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班級的優(yōu)化管理,要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健康發(fā)展,思想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筆者根據自己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做法,即德育上注重“六個一點”,管理上實行“四把住、四放開”。 “六個一點” 1、制訂德育目標時,注重“近一點、小一點”。 即目標與環(huán)境背景貼近,與學生思想貼近。根據班情確定近景規(guī)劃,把握社會發(fā)展要求與學生現實之間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從小處著眼,從身邊小事做起,采取小步驟來實現德育的總體目標。當然這種“近”與“小”的做法決不是放棄“遠”與“大”的規(guī)劃,而是一個階段突出一個重點,解決一個問題達到一個目的。通過一個“近目標”、“小計劃”的落實,為改善大環(huán)境悟出大道理奠定基礎,并向長遠、整體目標的實現邁進。 2、選擇德育內容時,注意“實一點、真一點”。 就是從班級實際出發(fā),在充分調查了解的基礎上,抓實事、選實例、講實話、求實效,使學生聽之入耳,學之入腦,行之有譜。“汪洋之源于滴水”,宏偉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源于一點一滴的小事。學生在小事中的表現可以體現他的思想。教師在小事上注意對學生品德、情操的培養(yǎng),也就是為他的高尚之碑立下一塊基石。而且,“實而真”的小事更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 3、設計教育形式時,注重“新一點、活一點”。 即角度有新意,表現有新招。能區(qū)別對象、時間和場合,尋找有特色、有深度的新途徑。表現主題要適宜、適時、適度,不恪守舊框架,努力開拓學生新的關注點,呈現靈活多樣的格局。選題上,要結合校情、班情和學生實際情況;在空間上,不受學校區(qū)域的限制,校內校外結合;效果上,做到品德教育與活躍班級生活并舉;形式上,力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為學生所喜聞樂見,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對道德知識的學習興趣,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六個一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構成了品德教育的完整策略體系。使近期和遠期的規(guī)劃成為班集體自覺追求的目標,使學生生活在希望之中。在實行過程中要注意:在安排上,要區(qū)別班情進行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的起點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在開展活動時,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另外,還要注意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由被動受教育轉為主動接受教育,使他們成為班級的主人。 “四把住、四放開” 1、把住“宏觀”,放開“微觀”。 這里所說的“宏觀”是指黨的教育方針,學校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班級總體目標的實施等?!拔⒂^”是指班級活動的管理安排,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采取的形式等。宏觀上班主任必須掌握住,執(zhí)行時毫不動搖;微觀上要放手讓學生干部去做,并充分發(fā)揮“學生集體”的作用。班主任不輕易干預,但當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指導。 2、把住“方向”,放開“方法”。 把住方向,即要把“四有”“五愛”作為育人的方向,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要求學生做到“自尊、自重、自強、自愛”。放開“方法”,即管理上重在指導、疏導,不包辦代替;思想上重在啟發(fā)誘導,但不聽其自由放任。班主任要注意發(fā)揚民主,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并鼓勵他們在工作與學習中朝著正確的方向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施展才能,鍛煉能力。 3、把住“結果”,放開“過程”。 所謂把住“結果”,就是重“績效”。工作做得怎么樣,要看實際效果;學習成績怎么樣,要看實際成績的提高;思想覺悟怎樣,要看實際表現。所謂放開“過程”,不是不管不問,而是把“過程”變得靈活,不進行過多的指令、干涉。同時,遇到重大事情,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師、班干部及學生一起研究討論“過程”的優(yōu)化問題,使有關人員在工作中有更大的自由度,從而提高效果,培育出有特色的人才。 4、把住信息“過濾”,放開信息“接收”。 處于改革開放時代的學校,每天都會收到眾多信息,學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接收到的信息更是魚龍混雜。我們應注意引導,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得到鍛煉,擴大視野。要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參加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在課外涉獵健康的讀物,接收來自各方面健康的信息,同時注意信息“過濾”。平時,班主任要細心觀察學生們的思想變化,及時給予關懷和指導;要經常進行師生間的雙向交流與討論,逐步提高學生認識新事物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班級就是集體,班主任是這個集體的領導者。領導者的決策和行事準則影響甚至決定了一個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而班級里同時還有一群“被領導者”——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有各自的辦事風格,如何協調這些學生,是班級工作的關鍵?!傲鶄€一點”“四把住、四放開”闡述了在優(yōu)化班級管理中的幾個關鍵方法與步驟,但在實際工作中,應該隨機應變,將各種方法相結合去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組建一個向上、民主、團結、強大的班集體,才能真正實現班級的優(yōu)化管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