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紹基書法,早年秀潤暢達,徘徊于顏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間,有一種清剛之氣。中年漸趨老成,筆意縱逸超邁,時有顫筆,融厚有味;晚年人書俱老,已臻爐火純青階段,是清末碑學大家。書從顏真卿出,生動圓熟.繼鄧石如后,極力推崇碑學.主張"書家須自立門戶"。執(zhí)筆用回腕法.這種執(zhí)筆法遠離正常生理習慣,故每次寫字須"通身力到"。擅真、草、隸、篆,由顏真卿入手,轉師秦漢魏晉南北朝,其書注重碑學,筆意縱逸超邁,融厚有味。 何紹基的書法,四體皆工,大小兼能,亦善篆刻。其楷書取顏字結體的寬博而無疏闊之氣,還摻入北碑及歐陽詢、歐陽通的險峻茂密的特點,追求《張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氣,使他的書法不同凡響。他的篆書,中鋒用筆,并能摻入隸筆,而帶行草筆勢,亦自成一格。小楷又兼取晉法,筆意含蘊,行草書熔篆、隸于一爐,駿發(fā)雄強,獨具面貌。何紹基,字子貞,號東洲居士,今湖南省道縣人。 |
|
|
來自: 百了無恨 > 《清代1644-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