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吹響了決戰(zhàn)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世界的目光聚集中國,都在密切期盼和關注著我們黨的這一偉大承諾。全黨上下和各級干部更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千方百計幫助那些離小康目標尚有差距的農民脫貧致富。一年的扶貧攻堅,在給我們帶來成績和經驗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對扶貧工作的深刻認識和幫扶措施的日臻完善。 一、扶貧工作必須克服五種現象 無論是數據統計還是現場堪驗,都顯示2015年的扶貧工作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效果,有一批貧困戶在組織和干部的幫助下已脫掉了貧困的帽子,而且個別戶頭還成為了致富的先進典型,并開始回報社會,用自己的技術和方法幫助他人致富脫貧。關于具體做法和成功的經驗,各級各地已有總結介紹,此文不再贅述。毋庸諱言的是,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一些阻礙扶貧工作順利進行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讓我們必須面對。 一是思想認識提高程度不夠。有一些單位,有一些干部,甚至是個別領導干部對扶貧工作的認識還存在差距。他們錯誤地認為,貧富差距過去存在,現在存在,將來也存在,亙古有之,即使像美國那樣富裕的國家,照樣存在著貧困戶,我們沒有必要小題大做,大動干戈;他們錯誤地認為,扶貧是扶貧辦的事,或者說是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事,不應該興師動眾,勞命傷財,把與自己工作職責毫不相關的事情強加在自己身上;他們錯誤地認為,有些貧困戶是無論如何都扶不起來的阿斗,缺勞力缺資金缺技術,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幫助他們脫貧是??心瞎?,無處下口;他們錯誤地認為,我們國家已是世界經濟強國,如此興師動眾,還不如國家一并兜底。 二是扶貧對象精準選擇不準。造成此現象的因素較多,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歷史的也有現在的。當中央安排精準扶貧工作時,個別地方為了今后任務易于完成,就以好充次,把富裕村當成貧困村上報,與中央規(guī)定嚴重不符。有些農戶,過去為了脫貧致富,家里借錢購買了四輪車,或者辦了經商營業(yè)執(zhí)照,錢沒有找著不說,相反還加深了貧困,但因家里有車,又不符合納入貧困戶的條件。有些農戶,查詢家中人均收入,已超出了貧困戶規(guī)定,但因病或因孩子上學,家里確實又很困難。有些農戶,女兒嫁人單獨生活,老兩口收入極差,應該納入,但看其女兒家的收入又難以確定。同時,村與村、鎮(zhèn)與鎮(zhèn)、縣與縣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尺度懸殊。 三是幫扶方法對癥下藥不佳。按照中央要求,對貧困戶實行“三個一批”,即產業(yè)扶持一批,醫(yī)療求助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其實,導致大部分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并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豆油麥醋涇渭分明。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只要擁有技術或勞力都不會窮困。大部分貧困戶都是因病,而且多數是慢性病導致勞動力缺乏,從而又導致長久貧困。有個別貧困戶還因久貧后精神頹廢,對生活對未來喪失了信心,以爛為爛,以至于懶散成性。如果我們僅僅簡單地一分為三,不綜合用藥,貧困這個疑難雜癥是難以根除的。 四是落實幫扶措施觸底不夠。部分專家比較推崇的是產業(yè)就業(yè)扶貧和醫(yī)療救助扶貧,似乎只要給貧困戶找到一個產業(yè),抑或把一筆錢送到貧困戶手中,貧困戶就像久旱之人喝了一杯開水那樣,立馬精神振奮,雙腿一伸就邁進了小康行列?;鶎痈刹糠浅A私庾约旱呢毨?,知道大部分人要靠產業(yè)致富是不現實的。產業(yè)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對市場的依賴非常強,現在還留守在家的幾乎都是祖孫兩輩,老小都無文化無勞動力。醫(yī)療救助對部分貧困戶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及他們所欠的款項和預期的費用。 五是扶貧工作報怨思想抬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貧困戶并非全都是懶漢戶。他們落到今天的境地并非是他們的內心愿望。在生活質量下滑的過程中,他們也做過奮起的努力。大部分貧困戶至今都還在咬緊牙關,千方百計往上爬。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貧困戶為什么還陷落在窮困線上,肯定有很復雜的原因。然而,我們有些干部卻是三分鐘的熱情,他們把扶貧工作理解成了突擊工作,想一蹴而就。他們關著門在辦公室把計劃做得巴巴適適,然后揣著計劃到村到戶走一趟后,先前的熱情和干勁完全被超出預想的現實消滅得干凈干凈,回到單位就心灰意冷了,甚而牢騷滿腹,怪這怪那,甚至還責怪扶貧辦不應該把他們列為幫扶單位。 