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萬不要讀文科系列三: 文科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維教育!思維教育的明珠是多元思維 今日學堂校長 張健柏 一:文科教育的核心是思維教育 西方的教育理念,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能力。西方的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也特別注意關注學生的這種思考能力,僅僅是考試成績好的學生不會被錄取。因為只有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學生,才有可能將來畢業(yè)后做出更大的成就,才能成為母校的榮耀,才能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入學。(相反的是:中國的大學好像根本不介意自己畢業(yè)生的品質和評價)。 大多數(shù)的中國學生,也包括他們的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批判性思考”是什么。從文革教育中走出來的中國人,只具有很簡單的一元思維模式(還不是精致的一元思維),他們理解的所謂“批判”就是對立,就是“批倒批臭”,溫和一點的人,也只會說些類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樣的空話。連中國的管理階層,普遍上也是一元思維的,因為他們是從“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擁護”這樣的毛式思維中培養(yǎng)出來的干部,是在不斷要求“站穩(wěn)立場”“堅持原則”的組織成長過程中選拔出來的領導。所以我們的國家整體上就是一元思維模式的主流,而且我們很喜歡并很自覺地不斷捍衛(wèi)一元思維價值體系。 這種思維的特征是:對于一個超出自己原有認知的事物,態(tài)度很明朗:贊成;要么反對!但是為什么贊成,為什么反對,都沒有太多的理由和思考,當然,他們自己會說出一些理由來,但往往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逃避思考的借口。 一元思維的群體,最容易被人利用,他們甚至會很樂意被某些狂徒利用來反對自己,不惜讓自己的利益遭受最大的損害。所以它是愚民政治和專制政體最喜歡的狀態(tài),作為民族和國家,將是最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的群體,而且由于思維的僵化,對外界的反映特別遲緩。因此,在目前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最需要的是二元和多元思維,一些國家如歐美等國,意識到這種高級思維力的價值,為了增強國家整體的競爭力,用各種手段極力培養(yǎng)提高國民的思維能力,跳出一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