性、掌控能力,還需要平衡能力。
利用舊錢包,裝上幾張過期的購物卡,讓小孩練習打開錢包、拉拉鎖、取卡等動作。 4)插入游戲
盡量使用家里現有的物品,比如把奶粉罐扎幾個孔,把小棍插入(或者使用吸管)。
容器換成調料罐。
網購一些兒童手工用的毛絨球,再找一個廚房紙巾的軸,就能讓孩子一遍一遍地抓起絨球,放入再抓起……小手越來越靈巧! 5)貼紙游戲
買些簡單圖形的貼紙讓孩子來貼,動動小手的同時學習顏色、形狀,感知大小。 6)橡皮泥
橡皮泥快成為永恒的話題了,可以使用各種工具增加趣味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