二、扶貧工作必須強化六個方面 沒有全國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中指出,我們未來五年的發(fā)展理念是: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要讓全國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因此,開弓沒有回頭箭,擺在全黨和全國各級干部面前的試卷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無論困難有多大,工作有多難做,我們都必須添措施、鼓干勁,勇往直前不旁顧。 一是領導重視是基礎必須強化。各級黨組織、各級干部一定要重新認識黨中央的英明決策,重新提高對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重要意義的認識,重新部署精準扶貧工作。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面就不難。要改變目前個別地方、個別單位存在的“中央熱地方冷、上級熱下面冷、領導熱干部冷”的現象。要改變個別地方、個別單位敷衍塞責的現象。除領導干部要下深水真扶貧外,還要把最有實力的單位和部門,最有能力的干部和黨員派到扶貧工作第一線去。只有領導重視到了位,領導手中的資源調配才會到位;只有領導重視到了位,駐村干部才會安得下心、使得上力;只有領導重視到了位,各級黨組織和各級干部才不會懈怠,才會呈現“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上,想方設法抓扶貧”的工作局面。 二是統一認識是源泉必須強化。首先是各級黨組織的認識要統一。在前期的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上面熱下面冷的現象??h級及以上黨組織的認識是高度統一的,但個別鎮(zhèn)、個別村的認識統一還不到位,認為既然落實了幫扶單位,那扶貧工作就是幫扶單位的事了,坐等幫扶單位拿人來、拿錢來、拿項目來。個別鎮(zhèn)、村,甚至連會議都沒有開一次,更不要說制定扶貧方案。其次是各級干部的認識要統一。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個人服從組織,這是我們黨鐵定的紀律。既然中央制定了決戰(zhàn)決勝全面小康的戰(zhàn)略目標,那我們黨內的每一位同志、每一名干部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決執(zhí)行。必須付出我們所有智慧和精力,調動能夠調動的資源,全力支持那些還生活在小康線以下的農戶脫貧。只有干部解決了思想認識問題,貧困戶脫貧才有希望。只有全黨統一和提高了思想認識,“兩個一百年”目標才會如期實現。 三是深入調查是前提必須強化。毛主席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在扶貧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和重視調查研究。無論是制定規(guī)劃還是精選對象,無論是資金幫扶還是產業(yè)扶持,無論是醫(yī)療救助還是低保兜底,都一定要親臨農戶家中,親臨產業(yè)基地,親臨相關市場看一看,查一查,問一問。切忌閉門造車,切忌走馬觀花,切忌蜻蜓點水。貧困是共性,但貧困的原因卻是個性;扶貧是共性,但扶貧的方法卻是個性。對張三適用的方法不一定對李四適用。在王村大行其道的措施,在李村不一定暢通無阻。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扶貧也絕對沒有通用的模式。 四是對癥下藥是關鍵必須強化。我們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思考,通盤規(guī)劃,盡可能地量身定做適用、管用、有效的扶貧措施。導致貧困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路不通,有些是水不夠,有些是產業(yè)不對路,有些是技術不過關,有些是資金玩不轉,有些是勞力太欠缺……總之,我們要圍繞扶貧目標,用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來對付每一個阻擋群眾脫貧致富的妖魔鬼怪。 五是殫精竭力是驅動必須強化。扶貧工作是全面小康的硬骨頭,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不絞盡腦汁死幾個腦細胞,不流幾身汗水濕幾套衣服,是完不成這一艱巨任務的。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都要做到集中精力、集中智力、集中物力、集中財力,打捆安排、綁扎前行。要把精準扶貧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看,當做主要工作來抓。駐村干部和第一支部書記更是要駐得下、留得住、受得累,用白加黑、五加二的時間,用不達目的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的精神,把全部精力用在扶貧工作上。要把農民兄弟當親人,把貧困戶當家庭,把村辦公室當單位,把聯系村當家鄉(xiāng)。 六是持之以恒是核心必須強化。萬事開頭難,扶貧工作已經在路上,無論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必須以大無畏的勇氣大踏步地前進??偨Y個別地方過去推動的一些工作,為什么總是半途而廢?這與雞公屙屎頭節(jié)硬的工作做派不無關系??偸前岩?guī)劃做得很好,做得很全面,頭幾個球打得很精彩,但兩三個回合后,或者遇到一點困難挫折后就偃旗息鼓了,就放棄既定目標,退而求其次了。如果上級不催促,不檢查,就在紙上玩文字游戲,做表面文章,蒙混過關。扶貧工作的困難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還要大,這已是明擺著的事實,如果我們不下定決心,持之以恒,那就會前功盡棄。