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看電影的時候特別留意以下三點,有多少電影能夠通過測試? 1.電影中是否有2個以上的女性角色并且有臺詞? 2.她們之間是否有對話? 3.除了男人,她們聊過別的嗎? 艾莉森·貝克德爾是一個漫畫作家,80年代中期,她記錄下了和朋友評論一部電影的三個標準。就是這三個簡單的問題,道出了從前男女關系的實質,女性角色也許是美好的,但大部分情況下只能作為陪襯。
電影就像是這個世界的鏡子,男性和女性的關系,在這幾十年間,是否有所改變呢?科林·斯托克斯在一場TED演講當中,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講述了電影給予他的啟示,以及其中呈現(xiàn)出來的男女之間全新的關系模式。 作為一位父親,科林發(fā)現(xiàn)女兒和兒子喜歡的電影完全不一樣,女兒喜歡《綠野仙蹤》,兒子卻喜歡《星球大戰(zhàn)》。 這兩部電影具有很明顯的性別傾向,它們都講述異世界的英雄故事,只不過一個是傳統(tǒng)的男性英雄,另外一個則是女性英雄。 《綠野仙蹤》從某種角度來看,也許可以稱為一部女性電影,它不同于那些兒童奇幻,而是獨樹一幟,它的獨特性在于:
然而,科林三歲兒子喜歡的《星球大戰(zhàn)》則剛好相反,他在幾乎看不懂情節(jié)的時候,就沉迷到這部電影里,究竟是為什么呢?是電影主題體現(xiàn)出的勇氣、毅力與忠誠,還是他意識到了整部電影除了公主之外幾乎全是男性? 公主很冷艷很美,但是她的角色就是跑個龍?zhí)祝谟捌詈?,當英雄凱旋歸來的時候給他發(fā)個獎章、拋個媚眼,感謝他拯救了世界,用他與生俱來的魔力。 對比一下1939年的《綠野仙蹤》,多蘿西是如何勝利的呢?
很多電影把重點放在塑造英雄、打敗壞人、獲得獎勵上面,以至于沒有時間去塑造其他的關系和經歷,女性形象更是單薄得可憐,有些時候甚至連花瓶都算不上。 比如關于成長的電影,講述的故事大都是關于一個小男孩或一個大男人,或者父與子、或者兩個男人撫養(yǎng)一個小女孩……諸如此類。而當皮克斯終于推出以女孩為主角的電影《勇敢傳說》的時候,很多評論卻說“天啊,皮克斯也要做公主電影了?!?/p> 這些電影都不能幫助家長在現(xiàn)實世界引導孩子進入成人的領域。因為在成人世界里,男女是共同存在的,沒有哪一個性別應該成為單獨的“英雄”。
2011年,在美國前100部最流行的電影中,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只有11部。同樣是2011年,紐約發(fā)布了一份由政府完成的報告,報告中稱每五名美國女性中就有一位曾經遭遇過性騷擾。這個高概率讓人不解,這些人究竟是誰?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失了什么,才會對身邊的女性構成威脅? 也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有意無意地希望幫助女孩做好防范,培養(yǎng)她們的“女性力量”(girl power),而同時,又期望男孩能夠養(yǎng)成英雄氣概。 不過,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中,女性正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這個世界上各個領域的活動,而男性和女性之間也需要適應彼此的新關系,也許男孩們需要培養(yǎng)一種新的“男子氣概”。 演講者科林的女兒在《綠野仙蹤》和《星球大戰(zhàn)》中最喜歡的角色分別是: 葛琳達《綠野仙蹤》 歐比旺《星球大戰(zhàn)》 歐比旺和葛琳達的共通點是什么?他們比別人擁有更多知識,并且樂于跟他人分享這些知識,幫助他人挖掘潛能,他們都是領袖。 “我很樂意見到我的女兒和兒子有這樣的追求,我希望我的兒子不要被教育成‘沖出去一個人戰(zhàn)斗!’,而是主動地融入一個團隊,或許由一位女性來指揮,幫助人們成就自己,變得更好。” “英雄”與性別無關,因此女孩要知道的也許是:你的世界,本來就和他一樣廣闊。而男孩需要知道的是:女英雄們一樣出色,你可以加入她的隊伍。 這個世界是由她和他共同組成的,彼此尊重,相互合作,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我們知道,內在世界的變化,最終都會于外在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男女關系的新格局也是一樣。 比如,最近大受歡迎的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主角是可愛熱血的兔子,搭檔聰明調皮的狐貍,兩個人完美的合作,化解了動物城的大危機。
而《冰雪奇緣》做得更徹底,主角是兩位公主,獨立、自信、超越自我的成長……王子?嗯……是打醬油的。
再比如,大熱劇集《太陽的后裔》,之所以備受女性追捧,除了帥,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愛情是旗鼓相當?shù)模兄鹘怯凶约旱淖非蠛褪聵I(yè),女主角也一樣。這個關系首先是平等的,再也不是什么需要王子拯救的灰姑娘,而是彼此支撐,共同進退。 任何關系,合作的前提都是彼此尊重。我和你,哪怕是一顆星球與一根小草的差異,只要是彼此獨立的存在,都值得同樣的敬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