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這幾天,廣州已經(jīng)變身為“潮州”,到處都是濕漉漉一片,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在這種日子里,咱們除了要關注家里如何防滑、防發(fā)霉、衣衣如何曬干之外,還要關注一下健康哦!特別是一些具有慢性病的朋友,都要注意了!來看看廣東省中醫(yī)院的專家如何為大家的健康支招吧!
廣東省中醫(yī)院副院長、主任醫(yī)師張忠德指出,“回南天”,物品受潮,影響的是居住、使用舒適度;人一受潮,則疾病覬覦。
呼吸道疾病多發(fā)。每年三四月,省中醫(yī)院門診的感冒患者比平時增長三成左右,原因是“回南天”頻繁,雨水多濕氣重,氣溫忽冷、忽熱致人群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流腦、水痘、扁桃體炎等高發(fā)。
中醫(yī)妙招防感冒
①艾葉(或艾條)熏蒸房間:每平方米用艾葉5-10克(或艾條1支)進行熏煙30-60分鐘。醋熏:若家中有感冒患者應及時薰醋進行空氣消毒,并在健康人鼻孔涂抹大蒜液或口服幾瓣大蒜來減少傳染。
②佩戴香囊:用丁香、紫蘇、蒼術、細辛、白蔻仁各2克,碾碎成小顆粒裝入香囊用別針固定于衣襟,睡覺時放枕邊或置于車內可防感冒,但孕婦及過敏體質者禁用。
③中藥泡澡:茵陳蒿30g、艾葉30g、葛根50g等中藥材洗凈放入布袋中,入鍋中大火煮滾后改小火煮15分鐘后取出,將藥液混入洗澡水中,調好溫度,身體入藥水中泡5~10分鐘即可。
④中藥沐足:睡覺前用桂枝10g、花椒10g、生姜10g煮水泡腳,同時可適當加入食醋100ml,然后用左右手交替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勞、養(yǎng)生保健。
飲食搭配抗感冒
營養(yǎng)充足,在潮濕的回南天里,宜“健脾祛濕”,在飲食上,可以選用鯽魚、胡蘿卜、淮山、蓮子、茨實等“健脾”,選用赤小豆、薏米、萵筍、白扁豆、冬瓜等“祛濕”。 廣東人愛煲湯煲粥,推薦大家在材料中加入可適量選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米、冬瓜等健脾利濕之品,這類食材有除濕功效。推薦食譜有:赤小豆煲生魚湯、冬瓜煲老鴨、薏米扁豆粥、白鯽魚湯、魚腥草燉豬肺湯,扁豆煲雞腳,芡實煲雞腳等等。
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去濕,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濕,消腫解毒的作用;魚腥草具有特別的抗流感菌的作用,與豬肺一起燉湯,可以清熱、清肺,還有止咳的效果;扁豆健脾去濕與具有舒筋活絡功效之雞腳煮湯,有較好的祛濕消水腫的功效;茨實既健脾又祛濕,雞腳也是祛濕的,燉在一起共起祛濕健脾之用。
中醫(yī)講,濕為陰邪,濕邪侵犯機體可損傷機體的陽氣;濕為有形之邪,侵犯人體,易留滯臟腑經(jīng)絡,阻礙氣機的運行。所以在祛濕之余,搭配花旗參、黨參、西洋參、黃芪、紅棗、板栗、五指毛桃等補氣血之品,共起到補氣和祛濕,還有健脾的作用。適量食用生姜,既可祛濕,又可溫中,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春夏養(yǎng)陽”。
需避免一個誤區(qū),“溫陽”并不意味著通過辛辣之物驅除體內濕氣,在飲食中增加生姜、大蒜、辣椒這類辛溫之物,這是錯誤的。驅寒不等于祛濕。對于玉米、扁豆、芡實、薏米等能祛濕性質比較平和,適合任何體質的人使用,嶺南地區(qū)濕熱氣候居多,不管是不是回南天,都可以加入這些食材。但選姜蒜這類溫補的食物則要依體質而定。如果是寒體,平日腹瀉畏寒問題多,可以多食用,獲得祛濕又驅寒的效果;如果本身是火氣大的熱體質,再吃“火物”反而增加身體濕邪之氣。
偏食或經(jīng)常在外進餐,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均衡,從而令身體的抵抗力減弱,故必須謹記均衡地攝取蛋白質、糖分、脂肪、礦物質、維他命等各種有助增強體魄的營養(yǎng)素。
每周2~3次,每次30~45分鐘的運動,是對普通人提高機體代謝排毒功能,增強免疫力最基本的運動量要求。無論是跑步、爬山、打球或是練拳,找到一、兩種喜歡的運動,并加以堅持,使心肺功能和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調節(jié)功能都會顯著增強,從而有效防止因天氣變化引發(fā)的感冒。
