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 〕
上面一章我們談到了握拍、擊打、力量的放松和制動,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一切不是說說就可以的,我們的眼睛看到來球,反應給我們的大腦,大腦作出指令,而完成這一切,都要靠我們的身體,下面就來聊聊我們的身體是如何來控制這些的。
⑤
- 體會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控制力量很輕松。
我們的肌肉有【收縮】和【放松】兩種狀態(tài),方向就只有收縮的時候向里面,放松的時候往兩頭松開而已。
把肌肉置于骨骼關節(jié)上就會作用于我們的骨骼關節(jié)。
肌肉怎么放置,什么走向,就決定骨骼關節(jié)的走向。
去的時候什么肌肉起作用,回的時候什么肌肉起作用,只要你多用心,多體會每個動作的肌肉發(fā)力感受,即使你不是體育專業(yè)的,你都能知道怎么樣的動作發(fā)力還是合理的。
這些東西弄懂了接下來不用講,你就知道怎么控制你的力量了。

⑥
- 放松順暢來發(fā)力,力量逐級去傳遞
要想力量從你身體發(fā)出來,就要給它鋪平一條道路,讓它走出來,要疏通好這條路。 你首先要做的第一點就是身體放輕松,因為,我們的肌肉就是從自然狀態(tài)收縮到最緊的時候做的功最多,因此,輸出的能量也越大,而且,力量在體內的傳導也是需要傳導的介質柔軟連綿不斷的。
對于正手高遠球力量傳遞而言,當你放松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左手下壓,力量從左臂走到胸前,到右肩膀,到右大臂到肘關節(jié)到小臂到手腕到手的一個過程! 所以,新入門的朋友,首先要學會放松你全身的肌肉,開始學高遠球的時候,先學會甩大臂,你放松了,力量才能很好的傳遞,因此大家平時要徒手或空拍揮拍多練習,不斷加強這種力量傳遞的感受,增加肌肉的記憶。

⑦
- 關節(jié)搭好橋,手腕切莫向下彎
為什么說關節(jié)要搭好橋呢,這是承接第一點講的,因為力量的傳導是一個如波浪傳遞的過程,但是我們的骨骼是硬的,關節(jié)是一節(jié)一節(jié)分開的,要想力量不在關節(jié)的地方撞墻,就要在關節(jié)之間搭好橋,也就是保持關節(jié)的吻合,讓力量順著關節(jié)的方向一直走下去最終到手上來。
而講到保持關節(jié)吻合的時候,要著重強調一下手腕的問題,我們打球的時候,無論是正手還是反手,無論的網前還是后場球,手腕都只能左右靠引拍,然后捻動回正到拳頭的位置發(fā)力。
你的手腕一旦向下彎,全身的力量走到這里的時候就會撞墻。如果你全身的協調性好,傳過來的力量是相當大的,這所有的能量都讓手腕承受了,說不會受傷的那都是假的。
手腕唯一一次允許稍稍放平一點的就是搶反手網前球的時候,為了保證動作的一致性,和給對手方向不明的這一個概念的時候,拍面要放平,這時候,手腕允許稍微向下彎一點做動作,但是這時候是不發(fā)力的,要發(fā)力了,手腕還是回到拳頭的位置的。

⑧
- 左手當做瞄準器,保持平衡靠它幫
其實當你的發(fā)力逐漸順暢起來的時候,你的水平可以再上一個層次。
再上一個層次,只需要記住一個很核心的東西,那就是---平衡。
我們先回顧一下高遠球的動作架構和發(fā)力原理不難看出,左手的作用極其重要。它能讓我們擊球事半功倍,力量翻倍,動作加分。
在擊高遠球的時候,左手有兩次提速的過程。第一次是左手右腳的合力提速作用。第二次是收回的過程,這收回過程,其實就是保持身體的平衡性 [ 且切記,左手收回和右手揮拍方向相反且在同一平面上 ] 無形之中又給了右手連續(xù)的加速作用。
因此,要想擊出的球有力,而且你的力量隨時都能發(fā)出來,移動速度快,節(jié)奏感好,關鍵的一點就是你的左手,應保持上舉,保持身體平衡,并微微后壓保持胸線的一定張力。

- E N D -
色彩,蠻重要的 點擊更多選 ▽
▼ 進入有100萬球友的羽毛球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