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道教中人和我們研究道教的學者,都先后收到了一篇寄自浙江金華的文章《病科學》。這篇二千余字的文章,以作者理解的道家哲學來批判當代對于'科學'的看法,批判科學的功能。這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今天是改革開放的時代,文章的作者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各人讀了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也可以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這些都是個人自由的權利,是正常的事。我讀了以后,也認真想了文章有關的問題。這里,我把一些看法說出來,向大家請教。 第一,這是一篇企圖以作者理解的'道'的思想來解釋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的文章。不管這篇文章寫得如何,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中的人不去主動地宣傳正確的'道'的教義思想,不去以'道'的思想解釋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社會上就會有人代表我們?nèi)ソ忉屗鼈儭?/p> 第二,這是一篇以作者理解的'道'的思想來解釋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的文章。不管作者是何許樣人,它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人們就會以為,作者理解的'道'就是道教的'道',或者就是道教的教義思想。于是,就會以為文章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就是我們道教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事實上,這篇文章對于'道'的看法與道教對'道'的解釋有許多不同之處。結果,道教就會莫名其妙地背上'黑鍋'。 第三,這篇文章發(fā)表在'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和'科技興國'的時代,并且實際證明,這些戰(zhàn)略思想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xiàn)代化都是非常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我們的黨和政府正在動員全國各條戰(zhàn)線的力量去實現(xiàn)這些目標和任務。從文章的內(nèi)容來看,這篇文章并不是'補臺'的文章,而是'拆臺'的文章,因此,這篇文章對于當今中國社會的作用只能是消極的,不管這篇文章是否吸引讀者的注意,或者它是否會有社會作用,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去主動地正確地以'道'的思想解釋當代社會熱點問題,那么,讓一些貌似道家或道教教義思想的文章來解釋社會問題,其結果就可能會敗壞道教的名聲,破壞道教的形象,而且可能會產(chǎn)生消極的社會作用。 正因為如此,我認為,《病科學》文章的出現(xiàn),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非常急迫的問題,那就是,要把建設適應社會主義時期的道教教義思想的任務迅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并且要把完整地建設新的道教教義思想的任務作為我們走向新世紀、適應新時代的大事來抓。 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和道教界對于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經(jīng)驗教訓作了許多研究,其中,對于道教在明清兩代以及民國時期道教發(fā)展的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道教的教義思想由于停滯不前,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回答社會迅速發(fā)展中提出的各種問題,結果,對于道教信徒逐漸失去信仰的吸引力。于是,在三教融合的大趨勢中,道教逐漸呈現(xiàn)衰勢。這個看法,應該說是符合歷史事實的,確實是道教史的一個歷史教訓。因此,今天我們應該吸取這個教訓,及時地不斷地發(fā)展道教的教義思想,回答社會發(fā)展中提出的各種問題,用豐富的教義思想吸引信徒?;謴偷澜碳儩嵉男叛雒婷病?/p> 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和道教界對于中國道教的特點以及它與中國社會的關系也作了許多研究,其中,對于道教的貴生樂生以及積極入世的看法也是共同的。所謂貴生樂生以及積極入世,大家都認為應該理解為,信仰道教的人能夠重視生命,能夠積極面對生活,能夠樂觀對待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能夠與社會、與國家、與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因此,在今天就應該繼續(xù)發(fā)揚道教這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而完整地闡述道教的貴生樂生思想和積極入世態(tài)度的豐富內(nèi)容,以豐富的教義思想吸引信徒,發(fā)揚道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和道教界一直在討論和研究道教如何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從開始只是要求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如今已經(jīng)深入到如何挖掘道教文化中一切有進步意義的東西,用來服務社會、服務人群。