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斯哈圖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為“險峻的巖石”。它處于大興安嶺余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群山呈現(xiàn)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chuàng)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其形成和發(fā)育過程主要分為冰川作用、寒凍風化作用、風蝕作用和夷平作用4個階段,石林通體為堅硬的花崗巖石,這是世界所罕見的。由于近水平裂隙特別發(fā)育,在石林側面有保存較多的冰水沖刷形成的懸溝槽,遠看恰似千層餅。 阿斯哈圖石林是一種罕見的世界地質奇觀、其形成于大約1.5億萬年前,據地質科學家大膽推測:大約在二千多萬年前,地球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寒冷時代,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陸地被一層厚厚的冰川覆蓋,在大興安嶺一帶冰川厚度達二千多公尺。茫茫冰川覆蓋著山川大地,就在冰川時代快要結束的時候,氣候又開始漸漸轉暖,巨大的冰川沿著山體的兩側退去,在這個退縮過程中,大量的巖石被冰川撕裂,壓迫著沖刷到很遠的地方,只有那些特別堅硬的巖石經受了這種似乎無可匹敵方的力量,依然聳立在山崗上,這就形成了今天的阿斯哈圖冰石林。 阿斯哈圖國家地質公園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批準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世界上33個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在這里,山有山形,峰有峰姿,草有草色,山山各具特征,峰峰景色不同,險秀雄奇,千姿百態(tài),蔚為壯觀。讓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主要特點是偉岸和挺拔,它主要由原始次生白樺林、高山草甸草原植物體系和花崗巖殘留巖柱組成。主要石景有:書山、雙足寶鼎、三結義、拴馬樁等。
飛來石景區(qū) 突出了石林的輕靈、俊秀之美。主要石景有:臥虎石、飛來石等。
五鼠拜月景區(qū) 突出了石林形象美及動植物景觀與石林景觀的結合美。主要石景有:螳螂石、南天門、城市風光、五鼠拜月等。
長按下圖關注止水依依,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