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睡眠時,體內細菌可制造出一種叫“胞壁酸”的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復。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種治療方式,特別是對感冒尤為適用。
身心壓力過大,會導致身體疲倦虛弱,情緒沮喪,這個時候很容易被感冒細菌乘機進侵。嘗試勞逸結合,保持心情愉悅,會大大降低傳染感冒的風險。
室內的溫度應保持在18~20℃,而濕度則以50~55%為最理想。室溫過高會令身體對寒冷的抵抗力減弱,而空氣的濕度過大對呼吸道疾病的影響最嚴重,以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進而降低感冒的發(fā)病率。
正常人群,每天補充100毫克的維他命C可以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對于特殊群體,這種方法同樣適用。孕婦在懷孕期間每天最好攝入130毫克的維C來增強抵抗力;兒童在感冒流行期間每天可服用500毫克的維C,用于提高免疫力。值得提醒的是,補充維C要看清藥品說明,痛風、腎結石等人群要慎用。
減少傳染機會
避免人多地方,老幼宜戴口罩:在人頭攢動的公眾場所,空氣中都浮游著無數(shù)的病菌。為免受到感染,感冒流行季節(jié)請盡量遠離這類危險地帶。而對于老人、孩子、孕婦及身體素質較弱的成年人,最好配戴口罩,以有效阻隔病菌的侵擾。
勤洗手,勤漱口:外出回家后,用肥皂和熱水洗手,并用含有殺菌力的碘質漱口水或鹽水漱口,能起良好的殺菌作用。
來自: 心晴陽光明媚 > 《醫(yī)學》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濕氣重哪些表現(xiàn)?中醫(yī)如何祛濕
紅豆薏米粉,一共有7味配方:紅豆、薏苡仁(即薏米)、燕麥、葛根、蕎麥、赤小豆和小麥胚芽。紅豆薏米粉的配方精巧無比,缺一不可,這可...
虛胖?4個妙招祛除體內多余水分
4個妙招祛除體內多余水分。也許你覺得自己很胖,其實不是的,只是虛胖而已,快點試試這4個妙招吧~說到祛除體內濕氣,總是少不了薏米,但...
如何去處體內濕氣?
http://www.baigoogledu.com/search.asp?hl=zh-CN&q=%B9%CB%E9%D0
【行動派】專家告訴你回南天吃什么最祛濕
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yǎng)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濕盛帶來的身體不適。功效:祛濕除因、清熱解毒扁豆薏米煲雞腳。材料:扁豆2克、薏米2克、雞...
夏天濕氣聚積最易致病,學會名中醫(yī)祛濕方能省大筆醫(yī)藥費
夏天濕氣聚積最易致病,學會名中醫(yī)祛濕方能省大筆醫(yī)藥費。扁豆雞腳薏米湯。雞腳、排骨、扁豆10克、薏米7克、姜片適量。先將雞腳洗凈,與...
六款健脾祛濕湯“喝”走濕氣
六款健脾祛濕湯“喝”走濕氣。材料:鮮土茯苓200克、馬蹄10個、紅蘿卜、連須玉米各1條,蜜棗3個,陳皮1/3個,豬瘦肉400克,生姜3片。功效:土茯苓有祛濕熱、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鮮的土茯苓配爽...
春季祛濕湯譜大全 春季祛濕吃什么
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做法:赤小豆、陳皮分別洗凈,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凈,切塊;鯪魚宰洗凈,...
吃哪些食物能除去體內的濕氣
炒扁豆淮山粥功效:健脾養(yǎng)胃。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扁豆薏米燉雞腳(B)扁豆健脾去濕,雞腳舒筋活絡,此湯有...
一煲靚湯趕走3月、4月'大~濕~兇'!快點叫媽媽煲啦!
功效:薏米有健脾滲濕、清熱排膿、除痹止瀉的功效,陳皮能潤燥祛濕、健脾理氣。荷葉冬瓜薏米老鴨湯。做法:炒扁豆、赤小豆、陳皮分別用...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