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權激勵與股權眾籌有何區(qū)別 原作:龔蕾
最近,經(jīng)常看到兩個新名詞。股權激勵、股權眾籌,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qū)別呢? (一)股權激勵。 經(jīng)濟學知識中,股權是指股東對其所投資的股份公司所享有的權益。股權激勵就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的一種辦法。 企業(yè)為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推行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有條件的給予激勵對象部分股東權益。過去,持有股票一般是組織中高層,而現(xiàn)在,普通員工也有股東持股計劃。咱們國家印發(fā)國有科技型企業(yè)股權和分紅激勵辦法,決定從3月1日起,將國有科技型企業(yè)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推向全國。 1、股權激勵有許多形式。 股票期權、股份計劃、股票獎勵、股票增值權、員工購買股票計劃等。公司可以根據(jù)員工任職時間與績效表現(xiàn),通過股票獎勵方式給員工持有一定公司股票。非受限股票可以進行抵押、出售。 2、股權激勵本質是激勵。 人力組織資源知識告訴我們,股權激勵本質是激勵,公司通過內部激勵方式,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股票持有計劃讓員工持有股票,這只是一種激勵方式,還需要一定標準才可成為股東。 3、股權激勵或推動公司利潤。 股權就是讓員工持有一定股票,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結合在一起,或者說,個人或組織都向著同一個方向,促使組織績效達到最大化,個人以組織利益為先,共同促進組織利潤提高。 4、股權激勵的特點是人才價值的回報機制、長期激勵、公司控制權激勵等。 (二)股權眾籌。 股權眾籌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股權眾籌是供給側改革、雙劍、金融改革突破口之一。 1、股權眾籌是通過內部認購的方式,認購股份就變成股東。 2、股權眾籌特點是公開、小額、大眾。證監(jiān)會規(guī)定非上市公司股東不能超過200人,從事證券發(fā)行業(yè)務需要相關金融牌照。 3、股權眾籌有很多種,更多的就是籌集資金用來購買公司的股權。眾籌有幾個關鍵要素,籌資主體,如項目或合約,參與者、法律形態(tài)。市場也需一個良好的退出機制。 4、優(yōu)點是投資者擁有更強融資空間,局限性是額度較低,多數(shù)在1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之間,企業(yè)必須有清晰股權結構,降低門檻但風險比較高。 5、股權眾籌只需設定一個標準,認購后成為公司股東,而不需要一定時間,因而與股權激勵相比,標準不同、風險不同、效果不同。 (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一點兒不全不足想法,歡迎指導歡迎交流。)
|
|
|
來自: 龔蕾館藏 > 《金融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