狹路相逢勇者勝,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要把壓力變成動力,針對困難條分縷析,逐個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堅持三五年,精準扶貧工作一定會開花結果,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一定會如期而至。 三、扶貧工作必須壓實七條路徑 在前期扶貧工作中,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尋找到了一些很好的辦法,并且有一些好的辦法正被反復復制,廣為傳播。這些辦法是經過了實踐檢驗的,是有效的,我們必須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壓實筑牢。 一是扶志氣,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古人云,志當存高遠,無志空活百歲。志氣是一個人展翅高飛的內在動力。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怕有難事,就怕不登攀;不怕路程遠,就怕不想走。有一些貧困戶因貧困久了,早已成為社會的邊沿人和脫離了人們的視野。他們不但對社會對他人早已不抱任何希望,而且對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未來也早已心灰意冷。對這部分人,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志上,幫助他們振作精神,幫助他們發(fā)揮潛力,重樹做人做事的信心和決心,鼓勵他們抓住機遇,借助中央精準扶貧的東風,早日脫貧致富。 二是扶智慧,增強脫貧致富的能力。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持續(xù)推進的今天,單憑一身力氣想脫貧致富已經有一定的難度了。不少貧困戶貧困的根源都是因為沒有技術,沒有文化。外出打工也只能做一些工資低、活兒重、環(huán)境差、保障難的工作,除去房租、水電、車費、生活費幾乎一個大洋不剩。他們也曾隨波逐流,或者跟著感覺走地搞過種養(yǎng)業(yè),但都因為無文化無技術而以失敗告終。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職業(yè)學校、農廣校、就業(yè)局、電大和鄉(xiāng)鎮(zhèn)黨校的作用,廣泛開展業(yè)務技能培訓與文化知識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致富本領。 三是扶方向,增強脫貧致富的精準。貧困戶的種類很多,造成貧困的原因也千差萬別。因此,我們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鎮(zhèn)分村分戶制定幫扶計劃。幫扶計劃要過細,要列出時間段,分周分月,倒排日期,積極推進。特別是對于產業(yè)扶貧,更是要選對路,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復制其他地方的扶貧經驗,以免水土不服,越扶越貧。這樣的先例不是沒有,須引以為戒。 四是扶資金,增強脫貧致富的張力。對于那些有發(fā)展愿望、有發(fā)展能力、有一定專業(yè)技能的貧困戶,我們要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各級黨委、政府,要發(fā)揮主體作用,協調各個部門,打捆安排上級的支農資金,并精打細算,全部用在貧困戶的產業(yè)扶持上;要協調好金融部門,多支持一些小額貸款,多對集納農民工多的民營企業(yè)給予關照。黨委政府和金融部門,同時要做好資金監(jiān)管工作,避免貧困戶因脫貧心切,盲目花錢或者上當受騙。 五是扶勞力,增強脫貧致富的基礎。對缺勞動力的戶頭,單一給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要組織黨員干部幫助春種秋收,擔水擔煤,先解決好基本的生存問題。如果貧困戶基本的生存條件不先解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脫貧致富也只能是印在紙上的方案、刷在墻上的口號、寫在報告里的套話。 六是扶市場,增強脫貧致富的成效。指導和鼓勵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解決好市場銷路問題。歷史的教訓不可謂不多,各級政府號召群眾種過的樹、養(yǎng)過的牲畜還少嗎?但成功的又有多少?給農民帶來效益的又有多少?其主要原因就是只重視叫農民種,卻忽略了幫助農民找市場。結果是結的果爛在樹上,種的瓜爛在地上,以至于群眾對政府指導發(fā)展生產的能力產生了質疑。因此,我們在幫助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時,一定要未行兵先行敗路,打有把握之仗。 七是扶大局,增強脫貧致富的長效。我們不能把扶貧僅僅理解為扶持各個貧困戶。扶貧是黨中央決戰(zhàn)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項長治久安的政治任務。駐村干部和幫扶干部,不但要把貧困戶的生產生活作為幫扶的主要任務,還要把貧困戶的政治觀點、文明習慣、綜合素質做為幫扶的重要內容,同時還應該把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和村干部培訓也納入扶貧的工作重心,既扶物質的又扶精神的,既扶當前的又扶長遠的,既扶表面的又扶本質的。只有這樣,我們的扶貧工作才會立竿見影、卓有成效,貧困戶才會一扶就起、永不返貧。 |
|
|