道教是一種信仰組織,既然是信仰組織,道教的教義思想就是最重要的東西。道教能不能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關鍵是教義思想能否與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像《病科學》這樣的文章,就不可能與當今的社會相適應。如果讓《病科學》這樣的文章來引導信徒,就會把信徒引導到與'科教興國'相對立的道路上去。因此,在今天談道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首先,要根據(jù)'道'的思想,對于社會生活作出正確與合理的解釋,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新的道教教義思想的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道教界一直在說道教也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適當?shù)母母铮赃m應正在發(fā)展變化的時代。對此,學術界很少發(fā)表什么看法,因為,這是道教界自己的事情。這些年來,各地的道教界都在進行一些改革,這是教內(nèi)外都已經(jīng)看到的事實。但是,給人的感覺是:步子不大,羞羞答答。什么原因呢? 就是缺乏新的教義思想的指導。想改,不知道對不對;改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功還是過;做了,也不敢說;不做,也沒有人批評。究其原因,我以為,就是現(xiàn)在還缺乏一個新時期道教教義思想的體系,或者框架,供道門中人在思考和進行適應社會主義社會新生活的改革舉措時,作為是非標準。因此,為了使道教適應新的歷史時期,進行大膽的改革和發(fā)展,也迫切需要對于道教的新的教義思想體系作出某種探索和嘗試。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今天中國道教是否已經(jīng)具備了建立新的道教教義思想體系的條件?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認為,今天中國道教已經(jīng)具備了建立新的道教教義思想體系的條件。 首先,今天中國道教界已經(jīng)有了像任法融副會長那樣對于道家和道教思想有深刻研究的高道。今天全社會對于道家和道教思想和歷史的研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大批的研究成果??梢赃@么說,今天對于道家和道教的思想的研究已經(jīng)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研究成果,確定今天的道教自己的教義思想體系。 其次,今天中國道教界已經(jīng)有了像張繼禹副會長等以'道'的思想對于當前世界環(huán)境問題提出自己看法的嘗試。已經(jīng)有了像陳蓮笙先生對于新時代道教徒修養(yǎng)的探索的嘗試。在學術界,上海的劉仲宇教授也有以'道'的思想對于'克隆'技術的看法。這些表明道教界以及道教界的朋友已經(jīng)在不同的領域里開始以道教教義思想來回答當代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新問題。盡管,這些回答還不是很多,也沒有系統(tǒng)化。但是,它說明我們有能力并且已經(jīng)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再次,今天我們在廬山召開會議討論'生活道教'的問題,事實上就是對于新時期道教教義思想的全面的探討。'生活道教'的問題正是建立在新時期道教教義思想的基礎上的,是新時期道教教義思想特點的最集中的概括。'生活道教'包含著道教教義的全部內(nèi)容。'生活'這兩個字包含著物質和精神的全部內(nèi)容,而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僅僅是面向個人的生活。唯其如此,'生活道教'的內(nèi)涵要回答當代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包括:宇宙、人類、自然、社會、國際、國內(nèi)、政治、經(jīng)濟、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倫理道德、環(huán)境保護以及個人的生活、情感乃至于就業(yè)、婚姻、學習、養(yǎng)老等等。今天,我們有條件討論'生活道教'的問題,就說明,系統(tǒng)地以道教教義思想來回答當代中國和世界的問題的時機已經(jīng)來到了。綜上所述,我認為,以'生活道教'的提出為契機,中國道教也要像西方天主教的'梵爾會議公報'那樣,形成和發(fā)表這樣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將以《道德經(jīng)》的思想為基礎和指針,全面地系統(tǒng)地總結中國道教歷史上形成的教義思想,肯定某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成果,揚棄某些不適應當今時代生活的思想觀點,并且對于當今中國和世界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整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得中國道教徒的信仰生活在這樣一個規(guī)范的文件指引下健康地發(fā)展。當然,它也將使得中國道教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始終充滿活力。 當然,如果有這樣一個'生活道教'的文件作為指導,那么,今后再出現(xiàn)像《病科學》這樣的文章,我們道門中的人,就很容易識破它,不會受到它的迷惑。社會上的人,也不會誤認為這種不合時宜的觀點是我們道教中人對于'科學'的看法,以致讓我們莫名其妙地背上'黑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