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方長大,尤其鐘意面食,像東北手搟打鹵面、上海蔥油拌面、北京雜醬面、西安臊子面、川味燃面、蘇州鱔絲面、南京老鴨面、廈門沙茶面、朝鮮冷面、茶湯蕎麥面、香川烏冬、意大利面等等,都很喜歡(口水已經(jīng)留下來)。 今天推薦上海的8家面館,都是工作間隙路過可以去小食的好地方。 推薦一:六道門面
綜合點評:上海地道的川味燃面 推薦指數(shù):★★★★
推薦二:一面拈花
綜合點評:新裝修,老味道! 推薦指數(shù):★★★★ 推薦三:啥面
綜合點評:開放式廚房,清雅的就餐環(huán)境 推薦指數(shù):★★★★☆
推薦四:一風(fēng)堂拉面
綜合點評:神級拉面,首相也愛 推薦指數(shù):★★★★☆ 推薦白丸元味,面可以分軟、中、硬。很懷念日本寺廟的清湯烏冬,可惜在上海很難找到。出自九州的一風(fēng)堂拉面還不錯。
推薦五:萬壽齋
綜合點評:上海味道正宗的辣肉面 推薦指數(shù):★★★ 準(zhǔn)確的說這已經(jīng)是辣肉絲面了,但味道很正宗,看到了,紅湯白肉,如果以后你吃辣肉面,他們端上來一碗白湯紅肉,你可以報警,告他們欺騙消費者,不過警察會不會受理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白湯紅肉肯定不是一碗正宗的辣肉面,他們是洋盤。
推薦六:老半齋
綜合點評:上海最老的老字號小吃店 推薦指數(shù):★★★★★ 首推刀魚汁面(30元2兩),三月前后正是吃刀魚的好季節(jié)??!配上兩塊肴肉,真的非常非常鮮,每逢節(jié)令(三月前后)是很饞地一定要去吃上幾頓的。
刀魚汁面端上來,乍一看,就是一碗陽春面,碗里只有面條和高湯,沒有一絲魚肉,甚至連魚骨肉也找不到一根,只有少許雪菜調(diào)味。
點菜部也有清蒸江刀供應(yīng)▲ 一口湯下肚便發(fā)現(xiàn),再有筋道的面條,放入了刀魚汁里,就立刻成了配角。極鮮,微咸,魚香撲鼻而來。仔細(xì)再看,這湯汁是濃稠的,并非完全白色的魚湯,而是金黃的高湯,口感又很醇厚。不愧為“天下第一光面”,一碗靚湯喝到碗底,便食得個半飽了。 除了刀魚汁面,老半齋的重油菜飯和雪菜煨面也是多年來的招牌(Tips:菜飯只有中午才供應(yīng),2元/兩)。
圖中是雪菜爆魚面[10元/碗]+肴肉[9元/份]:煨面就是上海人常說的'爛糊面',軟趴趴的沒什么嚼勁,老人和小孩會很喜歡;爆魚濃油赤醬的,肴肉需要浸沒在熱湯里才好吃。 推薦七:大富貴
綜合點評:正宗上海辣醬面 推薦指數(shù):★★★★ 上海辣醬,不辣,帶一點甜面醬的咸甜,帶一點雞骨和筍丁的鮮美。澆頭與面結(jié)合的那一秒,霎時,食材所有的味道與湯和面擁抱在一起,誰也不搶戲,仿佛在一張白紙上瞬間映出一幅畫。
推薦七:德興館
綜合點評:最受歡迎的燜蹄面 推薦指數(shù):★★★★
燜蹄燜得十分酥爛,端上來的時候是完整的一塊,但是筷子一動就散了,精肉不柴,油肉不膩,配上上海人所謂的“醬油湯”,看似清淡,但卻做到了咸中帶甜,甜中帶鮮。正宗的蘇式湯面。
休息日早上起來,點上一份燜蹄加辣肉或者鱔絲,這才叫生活。順便說一句,德興館沒有單澆頭,一般都是燜蹄配個其他澆頭,一般價格在20+。 推薦八:阿娘面
綜合點評:寧波人做的地道海鮮面 推薦指數(shù):★★★★ 下午一點多到了還需要排隊的阿娘面館,各種電視、網(wǎng)絡(luò)的上海必吃餐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